金融風暴下中國畜牧業發展探討
汪雨田
摘要:2008年是經濟動蕩的一年,在金融危機中我們迎來了2009年。全國各行各業在此次金融危機中均受到了或大或小的沖擊,它們在2009年又將如何生存成為人們最為關注的問題。著重討論了中國畜牧業的發展概況,與國外畜牧業大國的行業發展情況相對比,并分析了畜牧業在金融危機中的受影響程度,預測了其在2009年的發展方向。
關鍵詞:畜牧業;行業集中度;金融危機
1 中國畜牧業行情回顧
1.1畜牧業結構——豬禽為主,牛羊為輔
在畜牧業肉類產品中,中國的畜種結構與世界畜種結構節本一致,按照比重從高到底排序都是豬肉、禽肉、牛肉、羊肉。但是,在中國肉類總產量中豬肉產量占有65%的比重,遠高于其他畜種的比重。世界食草家畜牛肉和羊肉產量的比重為29%,而中國的比重僅為15%。
同時,從1962年與2002年的數據比較來看,中國的豬肉產量在相當長的時間里沒有發生大的變化,禽肉比重翻倍增長,而牛肉、羊肉以及其他肉類的產量皆有所下降。這說明中國人的肉類消費仍以豬、離這些較廉價和易于飼養的牲畜為主,國民經濟的飛速增長也未能改變中國人的飲食消費習慣。
1.2畜產品產量——回升明顯,問題猶在
(1)分析1996年至2006年這十年間中國的畜產品產量,豬肉在肉類產量中占了50%以上的比例,其次為牛羊肉,與上面的分析相符。肉類產量每年穩定增長,但增長幅度不大,基本在5%上下波動。奶類產品則主要由牛奶構成,其產量自1999年開始,保持著每年15%以上的增長幅度,增長勢頭驚人,說明了奶制品在居民消費所占的比例在增加。我國奶業作為一個產業已基本形成,奶業在推進農業與農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據統計,2007年全年奶牛存欄達到1387.9萬頭,比上年增長1.82%,是1978年的28.9倍;奶類總產量達到3684.18萬噸,比上年增長11.56%,是1978年的38倍;人均奶類占有量為27.88千克,比上年增長9.6%,是1978年的27.3倍。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導致了對牛奶的需求日益擴大,奶制品的發展潛力不可估量。
(2)進入2008年后,大部分畜產品產量的同比增長速度較往年仍維持穩定,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①生豬生產明顯恢復。養殖效益保持較高水平。一是生豬存欄增加。6月底生豬存欄同比增長9.4%,出欄同比增長2.1%。能繁母豬存欄同比增幅超過20%,占生豬總存欄比重的10.8%。二是規模養殖發展迅速,散戶飼養穩定增長。三是仔豬數量明顯增加。價格偏高。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災害對全國生豬生產和供應影響不大。地震重災區大多不是生豬主產縣,因災死亡生豬共370多萬頭,僅占2007年末全國生豬存欄量的0.85%。目前,四川、甘肅、陜西和重慶4省市生豬產品價格穩中有降,當地市場供應穩定。此外,年初遭受低溫雨雪冰凍災害的南方部分省區,生豬生產已全面恢復。隨著能繁母豬補貼、生豬調出大縣和標準化規模養殖等扶持政策的落實,生豬生產恢復發展的勢頭仍然很旺。
②家禽生產繼續保持增長。蛋種雞和商品雛雞供求穩定。今年上半年,全國17家重點種禽企業父母代種雞和商品代蛋雛雞產銷平穩,每周銷售量分別為50萬套和500萬套左右,種雞和雛雞銷售價格穩中有升。預計上半年家禽存欄50億只,同比增長2%;家禽出欄53億只,同比增長8.2%;禽肉產量785萬噸,同比增長8.2%。
③肉牛和肉羊生產有所下滑,養殖戶增養積極性不高。據農業部4月份對240個行政村共60325農戶的數據監測,養牛戶有6957戶,比上月下降了2.1%;存欄肉牛39224頭,比上月下降了7.8%。預計上半年肉羊出欄1.3億只,同比下降0.2%;肉牛出欄2150萬頭,同比下降1.3%;牛羊肉產量500萬噸,同比下降0.1%。
④奶牛養殖穩定增長,養殖效益下滑逐步得到緩解。在國家有關奶業扶持政策和市場的雙重作用下,從2008年9月份開始,全國原料奶收購價格逐月上漲,逐步緩解了前一階段奶牛養殖保本甚至虧損的局面,奶業繼續保持穩定發展的勢頭。進入5月下旬以來,北方奶業主產區原料奶收購價格出現不同程度下降。7月份第1周優勢產區原料奶收購價格為2.69元/公斤。比3月初最高價格下降9.7%。價格的回落對奶業生產構成了一定的不利影響。但總體來看,原料奶價格下降屬于季節性調整,目前大部分產區奶農交售價格還處在合理范圍之內。
(3)畜產品價格——養殖戶收入不穩定。
進入2008年后,我國主要畜產品價格走勢特點為:仔豬、活豬價格明顯回落,豬肉價格仍處較高位,活雞價格逐步走低,雞蛋價格見底后反彈,牛羊肉價格持續保持高位。家禽上半年存欄、出欄較去年同期出現兩位數增長,供應相對充足,目前,困擾養殖戶最大的因素就是飼料價格持續上漲,養殖成本不斷提高。
(4)我國畜牧業在世界中的地位——競爭環境惡劣,集中生產是目標。
中國的豬肉產量約占世界總產量的50%,排在第一位。然而,中國僅僅是對香港出口活豬?,F在中國也出口一些豬肉或豬肉制品到相鄰的國家,如俄羅斯和南韓。
誰是中國畜牧業的競爭對手呢?在畜產品中,美國年產雞肉1522萬噸,居第一位,占全球總量的26.3%,出口量為620萬噸,占全球總量的47%;巴西是第二位,年產雞肉810萬噸,占全球總量的15%;世界牛肉的主產國是北美的美國、加拿大,南美的巴西,還有澳大利亞、新西蘭。牛肉四強年出口牛肉388萬噸,占世界牛肉出口總量的83%;世界上羊肉最大的生產國是新西蘭、澳大利亞,它們也是最大的羊肉出口國。年出口量為77萬噸,占全球出口總量的95%。歐盟是個例外,它實際上只相當于一個“國家”,其畜產品市場對內部成員是綠色通道沒有壁壘。但對歐盟以外的國家則封閉排斥,設置了銅墻鐵壁般的各種壁壘。荷蘭等國的畜產品都是出口到歐盟的,應視為內銷,不應看作是出口。
世界上的畜牧業強國還有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行業集中度非常高,趨向于大規模、高質量生產。就肉類而言,美國6%的生產商生產90%的產品,歐盟11家企業占行業產量的74%。而我國2006年生豬屠宰量約5—6億頭,前三強占比僅為行業的5%左右。就流動渠道而言,發達國家65%的肉類銷售是由現代超市及賣場完成的,25%是由肉類連鎖店完成的,而中國目前75%以上是在農貿市場上銷售的。
因此,中國畜牧產品出口的最大阻力便是所謂的“綠色壁壘”和過于分散化的生產。要想使中國突破層層壁壘,將畜牧產品送出國門,參與國際化競爭,最根本的就是降低生產成本,在價格上取得優勢,并且嚴把質量關,使我們的產品達到國際標準。近幾年我國農業部已下達多項指令和政策,促進我國畜牧業的高水平平衡發展和產業集中化,注重培養大企業的品牌效應,畜牧產品出口的晴天指日可待。 2金融危機下的中國畜牧業
2.1金融風暴對畜牧業的影響——利弊共存。影響不大
席卷全球的金融風暴給許多行業帶來了致命的打擊,比如房地產業、鋼鐵行業、汽車制造業、IT行業等高端行業,畜牧業當然不可避免將受到金融風暴的沖擊。GDP增速放緩,城鄉居民收人增幅下降,購買力下降導致消費需求降低,生產規模壓縮,成本增加,金融信貸規模收縮等,都將使畜牧業今年乃至明年的利潤率下降,預計本次金融危機將下拉畜牧業產值10%左右。
但是,有一些行業受金融風暴影響相對較小,比如醫藥制造業和食品制造業(其中包括畜牧業)。這兩個行業屬于基礎產業,無論金融風暴如何影響老百姓的生活,但是吃飯和看病永遠是人們生活的主題。生產肉類、蛋類的畜牧業養活著全國十三多億人口,有人口的支撐就決定了畜牧業注定不會走入長期低迷。相信短期的影響過后,畜牧業便會走入正常發展軌道。
另外,我們應該看到金融風暴積極的一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緩解通脹壓力。我國從去年底開始的大幅度的通貨膨脹為人們生活消費帶來了巨大的壓力,豬肉禽肉牛奶蛋類的價格大幅提高。此次金融風暴可以有效緩解這一壓力,我國近期的CPI已回到4%附近,人們逐漸重拾消費信心,這對畜牧業的銷量增加和利潤增長有非常大的幫助。
(2)優勝劣汰,有利于行業結構調整。雖然我國是一個畜牧業大國,也是世界上豬肉產量第一的國家,但是生產非常分散,中小企業過多,這不僅不利于管理,同時也難把質量關。此次金融危機過后,管理不善、質量不過關、利潤率低的中小企業將很快出局,而真正有競爭力、有發展潛力、管理系統完善的大企業將留下。優秀的企業為了度過此次金融危機必將狠抓內部控制,完善管理和生產系統,降低成本,提高生產質量,有利于產業的集中化。從而帶動行業利潤的增長。
2.2國家政策為畜牧業發展護航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注重畜牧業的發展,多次對畜牧業發展作出重要指示,近5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均對加快現代畜牧業發展提出明確要求,國務院先后出臺了《關于促進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關于促進奶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和《關于促進生豬生產發展穩定市場供應的意見》,明確了一系列扶持畜牧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增加了投資力度,初步構建了現代畜牧業發展的政策框架體系,為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1)從生豬生產扶持政策看,一是建立了能繁母豬補貼制度。二是啟動生豬良種補貼政策。三是發展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四是完善良種繁育體系建設。
(2)從奶業發展扶持政策看,一是實施優質后備母牛補貼政策。二是加大奶牛良種補貼項目的實施。三是推進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四是實施奶牛養殖保險政策。
此外,中國還將加大畜產品進出口管理力度。鼓勵畜產品加工企業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按照國際標準組織生產和加工,努力擴大畜產品出口;大力推行“公司+基地+標準化”出口畜產品生產加工管理模式。實施出入境檢驗檢疫備案制度。加強對大宗畜產品進口的調控與管理,保護農民利益,維護國內生產和市場穩定等。
2.32009年畜牧業經濟發展具體預測
養豬業預計增幅10%左右。國家采取多項措施,加大扶持生豬生產的力度。零星飼養戶進一步減少,規模豬場增多,養豬業正在朝著規?;?、專業化、產業化方向發展。
養禽業預計增長5%左右。養禽行情上半年將延續2008年行情,下半年較好。
牛羊業預計增長15%~20%。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牛羊肉需求比例快速提高。奶牛業在國家的大力扶持下發展迅速,全年可恢復到去年水平。
飼料需求量將繼續增長,漲幅8%~10%。隨著全國城鄉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食物結構的改善等,居民對肉、蛋、奶等動物食品的消費量將進一步增長,從而拉動飼料需求量的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