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邦“租賃門”:受賄與被捕的潛規則
陳豪
2009年12月15日晚間,美邦服飾發布公告表示:公司于當天接公安部門通知,公司副總經理李金代在公司店鋪拓展工作中利用職務之便,收受賄賂,對公司利益造成損害,經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檢察院批準,其因涉嫌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已于2009 年12月8日被正式依法逮捕。
對于其被拘捕的原因,某分析人士表示:“因為公司需要派人去各大城市買店面或者租店面,而談判代表都可以從中得到一些好處,況且李金代還是直接可以去談判的人。比如美邦在南昌買店面,1萬多平米,金額達到1億元左右,身為美邦服飾副總經理的李金代想從中撈些好處還是有機會的。”另一位知情人士指出,“李金代吃的回扣金額可能是上千萬的。”公開資料顯示,李金代年薪為72.32萬元。
文∕陳豪
貪腐自古有,源于文化和體制
從中國2000多年封建社會沉淀下來的文化糟粕對普通尋常百姓的侵蝕看,在孔孟之道、朱子禮教、禮義廉恥光鮮大旗下被緊緊包裹的精神實質,是通過任何方式和途徑,無條件瘋狂追逐升官發財。升官的最終目的還是發財,很多人都有“當官不能發財,還要當官干啥”的潛意識。
絕大多數讀書人個人扭曲內心的成功動力就是:咬牙忍受10年寒窗之苦,一朝發達享受衣錦還鄉、妻榮子貴乃至五子登科和妻妾成群。即使對大明王朝中興做出杰出貢獻的名宰相張居正也不能免俗。在歷經坎坷終成帝師和首輔后,他逐漸開始享受奢侈橫溢,同時縱容親屬橫行魚肉鄉里。但張對歷史的貢獻和個人品德的瑕疵相比,仍然是光輝的,而千千萬萬個平庸無能而貪欲超過張居正萬倍的歷朝歷代貪官污吏,則前仆后繼地去追逐財色和享樂。
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痛恨貪污之極而不惜大開殺戒,連其女婿都因受賄被剝皮,但貪官們依然前仆后繼——這其中包含很深的文化和體制問題。
物欲橫流PK不安全感
今日的中華是華夏5000年來前所未有的盛世,老百姓的物質生活和國力空前提高。但中國目前依然處在一個漫長的“奔小康”轉型期,這個過程誰也不知道有多久?
物質文明的提高,意味著看得到金錢的魔力而對其頂禮膜拜的袞袞諸公,對房子、車子和金錢美女有了更多的追逐和征服欲望。
而現實中企業員工頻繁流動,沒有歸屬感;老板刻薄用人,管理混亂;職場人士對未來的迷茫、對自己50歲以后是否被社會淘汰的焦慮,以及醫療住房養老保障的不完善和不公平,更助長職場白領對合法正常收入外的金錢的貪婪和及時享樂的心理。
作為擁有至高無上權力的企業高管,亦不能免俗,且他們擁有特權有更多機會去火中取栗。
國企、民企的那點事兒
在我近20年的營銷和企業管理閱歷中,無論外企和民企和國企,這些高管的傳聞和事實都屢見不鮮。
在90年代初期的珠海,我當時的廠長就是通過和外商交易勾結,積攢了個人事業起步的第一桶金,聽說現在已經成為當地一個比較知名的民營企業家。
07年,我在和一家國內著名乳制品企業的市場總監合作時,閑談之始她恭維我在外企的耀眼光環和驕人的工資;但混熟以后也私下坦言相告,其實我的含稅收入要刨除大量的個人收入所得稅而大幅縮水,而她還有協議廣告公司私下返傭等多種實惠進項,也不用納稅,自然高我一籌。這個打擊讓我也郁悶了半天,頓感失落。
曾有一家國內非常知名的國企通過獵頭來找過我加盟,當我了解其工資幅度和構成覺得待遇偏低不合適時,人事主管情急之下竟然實言相告:我們企業的工資表面雖然看起來低點,但實惠不少。華東區的老總一年不撈個30、50萬別人都不敢相信,當然也要適可而止.這個告知真讓人大跌眼鏡!
外企的利益集團
當然,我工作多年的外企是通過管理系統的網狀分權和平行共振等監督機制去制約貪污腐敗的發生,但百密一疏總有漏洞;同時,因為個人不能全系統單獨作案,更造成團伙作案和利益集團的產生。
我工作過的一家著名歐洲外企在華企業,多年前發生一起內部人皆知的工廠總經理的秘書冒充老板簽字去騙取貨款而被開除的例子。但即便內部也很少有人知道同期發生了個更驚人的故事:一個工作多年的財務總監,利用自己對系統運作的了解,將1000多萬的好貨處理成廢品,然后在自己開辦的小工廠裝箱銷售;在被審計發現后,企圖賄賂審計200萬未果后暴露,該外企不得不報告執法機關依法處理此人。
但更多類似的案例卻常常被外企中國區壓下來了,因為傻子都知道一個財務總監將1000萬的貨物變現,恐怕需要好幾個生產和銷售“好友”相助。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唐駿最近寫了一本書《我的成功可以復制》, 但實際上,99.99%的企業高管永遠成為不了像他那樣收入過億的打工皇帝。如果企業高管都渴望照方復制而屢屢碰壁,也只好橫下一條心:拿自己的權力去交換,滿足自己暫時可和唐先生比肩(開寶馬、住別墅)的良好愿望了。
存在不是合理的,但一定是自然的,不必炒作世風日下或者人心不古之類謬論。人力資源專家和企業家絞盡腦汁去設計各種防范措施,同時在招募高管時對他們的背景和操守進行更詳盡的調查。而企業內部這種貓鼠游戲中,你有時竟然發現高高在上威嚴的貓高管,竟然是戴著面具的碩鼠!不得不感嘆生活“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作者系某世界500強消費品公司事業部總監,曾任可口可樂銷售總監等職)
文∕付國君
“租賃門”事件,貌似個案,其實反應了目前國內企業沉疴已久的惡疾:大多數企業或多或少存在“吃回扣、收受賄賂”的困擾。導致這種現象原因有二:1.企業監察制度缺失,權力過度集中;2.對個人能力過度依賴,互存僥幸,最后企業主使出“公權力”送“干將下地獄”。
在企業運行中,市場被認為是一場賽跑游戲,大家都以為要跑得比別人快才有存活的機會。快是有前提的,如果你跑錯了方向,那么你跑得越快,可能敗得越深。如何在速度中堅持方向?如何在奔跑中保持平衡?如何讓個人無法游離于制度之外?這才是美邦“租賃門”帶給人們的最大思考。
權力制衡扼住企業高速擴張的命門
我認為,制度的長久缺失、權力的高度集中,永遠都是高速擴張品牌的命門。
中國的金融、投資環境正在給企業搭建一個可以高速擴張的平臺。擴張的時候,所有的目光都聚集于未來,聚焦于計劃,而中國的企業一向短于制度建設,短于權力制衡。所以,在品牌擴張的舞臺上,習以為常的權力集中在長久缺失的制度制衡中,導致的結果可能是被投資人拋棄而死在“成功擴張”的路上。監察制度的建設對有規模的企業而言是有必要的,對權力集中起到一個很好的制衡效果。因此,企業權力制約,防微杜漸,才是上上之策。
我們公司成立10余年,也一直為“腐敗”困繞。曾經有一采購經理竟理直氣壯地認為“回扣有理”,理由是他為公司購買的都是市場價格,你(老板)去買也是這個價格,所以拿回扣是他的能力,老板管不著!
此后,公司老板痛下決心,建立監察機構,任何合同簽訂、采買,必須有監察部人員跟蹤監察,并出具“監察證明”,方可實施。公司建立一系列監察制度,經過多年培育,也逐步形成“正直—責任—自律”的企業文化,同時要求管理人員嚴格遵循。
謹慎使用公權力
然而,企業在出現問題之后,利用公權力處理是下下之策。對公權力的利用,無外乎兩種情況:1.有問題高管離職后,防止出現內部人事震蕩;2.敲山震虎,同時拷問職業經理人的職業道德。
“租賃門”事件將對美邦服飾造成多大影響,目前尚未能準確評估。作為美邦服飾,借助公權處理企業內部問題,若不是經過一番利弊權衡,定不會出此下策。從金額而言,涉案千萬的“租賃門”并沒有大到足以引起全國的注意。
如果一個企業未能從制度上保證擴張的基礎,而只是個人能力、權力集中鋪就擴張之路,那么“租賃門”就不只是美邦服飾的標簽,而依然是高速擴張品牌的命門。
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權力制衡并不萬能,甚至,它在這個以速度為中心的時代常常成為錯失良機的替罪羊,但是對絕對權力而言,制衡絕對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