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職業中學課堂問題行為管理策略研究

未知

[摘要]近年來,職業中等學校的入學門檻逐漸降低,導致職業中學學生源質量逐年下降,隨之出現的一系列課堂問題行為一直困擾著職中的教師,嚴重影響到課堂的教學質量。本文介紹職業中學學生常見的課堂問題行為種類,及職中教師有效的課堂管理策略,通過六種管理策略達到逐步提高學生素質、減少課堂問題行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目的。

[關鍵詞]職業中學學生 課堂問題行為 管理策略

職業中學學生課堂問題行為的管理應該引起重視。職業中學學生與普通高中學生處于相同年齡段,我國有研究表明,有課堂問題行為的高中學生約占半數。2006年,廣州市高中階段教育的學校,包括普通高中、中等職業教育、技工學校,共有319所,中等教育機構和技工學生共185所,占其中57.99%。2006年廣州市中等職業教育在校生人數達3.29萬人。中等職業教育無論從機構數量上還是從學生人數看,比例是不少的。與職業中學教師的訪談中了解到,目前職業中學生學生的素質尚不令人滿意。由于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是在報考普通高中未能錄取后轉錄到職業中學的,即使是直接報考職業中學的,也有不少學生的學習基礎等方面存在一些問題。總之,在職業中學學生身上出現的學習基礎、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學習品質等方面的問題不少。這些問題如果得不到有效的管理,就會使課堂教學無法順利展開,影響職業中學的教育教學目標的實現。因此,研究職業中學課堂問題行為的特點,研究職業中學學生課堂問題行為的管理策略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從職業中學教師的來源看,有一部分教師是從普通中學轉來的,也有相當一部分是普通高等師范院校的畢業生。他們了解中學生的一般特點及掌握了一般性的管理技巧,但對職業中學學生的特殊性及課堂問題行為的管理策略也不甚清楚。所以,針對職業中學學生課堂問題行為管理策略的研究是具有現實意義的。

一、課堂問題行為的定義及分類

1.課堂問題行為的定義

課堂問題行為是由課堂和問題行為兩部分組成的。因此要把握好這個概念,必須先弄清楚什么是問題行為,以更好地分析課堂問題行為的具體涵義。

課堂問題行為,強調這些行為的發生的場所是在課堂上的。我國學者邵瑞珍等人將課堂問題行為界定為“兒童不能遵守公認的正常兒童行為規范和道德標準,不能正常與人交往和參與學習的行為”。李志等認為:“課堂問題行為就是學生在課堂上表現出來的與課堂教學目的不一致,影響自己或干擾他人學習的行為。馬彥宏認為:“課堂問題行為是指妨礙自己的學習,有時還干擾教師的教學和其他同學的學習,直接影響課堂教學質量提高的行為”。陳時見認為:“課堂問題行為是指學生或教師在課堂中發生的、違反課堂規則、程度不等地妨礙及干擾課堂活動的正常進行或影響教學效率的行為”。戚業國認為:“課堂問題行為是指青少年學生在課堂中,特別是在上課過程中的各種破壞課堂秩序和紀委不遵守課堂規則的現象和行為。”

以上概念均在相當程度上揭示了課堂問題行為的含義,對學生的行為指向、影響范圍等進行了系統的分析、描述。本文把課堂問題行為理解為發生在課堂上的與課堂行為規范和教學要求不一致,影響正常課堂秩序及教學效率的課堂行為。

2.課堂問題行為的類型

課堂問題行為根據學生行為表現的傾向,一般將課堂問題行為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外向性問題行為,即攻擊型;一類是內向性問題行為,即退縮型。外向性問題行為主要表現為:做滑稽表演、口出怪調等故意惹人注意的行為;交頭接耳、高聲喧嘩等擾亂秩序的行為;相互爭吵、挑釁推撞等攻擊性行為:故意頂撞教師、破壞班規校紀的盲目反抗權威的行為等。內向性問題行為主要表現為:在課堂上心不在焉、胡思亂想、發呆等注意分散行為;害怕提問、沉默寡言、孤僻離群等退縮行為;煩躁不安、過度焦慮等神經過敏行為;胡亂涂寫、抄襲作業等不負責任的行為;遲到、早退、逃學等抗拒行為等。

我國也有學者把課堂問題行為分為行為不足(指人們所期望的行為很少發生和從不發生)、行為過度(指某一類行為發生太多)和行為不適(指人們所期望的行為在不適宜的情況下發生)三種類型。

二、職業中學教師對課堂問題行為管理上存在的問題

教師對學生課堂問題的管理方法中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在職中課堂上有部分的教師對學生的課堂問題行為視而不見,采用不理會的方式。原因之一是他們對課堂問題行為的影響缺乏認識,認為某些隱蔽性的問題行為,如聽MP3、看課外書籍、走神等等這些行為,既不影響教師授課,也不影響同學的聽課,他們只不過是做自己的事情,反正這些學生也不想學習,就不去管他們了。其次,部分教師自身管理水平不高,對學生的問題行為放任自流,只要自己完成教學任務就行了,其余一概不管。另外的原因是這些教師并非不贊同課后處理,而是覺得有些力不從心。還有部分教師在對課堂問題行為采取了一些處理方式后感到沒有效果,于是心灰意冷,無奈選擇視而不見。

這種對學生問題行為處理不當的行為,長期下去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管理失范的教師在課堂上缺乏適當的管理,也是引發學生課堂問題行為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教師放任自流,放棄管教的責任,學生因缺乏指正的機會而出現違反課堂規則的行為;二是教師對學生的問題行為做出過敏反應,動輒大加訓斥,甚至濫用懲罰,會引起學生對教師的反感、怨恨或對立,誘發學生攻擊性問題行為或退縮性行為。其中教師的管理不當也會造成學生產生課堂問題原因之一。

三、職業中學教師課堂管理有效策略

1.課堂問題行為處理的預防和干預策略

對于課堂問題行為的處置,職中教師應當從兩個方面給予注意,一是預防,即防患于未然;二是干預,即當課堂上發生問題行為時,教師對它的處置。 有效的管理,應該預防在先。教師通常在學期或學年初期階段,通過與學生共同討論的方法,對課堂行為提出明確而具體的要求,并以此作為共同遵守的規章制度。其次,有效的課堂行為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良好的課堂環境為基礎的,課堂環境可以消解許多潛在的課堂問題行為。具體做法可以保持課堂的整潔、要合理地安排調整學的座位等等;最后,要做好教學設計。職中學校的部分學生文化基礎較差,對文化課的學習興趣不高。如果繼續重視理論知識的傳授,忽略實踐技能的培訓,學生必定坐不住,那么他們就很可能把多余的精力用在制造課堂問題行為上。教學定要根據將來就業的實際需求去確定,注重講授實用性和操作性的知識。

課堂問題行為的干預。學生一旦發生問題行為,就需要采取干預策略,以保證課堂活動的順利實施。關于課堂問題行為的干預,可以采取不同的干預手段,這些手段。通常使用的方法包括:信號暗示,使用幽默,創設情境,有意忽視,提問學生,轉移注意,正面批評,利用懲罰。

2.采用低姿態的課堂控制策略

低姿態地處理課堂問題行為,能夠在不破壞課堂正常進行的情況下制止違規行為。這種策略對制止很多課堂問題行為非常有效。例如學生起哄,走神,不聽從教師指示、吃東西等等。具體可為三個步驟。第一步,教師要提前預期到這些行為的出現,并在情況發生時及時把握,另外教師要盡量做到在多數學生在不知曉的情況下制止這些行為。第二步,當學生準備出現問題行為時,教師通過走近學生從而提早制止學生的不良行為。如果學生的問題行為升級,教師可從非言語技術轉換到言語技術。第三步,當前兩步驟不能起效時,教師對這些行為應該發出警告,盡可能迅速結束問題行為。根據問題行為的嚴懲程度可逐漸增強處理手段,包括:嚴厲地望著該學生;向學生走去;同該學生討論其問題行為;把學生安排地其他座位;給予懲罰;要求學生課后留下來;與學生家長聯系。

3.教會學生自我控制的策略

學生的課堂問題行為的產生源于他們的行為往往受到短期的結果的控制,也就是說,人的行為的及時強化較之延遲的強化的效果要好,特別是針對問題行為更是如此。這是有效課堂管理行為的落腳點。教會學生自我控制,可以使教師用更多的時間用于教學而用更少的時間用于管理學生的問題行為,能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自我的成功體驗。

學生要形成自我控制能力,需要教師具體地給予指導。學生自我控制能力對學生在課堂中的問題行為產生著重要的影響,它實際上也是課堂管理策略要達到的基本的目標。通過學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培養,可以使教師的課堂管理效果更佳。因此,培養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既是教學的目標,也是課堂問題行為管理的歸宿。

4.溝通管理策略

溝通管理策略強調人際溝通。在課堂管理中,常常出現這樣的情況:教師為了幫助學生學習而管理學生,反而讓學生感到不愉快或厭惡。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師生兩者在信息交流中出現的對彼此行為的不一致理解。這種師生溝通的障礙屬于人際交流中產生的障礙,只有在人際溝通中消除。作為一種課堂管理策略,人際溝通旨在實現師生真誠地理解彼此行為的真實理由,消除師生之間的誤解,并達成對彼此行為的諒解與共識。

當課堂問題行為發生后,教師應當弄清楚其中的原因,再采取相應的課堂管理措施。其次,讓學生對其問題行為發生的原因清楚自述,充分說明。這樣可以了解其行為發生的主要途徑。第三,教師在傾聽學生訴說的過程中要做到專心傾聽。要注意當學生沒有說完時不要急于給予建議。最后,教師要做到理解、信任和責任。理解,就是教師將心比心地站在學生立場上去體會學生的感受。但不等于接納他們的錯誤,而是讓學生知道你關心他,尊重他,這樣學生會很樂意向你傾訴。如果缺乏這種信任,師生之間會產生心理隔膜,妨礙人際溝通。在信任的基礎上,教師要幫助學生自愿和主動地做出改進課堂問題行為的口頭或書面承諾。

5.加強職中學生的就業教育

學習沒有目標,就如同失去了方向的航船。在個別訪談中發現,許多職中學生整天游手好閑、無所事事,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上學是來交朋友,解悶的手段。因此學校應該對職中學生加強就業教育,要創造條件為職中學生培訓扎實的技術本領,使職中生有一技之長。讓學生有一種強烈的就業意識與愿望,樹立有技術才能有工作崗位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只有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的優勢所在,他們才會覺得有希望。那些因文化基礎較差不能進高中學習的學生,恰好是社會急需的高素質技術工人。明確了自己的位置,又學到了過硬的專業技術本領,職中學生的課堂問題行為才會相應減少。

[1]楊心德.中學課堂教學管理心理[M].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3.

[2]2006年廣州市教育事業成就顯著[EB/OL].廣州統計信息網.

[3] 邵瑞珍.學與教的心理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0.317.

[4] 李志.課堂問題行為及控制[J].中小學教師培訓(中學版),1997.

[5] 孫煜明.試談兒童問題行[J].南京師院學報,1982,(4).

[6] 陳時見.課堂管理論[M].廣西: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193.

[7]戚業國.課堂管理與溝通[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194.

[8] Kenneth Shore著(美),曹紹煉編譯.如何應對學生的課堂問題行為[J].教育科學研究,2005,(5): 59.

[9]李森,潘光文.行為分析理論視角下的課堂管理策略[J].課程?教材?教法,2003,(11).

[10] 陳時見.課堂管理論[M].廣西: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194.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