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我區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現狀及管理思路
余何榮
摘要:通過學習《高級會計實務》,結合自己的實際工作,使我更加充分理解了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體制、原則、配置、使用處置等內容。充分認識到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在現實中的意義。現結合我區實際情況,談一下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現狀及思路。 關鍵詞: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 一、如何界定國有資產 國有資產,是國家產生以來資產存在的一種普遍形式,就是指能帶來經濟效益的國有經濟資源。在現實經濟生活中,“國有資產”概念有廣義和狹義兩種不同理解。廣義的國有資產。是指國家財產。《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有資產法(草案)》明確指出:本法所稱國有資產,包括國家以各種形式投資形成的資產及其收益,包括撥款、接受饋贈而形成的資產,包括憑借國家權利取得、或者依據法律認定的各種類型的財產或財產權利。狹義的國有資產,指經營性國有資產,即國家作為出資者在企業中依法擁有的資本及權益。 二、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和原則 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實行國家統一所有,政府分級監管,單位占有、使用的管理體制。 行政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原則:一是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相結合;二是資產管理與財務管理相結合;三是實物管理與價值管理相結合。 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原則:一是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相結合的原則,推行實物費用定額制度,促進事業單位資產整合與共享共用,實現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的緊密統一;二是所有權與使用權相分離的原則;三是資產管理與財務管理、實物管理與價值管理相結合的原則。 三、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內容 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是指由行政、事業單位占有的、使用的,依法確認為國家所有,能以貨幣計量的各種資源的總稱,即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財產。 行政單位國有資產包括:1.行政單位用國家財政性資金形成的資產;2.國家調撥給行政單位的資產;3.行政單位按照國家規定組織收入形成的資產;4.接受捐贈的資產;5.其他法律確認為國家所有的資產。 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包括:1.國家調撥給事業單位的資產;2.事業單位按照國家規定運用國有資產組織收入形成的資產;3.接受捐贈的資產;4.其他法律確認為國家所有的資產。 四、我區的實際管理情況 (一)集中精力,做好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清查工作。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對行政事業單位占用的固定資產情況進行了全面的清查登記,摸清了我區現有國有資產情況,增強了各單位對資產管理的意識,進而推動了行政事業性資產管理工作的進一步開展。 (二)建立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統一調劑使用機制。為促進我區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使用效率,建立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統一調劑使用制度。一是要以財務決算統計數據為基礎,摸清行政事業單位資產存量和有關費用開支情況,在調查研究基礎上制定出合理的資產配置與費用定額標準;二是要加快預算支出改革步伐,盡快建立科學、合理的行政事業單位資產配置與費用定額管理制度。防止行政事業單位資產閑置浪費;三是建立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的定期清查核對制度,切實解決行政事業單位資產占用苦樂不均、大量閑置或出租出借等問題。 (三)建立了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信息化管理系統。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信息化管理系統的建立,不僅為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的管理和決策提供基礎數據和有效依據。為財政部門預算編制提供了最資產的數據。另外通過資產的使用效率分析,可以發現閑置資產的數量與分布,提高資產利用效率,建立起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基礎數據庫,加強對國有資產數據的統計、分析,提高資產利用率。 (四)建立了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產權登記和占用權確認制度。國有資產管理部門通過資產年報、產權年檢等管理手段,對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管理真正做到家底清晰、動態管理。 (五)國有資產管理部門與政府采購部門協同聯動,對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做重要補充。對經過政府采購的固定資產,單位必須報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登記。以便核查,否則不予采購。 五、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思路 (一)繼續建立與完善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體系。首先,應建立產權管理的法律責任制度。應盡快制定維護國有資產權益的有關法規。通過建立法律責任制度,明確單位的責任,規范單位的行為。其次。通過國有資產主管部門和監察、審計、財政等部門進行監督。再次,強化單位內部審計制度。通過內部審計可以發現資產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行政事業性資產的購建、配置、使用、劃撥、轉讓等處置,都要按制度規定加強監管,進行組織、控制、服務、協訓、審核和報告,保護國有資產的安全和完整。 (二)建立公正、公開的資產轉讓機制。在國有資產轉讓過程中,為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必須要做到:第一,公正評估。第二,公開轉讓。第三,公開拍賣。形成國有資產轉讓中買者和賣者之間的公開公平競爭局面。減少國有資產大量流失的現象。 (三)加強對財務和資產管理人員的培訓工作,提高他們理財的本領。財務和資產管理人員是國有資產的直接管理人員,對國有資產的管理負有重要的責任。要加強財務和資產管理人員的培訓工作,使他們熟練掌握與本職工作相關的政策法規,不斷更新知識,從而提高看家理財的本領以及對國有資產管理的認識。保證國有資產安全完整而不受侵犯。 (四)政府經費預算、國有資產管理、政府采購相結合,避免資金浪費。財政部門在做預算時,要充分考慮單位現有固定資產管理狀況,避免單位已有某種資產閑置,結合政府采購,對單位進行采購的資產結合國有資產部門進行審核。可避免重復采購。 (五)探索建立科學、規范的會計信息統計和業績評價工作體系,更好地服務于財政的宏觀調控。各級政府對資產管理專門機構、資產管理專門機構對各占有使用部門進行績效考核。隨著財政職能的轉變。充分利用會計信息,加強會計信息分析。為國家有效實施宏觀調控提供政策依據,成為今后國有資產工作的重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