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成本會計在工業企業管理中的應用淺析
王雪梅
摘要:本文在參照前人對戰略成本會計及戰略成本會計概念的基礎上,結合某某公司成本會計應用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總結歸納出戰略成本會計的目的與作用,并針對其實際應用中的不足,提出一些建議及發展方向,以提高工業企業適應環境的能力,以求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關鍵詞:成本會計工業企業管理經濟
一、新工業環境對工業企業成本會計的沖擊
在市場經濟下,我國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工業與制造業的更新速度越來越快,已經形成了獨立的新工業環境。面對企業新工業環境的沖擊,傳統的成本會計技術與方法如果繼續使用,將造成:(1)產品成本的計算不準確。因為在新工業環境下,機器人和電腦輔助生產系統在某些工作上已經取代了人工,人工成本比重從傳統工業環境下的20%-40%降到了現在的不足5%。工業費用劇增并多樣化,其分攤標準如果只用人工小時已很難正確反映各種產品的成本。(2)傳統的成本會計,可將實際發生成本與標準成本相比較。而在新工業環境下,這一控制系統將產生反功能的行為。為獲得有利價格差異,采購部門可能購買低質量的原材料,或進行大宗采購,造成質量問題或材料庫存積壓等等使廢品損失進一步擴大。
二、工業企業戰略成本會計體系的建立
(一)推進會計電算化
利用以計算機技術為中心的信息管理手段已成為現代會計工作中的一種必然發展趨勢。企業成本會計工作以電子計算機為手段,加快了信息反饋速度,增強了業務處理能力,并能及時、準確地進行成本預測、決策和核算,對有效地實施成本控制,全面地考核成本、分析成本,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為了推動會計電算化深入發展,必須加快會計電算化從核算型向管理型轉變,將會計信息系統有機地融入整個企業的管理信息系統中,通過電算化的應用,為成本會計和成本會計提供可靠的技術支持。
(二)保留成本會計的職能
我國企業在長期實踐中,積累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成本會計經驗,如編制成本計劃階段的項目測算法,事實上都是強調“以人為本”,充分調動廣大職工管理和控制成本的積極性、創造性,至今仍不失為現代成本會計的有效方法、邯鋼“模擬市場核算,實行成本否決”的經驗,以及濰坊亞星集團有限公司實行的“購銷比價管理”,把企業管理成本的重點從以內部生產為中心,延伸到對供產銷全過程的控制。這些都是值得總結和學習的。所以,為未來增效而正視樹立成本效益思想,有利于企業競爭戰略的制定。企業也應當把激勵制貫徹始終,其核心是創造一種適當的激勵環境,充分調動每個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充分發揮成本會計職能作用。
(三)完善戰略成本會計的組織
建立和健全成本會計規章制度,實行全方位、全過程、全員管理成本,使決策層和所有部門、單位都重視成本,人人關心成本,提高全員成本意識和素質。對于成本會計人員來說,除了應具備會計職業道德之外,不僅要懂會計和財務管理,還要懂經營管理,特別是要熟悉生產技術,學會運用成本最優化理論和方法;同時還要熟悉并掌握現代成本會計的理論與方法,學會預測、決策和控制,學會使用電子計算機進行信息處理,以利于成本會計做到技術與經濟相結合,充分發揮成本會計的職能作用。
三、工業企業戰略成本會計體系的建立-案例分析
(一)企業概況
某某公司是國外某集團在中國持續發展的重點新投資項目。項目一期總投資3000萬美金,占地面積22萬平方米,引進德國DIEFFENBACHER等公司最先進的年產22萬立方米的高強度環保型刨花板生產設備和技術,項目竣工投產后,結束了廣東沒有連續壓機生產高強度環保型刨花板的歷史,改變全球最大的家具制造生產基地長期進口刨花板的狀況。
(二)成本會計體系的現狀
雖然公司成本管理系統已呈現出良好的開端,但目前的成本管理的內容主要是圍繞著產品制造成本和期間成本進行的,沒有從公司整體的角度來加強管理。由此引起一系列問題:(1)由于公司總部采用以傳統成本法計算產品成本,只涵蓋生產制造過程的成本,使得成本分析領域相對狹隘,不能將產品成本看成一個系統過程進行規劃,不利于公司成本控制。(2)公司為應對市場競爭,采取薄利多銷政策,使近年來的生產任務大幅度增加,致使成本核算的工作量成倍上升,加之公司對財務人員定編人數少,使成本核算質量難以保證。
(三)公司戰略成本會計體系的建立
戰略成本會計作為企業戰略管理情況下的成本管理信息體系,有兩個分體系:成本會計信息體系和營運控制信息體系。這兩個分體系的目標是服務、產品和其他管理者感興趣的目的物作價以及計劃和控制,這兩個成本體系的輸出滿足于制定決策。首先對于外部的財務報告,成本會計體系分配產品成本以確定倉儲價值和售出產品成本。這樣,根據財務會計準則確定產品成本可能導致低估或看高估單個產品的成本。對于財務報告中的倉儲價值和售出產品成本,這種低估和高估是在合理的準確范圍內。其次營運控制信息體系是成本管理信息體系的子體系,主要提供管理者和其它與計劃和控制有關活動執行情況的準確及時的反饋信息。營運控制關注應該執行的活動及其執行情況,重點是改進和找到改進執行活動的途徑。
(四)公司戰略成本會計體系的應用效果
采用戰略成本會計系統模型后成本計算法考慮成本動因,并以此為基礎分配制造費用,因而,它能較客觀、合理地反映高新技術環境下各種產品的成本。比如在傳統成本法下完全無法得到的各作業單位和各產品消耗作業的信息卻可以在成本會計信息系統中得到充分的反映。公司從而可以分析在那些虧本的產品型號中,究竟是哪些作業的使用偏多,進而探討減少使用這些作業的可能。再比如與傳統成本法相比較成本較高的某些產品,可以看出其主要的消耗在材料處理和整備兩項作業上,這樣公司就可以考慮今后如何改善工藝,減少此類產品存該兩項的消耗,從而減少產品成本。
[1]李健.戰略成本管理理論及應用方法綜述[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16
[2]趙小川.基于戰略成本框架下的生命周期成本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08;11
[3]胡燕靈.談戰略成本管理目標的定位和層次性[J].財會月刊,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