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企業案例】海爾:制造業不互聯網化沒出路

佚名

()“互聯網+制造”是目前所有傳統制造業轉型中的一個重要議題。德國提出了工業4.0,美國提出把先進制造業作為國家戰略,中國提出“中國制造2025”。這一切都說明,如果制造業不能互聯網化,就沒有出路。

最近,海爾又一次被哈佛商學院寫進案例庫,并受到哈佛師生的好評。其實這表明海爾的探索代表了一個方向,也就是全球所有大企業都在尋找的向互聯網轉型的道路。具體到“互聯網+制造”上,海爾的探索就是互聯工廠,但它不能簡單理解為“機器換人”,也不是智能工廠,而是要打造一個生態系統,整個企業全系統、全流程都要進行顛覆。

具體來講,這種顛覆聚焦在三個方面:第一個是對企業的顛覆,也就是企業從傳統的金字塔形的科層制組織顛覆成平臺化組織;第二個是對顧客概念的顛覆,就是從顧客到用戶,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第三個是對員工的顛覆,從原來的雇傭者和執行者轉變成創業者和合伙人。這種顛覆總結起來就是海爾的三化:企業平臺化、用戶個性化、員工創客化。

這些變革不是企業想不想變,而是互聯網一定讓你變。因為傳統時代都是單邊市場,只要做出產品就有人買,產品賣完回款就結束了。而互聯網時代是雙邊市場,要的不是顧客付錢買產品,而是要用戶流量,這就需要企業打破傳統的科層制,變成平臺型企業。

所以,適應互聯網時代的企業必須做到:去中心化,就是企業的領導、上級不是中心,而是以用戶為中心;去中介化,就是去掉“中間層”,把專門評價員工的部門都去掉了。經歷這種變革后,目前海爾內部只有三類人:平臺主、小微主和創客。平臺主就是為創業者提供平臺資源,小微主就是創業團隊,以前的員工要轉型為創客。

談到用戶個性化,首先要改變一個觀念:顧客和用戶是不一樣的。傳統時代存在一個說法就是“付款就是銷售的結束”。但在互聯網時代,付款應該是銷售的開始,用戶不只是買東西,更是參與前端設計。而要做到這一點,工廠就必須變成互聯工廠,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

所以工廠必須先變成“黑燈工廠”。海爾現在4個工廠沒有電燈,不需要取暖設備,因為里面根本沒有人。社會個性化需求滿足了之后,需要的是虛擬設計,再加上智能化制造,這時候車間里就不需要人工來導入了。

現在可以把用戶定制產品從設計到制造包裝的過程,全發到其手機上,完全實現“可視化”,這也是海爾正在做的“透明工廠”。現在個性化定制的量還不大。當有十萬個用戶提出十萬個需求,我們要做的不是能做十萬個不同的產品,而是利用用戶圈的交互,交互到最后實現一個比較集中的型號,是新產品也沒有關系。

德國對工業4.0的衡量標準就是“兩維戰略”:橫軸是企業價值,就是財務報表到底可以提升多少;縱軸是全價值鏈的價值,從上游到下游都要得益。而海爾探索互聯工廠的“兩維戰略”略有差異,橫軸同樣是企業價值,但縱軸應該是用戶個性化定制的價值。必須帶來更大的用戶價值,只有這樣才能給企業帶來更大價值。

當前全球互聯網發展趨勢就像哲學上所說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工業革命開始時的工業小作坊,是自產自銷。后來變成大生產,產銷分離。但是互聯網時代又回到自產自銷,也就是用戶的需求來了之后,工廠馬上可以制造。

有人說,互聯工廠可能顛覆電商。這不是終極目標,終極目標是每個人都是產消者。比如一臺3D打印機,既是生產者也是消費者。比如用太陽能發電,將電能輸送上電網,既是生產者也是消費者。

經濟學認為,沒有交換就沒有價值。但互聯網發展到后期,該理論就會被顛覆。到那時,人們追求的將是共享價值。(來源:中國兩化融合網 編選:免費論文下載中心)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