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營銷理念
吳義田
目前,大多數企業所采用的營銷體制是一種極為普遍的營銷政策。即:(1)從人才集市(其它途徑)招入新的營銷人員;(2)兩個星期的自閱資料(產品說明書)后便進入市場跑客戶;(3)帶回一大堆的資料;(4)再在辦公室內照著這些收集來的資料打電話。這種營銷模式表面看來似乎也完成了營銷的四個過程。但結果如何?
由于社會不停發展、新生事物的不斷產生。無論是就某一集體或某一個人來說唯一能做的是:“要么創新,要么滅亡”這也是我的個人營銷哲學。若是說我談營銷有些大,那么我做營銷更恰當些。萬變不離其中,我做營銷也不外乎上述四個過程,但我另有強調,另有側重點。即:(1)對營銷人才的獵取過程。這個過程,我個人認為非常重要。一個優秀的營銷人員應當是個“通才”。要有自已的獨到見解和對市場的敏銳洞察力。不僅要有說服客戶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具有說服自已上司的能力;在需要投資時能當即做出決定。而目前大多數的營銷人員只做客戶的思想工作,卻忘了做自已上司的思想工作。這樣許多要到手的交易又付諸東流,實為可惜。(2)對產品性能和企業性質的了解。我稱之為“知已”過程。不只是簡單的翻翻產品說明書那么容易。對產品性能的掌握需要專業學習和培訓。并經考核合格者方能進入市場,接待客戶。這方面一些西方企業做得比中國企業好,近些年來雖然少數中國企業在這方面有所認識,但是大多數企業仍然認為這是一件“費時,費錢”的事,其實不然。這一過程正是修房、造橋時打根基。其次,隔行如隔山,對任何一個從事新生事物的人來說這一過程是非常有必要的。(3)分析市場和行業的過程。我稱之為“知彼”的過程。充分的分析掌握市場的需求和對手的詳細情況是決定你在談判桌上能否戰勝對手贏得客戶支持的優先條件。(4)對獲得的資料、信息的真實性、可靠性進行可行性分析、取舍、分類歸檔,做到有的放矢。這一過程可以事半功倍,反之則碌碌無為。(5)交易和再生交易過程。我稱之為“維護和再生”過程。為了這一天我們付出了太多太多。那么我們就應倍加珍惜,真誠灌溉使之茁壯成長。這五個過程雖然有著明顯的時間差異和先后順序性。同時也是有機的聯合體,互相制約。
“要么創新,要么滅亡”的營銷哲學,又把我帶進了互聯網營銷時代。在這一時代里我的營銷理念是“東方人的智慧,西方人的運作,全球化經營”保證公司的產品和服務在互聯網經濟時代始終保持一步半的競爭優勢。
1、 團隊的打法是“全攻全守”。
新經濟是以人為本的時代,只有優秀的人才才能促使企業不斷創新。好的人可以把沒有錢變成有錢,糟糕的人是把有錢變成沒錢。企業管理要以理為主,以管為輔助,做到幾乎不管。讓每個員工都是各方面的龍頭,都有自已的一塊領域。同時,要具有非常強的團隊合作精神,就像足球,前鋒倒下了,后衛要頂上去;若是前鋒倒下了,管我什么事,那就完了。
2、 東方的智慧,西方的運作。
公司的管理隊伍要不斷的吸取海外力量和經驗。要做好海外市場,首先要對海外市場需求走勢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作為中國的中小企業來說,首當其沖的是要多參加國際性的展覽會,要多多同國內外的同行業進行交流,利用現代互聯網技術頻繁的向海外市場進行自已產品的宣傳活動。
3、 沒有計劃是最好的計劃。
在企業處于能迅速行動的企業成長期,要求企業能夠迅速決定,迅速采取措施,迅速配備人力和技術資源,去實現最值得公司投入的事。
互聯網時代,沒有計劃是最好的計劃。互聯網時代,給發展中國家企業帶來的是機遇,給發達的國家企業帶來的是挑戰,對大企業是挑戰,對小企業是機遇。因此,從事網上沖浪,要隨風而變,隨浪而變。
4、 急轉彎以應對競爭。
我們清醒的認識到在信息時代競爭是很殘酷的。在全球范圍內有近萬家提供類似產品和服務,無論對誰來說都將隨時受到挑戰。在這樣的一個大的環境下,只要你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你就永遠沖在最前面。
5、人要有靈魂、企業要有企業文化。
一個缺乏企業文化的企業是一個沒有靈魂的企業。這樣的企業也就無法聚集優秀人才。“競爭對手能夠拷貝我們的產品,但無法拷貝我們文化,無法拷貝我們的團隊。”我相信,憑藉我們富有創業精神的團隊。即使有一天身臨破產,我們也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東山再起。
當然我的營銷理念不僅上述這些。因時間傖促就某些現象未能詳細陳述,欠佳之處請多提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