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我國天然氣價格與天然氣發展問題研究

劉英祥

[摘要]從石油安全、石油替代和鼓勵天然氣發展的戰略高度上看,我國天然氣從開發、運輸到消費,需要建立一個公平、合理、統一的政策法規環境。具體來說有五個方面:一是打破地區性壟斷,推進天然氣行業市場化;二是進一步實現天然氣價格機制市場化;三是解決天然氣稅收政策雙軌制問題;四是解決天然氣合作政策雙軌制問題;五是解決天然氣運輸領域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天然氣價格;金融危機;政策法規環境

天然氣作為一種清潔、優質、具有競爭力的能源和化工原料,其資源豐富、發展速度快、使用方便,同時具有較高的綜合經濟效益。而且,由于其含碳量低,符合能源非碳化發展的時代潮流。但隨著金融危機對全球的席卷,如何準確判斷金融危機的發展趨勢,如何全面分析我國天然氣行業的發展現狀及經營趨勢,是天然氣行業在金融危機形勢下十分關注的課題。

一、金融危機前國內外的天然氣價格

為了方便研究問題,先列出2006年前的國際市場天然氣價格(見下表)。

從國際市場來看,國外管輸天然氣的價格比石油低,歐洲市場上的氣價為油價的80%-90%,美國的氣價更低一些。美國最大的天然氣生產商chesapeake能源公司的股價今年表現與油氣價格掛鉤。而近日隨著大宗商品價格的企穩,天然氣類股也開始走穩。EOGResDurces Inc,Penn WestEnergy Trust和戴文能源公司等股價在經歷了幾個月的下跌后,最近基本趨于平穩。

目前,我國天然氣價格僅為國際原油和國內液化石油氣等可替代能源價格的一半,而日本、歐盟和美國天然氣出廠價或引進管道天然氣到岸價相當于國際原油價格的80%-90%。國內中東部大城市的民用液化石油氣價格為5.5-7.5元/公斤,折合成天然氣價格為4.1-5.6元/立方米,而這些城市民用天然氣價格普遍為2.1-2.4元/立方米,相當于液化石油氣價格的一半。據統計,去年中石油在國內生產的天然氣占全國天然氣總產量的近80%。

二、金融危機對全球天然氣行業的影響

(一)目前我國天然氣的形勢

1用戶萎靡,需求銳減。作為21世紀消費量增長最快的能源,目前天然氣在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例只有4%左右,只有區域市場最發達的川渝地區這一比例已經達到了14%,與西方發達國家相當。

從目前情況來看,金融危機對天然氣的影響很廣泛,也很明顯。眾所周知,化工、化肥、鋼鐵、汽車等行業是天然氣的用能大戶,但這些企業在經濟危機的沖擊下,進入蕭條期,紛紛減產或者停產,導致天然氣需求直線下降。

2價格承受力下降,相關產業受牽連。2008年11月,上海居民用戶燃氣價格調整方案正式實施,天然氣價格從每立方米2.1元上調至2.5元。新民網民意調查顯示,多達68%的人認為:“金融危機還漲價,不為百姓著想。”

經濟危機使得居民對天然氣價格的承受能力有所降低,在過去的經濟環境下可以接受的價格在當前環境下已經不能接受,上海居民對上海天然氣漲價的反應恰恰印證了這一點。又比如,在西氣東輸二線規劃時,天然氣價格原定在3元/立方米左右,當時沿線居民均表示能夠接受。但是,經濟危機開始后,盡管各個媒體都在積極地宣傳天然氣高價的合理性,但調查顯示,居民開始對這個價格表示不滿。

此外,由于經濟危機的影響,國家發改委原本定于近期調整天然氣價格的計劃已經推遲,這個計劃短時期內甚至會被取消。而且,與天然氣相關的LNG項目、煤層氣等產業會受到不同程度的牽連。LNG項目增長將放緩,過去因為價格高得不到氣源,現在國際上天然氣主要產氣國相繼減少產量,使得LNG項目更不容易得到氣源。另外,氣代油、氣代煤等工程建設也會陷人停滯狀態。以河南油田正在開展的“氣代油”項目為例。如果油價低于40美元,煤炭價格低于1000元人民幣,而天然氣的價格不變,那么用天然氣代油、天然氣代煤的經濟動力就會大為降低。顯然,現在正處于這種對天然氣發展大為不利的非常時期。

挑戰往往和機遇并存,經濟危機的消極影響雖然存在,但其中無疑也孕育著積極的因素。

3成本銳減,終端受益。機遇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方面,大宗商品、鋼材等原材料價格下降,有利于天然氣企業控制成本。天然氣的勘探開發、管道建設等工程項目需要大量的鋼材或進口專用管材,金融危機對鋼材需求量較大的房地產、造船、汽車等行業造成重大影響,直接導致鋼材需求大大減少,價格下降,加上人民幣匯率不斷升值,降低了專用管材等物資的采購成本。

二方面,有利于我國油氣企業的海外并購和進口天然氣談判。當前,國際金融危機給我國的油氣企業加強海外資產收購,爭取更多的海外權益,或者說給天然氣資源帶來了機遇。受金融危機影響,國際油價大跌,直接或間接與油價掛鉤的國際天然氣價格也下跌。在世界對能源需求下滑的情形下,有利于我國引進管道天然氣和LNC價格的談判。因此,我國的油氣企業應抓住機遇,充分利用國際油價回落、大宗商品價格下降、資產價格走低等有利時機,在全球范圍內尋求戰略性投資和并購機會,促進公司較快發展。

三方面,金融危機也給我國完善天然氣行業政策提供了機遇。在全球經濟面臨衰退風險的情況下,世界對能源的需求增速減緩,國際油價向下調整,對我國而言,這是完善天然氣價格和行業監管等政策的機遇。

我國的天然氣行業正處在發展的旺盛時期,經濟危機帶來的不利因素不會給我國天然氣行業的發展帶來太大影響,我們要看到有利因素的存在:

一是天然氣的用戶終端獲益。天然氣生產和供應成本的降低,使天然氣終端用戶能夠享受到更低的價格。目前,在我國廣東、福建等地的天然氣價格高達5元/立方米。如果天然氣的生產和供應成本下降,他們將可以用上更便宜的天然氣。

二是天然氣的供氣范圍將擴大。雖然天然氣緊張的供需局面還不能扭轉,但是經濟危機對天然氣的供應矛盾將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天然氣主要用戶用氣量的減少,使一些天然氣供應不足的地區能獲得以往得不到的氣源。以上海市場為例。天然氣供應過于集中,主要用戶減少用氣量后,天然氣供應開始分散,有利于更多地區天然氣的穩定供應。

三是LNG項目發展有望迎來有利時機。由于國際采購價格降低,青島、唐山等LNG接收站也會因禍得福,降低成本。而且石油價格明年還有下跌的趨勢,這樣的國際石油天然氣市場形勢,有利于采購到更便宜的天然氣。

四是利于更新競爭格局,重新洗牌。近年來,國內天然氣市場競爭愈演愈烈,各大企業寡頭博弈,信心百倍,都想在天然氣領域占據更大的領地。經濟危機的到來,使得中小企業抗風險的能力可能不如大企業。此次經濟危機已使得部分行業企業經營困難,一些中小企業撤資或倒閉,危機可能會使一些經營業績不好的中小型天然氣利用企業陷入困境。由于其資金不如大企業雄厚,融資難度大,在管理和技術上不如大企業先進完善,因此抗風險能力薄弱,經濟危機的動蕩很可能使其陷入困境,甚至退出市場。但從另一角度看,經濟危機對企業的影響主要與所在行業有關,與企業規模大小的關系不大。比如,天然氣制氫、化肥等行業,不論企業大小,影響都很明顯,天然氣價格一波動,無論中小企業還是大型企業,所受的影響及其程度,主要取決于天然氣采購價格在用戶成本中的比例。

經濟危機有利于國內的市場競爭。當前,我國燃氣市場的現狀是,大公司迅猛發展,小公司難以立足。新奧、中民、中華燃氣等大企業在國內市場占有較大的份額,中石油、中華燃氣憑借資源優勢,信心十足,中石化也在積極發展燃氣事業。

但是,大公司往往關注大市場,比如,一些沿海、沿江、沿線城市。中石油的口號是低于40萬人口的城市原則上不進入,而中華燃氣也表示低于60萬人口的城市原則上不進入,這直接造成我國內陸一些中小城市用不上天然氣。因此,經濟欠發達的地區需要一些小公司。經濟危機的到來,由于原來的用氣大戶減少了用氣量,使原本沒有氣源的小公司能夠得到氣源,這種結構過剩給中小企業創造了機會,催生了中小企業的萌生和發展。這就給小公司的發展帶來了機遇,而且將加快我國中部地區用上潔凈能源的步伐。目前,在湖北地區就有不下于10家這樣的小企業。 (二)金融危機對世界范圍內天然氣價格的影響

近期的俄羅斯與烏克蘭的天然氣之爭,除掉政治因素,其背后經濟利益之爭也是重要原因。俄羅斯總理普京在主持天然氣輸出國論壇時稱,因世界金融危機和成本上升對產量造成影響,天然氣價格將開始上漲。普京預計,金融危機對天然氣行業的打擊將超過其他能源部門,因為天然氣市場更缺乏活力。分析師也預測,天然氣價格將在短期內下降,因為全球需要下降打壓價格。但就長期來看,金融活動低迷可能使行業難于融資,從而無法維持生產。

CWC全球液化天然氣峰會與會代表認為,金融危機可能影響新項目的建設與發展,并導致未來出現液化天然氣供給危機。如果不盡快建設更多的生產工廠,在經濟危機結束后需求出現反彈時,全球將面臨嚴重的液化天然氣供給危機。

建設中的新工廠以及將于未來3年開始建設的新工廠,伴隨著需求增長放緩,意味著短期內燃料供給非常豐富,使得最近數年緊俏市場的高價格有所緩解。但是,在需求及融資問題不確定的背景下,缺乏對資本密集型新設施的投資,預示著隨后可能出現更加供不應求的液化天然氣市場。英國天然氣集團(BG Group)北美業務高級副總裁Elizabeth spomer表示,自大多數新的供給項目已經概念化以來,缺乏對新項目的金融投資,可能使得該行業在隨后10年中出現嚴重的供給危機。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