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大整合,成就大營銷--武漢漢正街第一大道整合營銷傳播案例

福來顧問

2006年4月28日,高朋滿座,商賈如云,霓裳羽衣翩翩起舞。曾擁有 “天下第一街”的美譽、有著530多年商業歷史傳承的武漢漢正街,在沉寂多年后,再一次成為世人矚目的焦點。投資25億元的中國中部商業街第一街──漢正街第一大道盛裝開街,拉開漢正街涅磐、續寫漢商輝煌的序幕。

漢正街第一大道,中部崛起的商業大戲!它已經不再是簡單的服裝批發市場,他正在蝶化成現代化、國際化和信息化商業貿易和旅游區。漢正街第一大道的成功以及由它帶動的漢正街商圈的復興,不僅僅是一個地產項目的成功,它是整合了政府、本地外埠地產、美國著名商業街、服裝商業和流通、服裝產業與品牌、時裝設計與展示、旅游、傳媒及營銷顧問等多種優勢資源,形成強大的復合力,推動區域優勢經濟的成功!

大整合,成就了漢正街大涅磐!

興起明朝成化年間的古漢口之"正街"——"漢正街",是"漢派"商業文化的發祥地。早在明末清初時,漢正街已經成為全國最大煙草、紙張、糧食、木材和藥材等大宗貨物的集散地之一,呈現出“十里帆檣依市立,萬家燈火徹宵明”的繁榮景象。改革開放后,這里小商品市場重新恢復,憑借九省通衢的便利,漢正街以“買全國、賣全國”而聞名,被譽為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試驗田,贏得了──"天下第一街"之美譽。

1997年底,漢正街的個體私營戶發展到1.3萬多戶,累計實現銷售額385億多元,入庫稅收3.78億元,位居全國十大市場之首。

隨著義烏、柯橋等國內眾多區域性小商品市場的崛起,自1998后,漢正街經營戶數量開始下降,近兩年尤為明顯,僅剩6800余戶。漢正街有八大市場,每個市場均有空門面。因為生意不好做,有的門面一年要換4個老板。這條曾名列全國十大市場之首的小商品市場出現了衰落勢頭。2002年,中國市場學會調查排名,漢正街滑落到全國小商品市場的第8位。由于漢正街商業布局混亂,商業空間復雜,模式業態落后,“水貨”和品牌共存;缺乏產業支撐,交通擁擠和商業管理粗放。漢正街沒有了往日的風采。

漢正街尷尬地走到了一個發展的拐點,但是老街改造談何容易!

武漢市對漢正街多福路等地段進行改造。由于資金緊張,很多是小規模的改造,“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漢正街的積弊仍舊存在。資金問題成為漢正街改造的首要問題。

此外,漢正街有關職能部門,曾組織商家進軍柬埔寨、馬耳他等國家,欲搶灘國際市場。但是由于缺乏有競爭力的品牌,產業基礎薄弱,收效甚微。

漢正街的復興必須用開拓性的創新思維,采用新思路,找到新方法!

思路決定出路!給予新漢正街什么樣的策略性定位,決定著漢正街的未來會有多大作為!

都知道漢正街改造不是蓋幾幢新樓房,不能簡單的重復過去。但是漢正街到底應該怎樣搞,我們要在戰略上給新漢正街一個嶄新的定位。

按照福來的大營銷創新理念,只有跳出產品看產品,跳出行業看行業,才能找到漢正街的正確位置!讓我們放眼武漢,放眼湖北,放眼中部,看漢正街到底應該怎樣定位,應該承擔怎樣的歷史責任!

先從中部經濟說起。很長時間,中部經濟被“不是東西”所困擾:沿海東部大開發沒趕上,西部大開發政策又挨不上,在國家發展框架上中部"不是東西"。如何把把中部建成"是東西",并且"比東西更值錢"?

中部"不是東西"(不夠值錢),不是劣勢!而是因為她的優勢被"嚴重低估"!中部地區扼守長江、黃河、淮河的中心地帶,地理位置獨特、資源豐富,并且具備聰慧勤奮的人力資源,這些都是中部地區突出的區位優勢。與其區位優勢相匹配另一重大優勢是交通優勢,在這里,水路、陸路、航空非常發達。區位優勢加上交通優勢,恰恰是其他地區不具備或無法比擬的。無視和低估這些優勢,是丟了西瓜撿芝麻,是下下策!

振興中部,關鍵是將如何這些優勢當作優質稀缺資源進行充分、科學地配置的問題,不是抱怨,更不是撇開現實和客觀進行妄想和空談!

再看武漢。湖北省會武漢地處中部,自古就是九省通衢,鋼鐵、汽車、石化、發電設備、船舶制造等產業齊全,近年來,東湖開發區信息、光谷、旅游等產業方興未艾,還有,漢正街這條古老的名街曾經是流通領域改革的一個源頭。但是在諸多優勢中,什么是最具輻射和帶動作用的呢?最關鍵的優勢在哪里?如何提綱挈領?

是商業!老工業與之比不了,鋼鐵、汽車等產業屬國家直控,新興如光谷、信息等產業優勢還不突出,與商業比起來,其地位顯得很輕。這是由武漢的地位和發展的現狀所決定的。從歷史上來看,武漢在近代奠定了這個基礎。漢口在全國四大商戶當中名列第三。從現狀上看,武漢市的人口規模在全國現有的城市當中是排第四名,在副省級城市當中排第一;批零貿易、餐飲、住宿業附加值占全市GDP比重為16%,居全國第一;社會消費品總額在全國排第四,副省級城市當中排第二;中部六省的省會城市當中,武漢市的經濟的總規模和所有其他產業都是排在第一。武漢城市群的總體總量在3000億人民幣左右。鄭州周邊加起來大概是在2000億,長沙大概是1500億,所以,中部崛起的龍頭地位,武漢應該是首當其沖。

有關資料顯示,在全世界范圍內,工業高度集中的城市化發展,只是一種初級形態,很多大城市特別是國際化大城市,商業占主導地位的現象越來越突出。比如紐約的第三產業從業人員達到88%以上,倫敦達到86%,香港達到79%。

武漢是我國中部城市的最高地,武漢崛起要看商業,江城商業振興自漢正街始,這是漢正街重獲新生的戰略選擇!

時逢中央實施中部大開發戰略,溫家寶總理在全國兩會上提出:“堅持推進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鼓勵東部地區加快發展,形成東中西互動、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新格局”。中央要求中部“加快現代化城市體系建設,逐步形成全國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商品交易中心”,漢正街的改造與此定位不謀而合,漢正街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漢正街,責無旁貸地要承擔起中部崛起的歷史使命,做武漢市、湖北省乃至中部經濟振興的支點!

漢正街第一大道,正是漢正街的開山之作和精神標志。第一大道,就是要引領潮流、擔當重任、爭做龍頭!

漢正街第一大道及漢正街商圈的改造,超越了普通的商業地產項目,它的策劃和建設必須跳出地產看地產,必須站在振興中部經濟和讓中國服裝業走向世界的高度策劃和實施。正因為如此,這樣一個涉及中部經濟的大項目,就不是漢正街和武漢市自己的事情,也不是靠漢正街和武漢市自己的力量所能勝任的事情。

大整合,才能成就大地產!大整合,才能成就漢正街的歷史使命!

為此,漢正街第一大道的立項、創意、策劃、建設和誕生,凝聚了政府、地產投資商、世界著名商業品牌、本土服裝業、時裝設計與展示、傳媒以及策劃顧問機構等社會多種力量,上演了一場整合各種有形和無形資源的大戲。

投資大整合

資金問題是漢正街改造的首要問題。2002年,武漢市政府決定以土地來吸引外來資本。

湖北省委書記俞正聲親自帶隊赴浙江招商,重點推介漢正街商貿區改造項目。湖北省市領導的宏韜大略,對以武漢為中心的中部經濟的深刻把握,實效的政策措施,打動了浙江的企業家。

同年8月,浙江錢江集團、浙江之江集團有限公司、浙江銘基置業有限公司、臺州佳晟置業有限公司組建了的武漢市龍騰置業有限公司,搶先攜50億資金進駐漢正街。8月19日,浙江派出三個小組,開展了大規模的調研工作。一組是專業調查公司,一組是幾位重要股東和執行總經理,一組是項目規劃、策劃小組。漢正街每條小巷、每個市場,在一天內不同時段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并向500多個重點商戶征詢了意見。調查耗時2個月,探尋漢正街歷史文化精髓,認知漢正街名聞天下之“道”,這就是:與時俱進,商業不敗。

龍騰置業制定了以漢正街商貿區改造工程為基礎,采用現代企業運作方式,整合社會資源,創造超越市場發展的新理念和新項目,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的戰略規劃。硚口區漢口正街開發建設辦公室遂即與龍騰公司簽訂《武漢市“漢正街”商貿區改造項目合作開發意向書》。硚口區委、區政府決定,將漢正街的 "黃金中軸線"——永寧巷作為開發的首選之地,項目取名為漢正街第一大道,漢正街改造正式拉開了大幕。

漢正街第一大道,這個名字,讓具有530年歷史的漢正街以大氣、現代、勢做中國第一商業的姿態,煥然一新地出現在世界面前,名稱中寄托著漢正街的責任與希望,傳承著漢正街的歷史與未來,透射出漢正街的自信和能量!

2003年8月18日,漢正街改造第一個商業地塊出讓。武漢龍騰置業以3.61億元搶先購得104畝的大水巷地塊,每畝523萬元的成交單價創下當時武漢地價最高紀錄。

2005年5月,7家房地產商結成漢正街復興聯盟,并簽署《漢正街復興宣言》,矢志共同改造漢正街,擦亮漢正街這塊金字招牌。

武漢龍騰置業打造的商貿旅游區,總投資逾50億,其中商業營業面積50萬平方米,賓館、寫字樓25萬平方米。漢正街商貿旅游區按功能劃分為:商貿商務區、購物旅游區、商業服務區、文化休閑區、濱水觀光區。漢正街第一大道是漢正街商貿旅游區的一期工程。

武漢市的政策和巨大的市場機會吸引來了敏感的上海、蘇浙大量資本,截止漢正街第一大道開街時,漢正街吸引的投資超過150億元。

項目設計整合創新

漢正街的商鋪是很老式和傳統的,它們見證了漢正街幾百年盛衰起伏,但是你很把它與現代商埠的繁華和興盛聯系在一起:擁擠、雜亂、喧囂、前店后院、人車混雜,與其他飛速發展的商品市場相比,漢正街已無自豪、驕傲的底氣。

再這樣下去漢正街就完了!商戶們知道漢正街必須重塑和再造,但無不擔心,漢正街蓋上樓房、變成商城,那還是漢正街嗎?顧客還敢進嗎?就連商鋪是不是應該裝修都成了擔心的問題。

研究世界著名商業街發現,優秀的商業街必須具備如下條件:具有立體化、網絡化的交通;商業街的行業結構應是三足鼎立,即指購物、餐飲、休閑娛樂,以滿足消費者多層次多方位的需求;商業街應具有獨特的商業魅力;商業街應有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文化氣息;商業街必須突出整體協調性和人性化設計。

漢正街的設計者們提出讓第一大道在內部實現“六化”,在外部實現“四結合”。“六化”是:硬件現代化,功能人性化;文化繼承化,模式現代化;商鋪品牌化,(地產商和經營戶)雙贏最大化。“四結合”是:傳統文化與現代商貿相結合,開發規劃與兩江四岸總體規劃相結合,市場物流與城市布局相結合,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結合。漢正街第一大道新建、拓寬和打通五條道路,形成"五縱四橫"交通格局,建設五大商貿功能區:商貿商務、購物旅游、綜合服務、文化休閑、濱水觀光。

這里就是漢口的發祥地永寧巷,延綿數百年人車混行、曲巷狹窄、臟亂嘈雜的景象就此淡出歷史,彎彎曲曲的小路已變成36米寬的通衢大道,形成新的“黃金中軸線”——漢正街第一大道。

新落成的漢正街第一大道寬36米,長560米,4車道,直通長江駁岸,兩側人行道各寬10.5米,容納2000間商鋪的4棟建筑沿街座落,兩棟30層高的"漢正會館"擁江而立,總建筑面積19.9萬平方米。手扶電梯、跨街連廊、地下通道縱橫一體。漢正街第一大道已經成為漢正街商圈向現代商貿服務業跨越的標志性和開拓性建筑。

漢正街第一大道取消傳統的平層商鋪,創造性的地上、地下雙首層設計,讓首層面積擴大一倍。48部電梯,7座空中連廊,將6棟主體建筑縱橫串連、渾然一體,人車通行無阻。全街區式布局,并且創造出30%的商鋪臨主街,100%商鋪臨街的最佳效果。坡道、連廊、電梯相互配合充分利用有限空間,據測算,運輸速度比傳統市場快5倍,可望為經營者提高4倍的交易機會。

下沉式廣場與地下停車場的規模、功能、智能化程度在武漢乃至華中地區均屬首創。全部建筑高標準設置了周密的煙感報警系統,自動噴淋滅火,消防分區間隔,安全無憂。

漢正街第一大道以世界領先的商業街區規劃為藍本,匯聚全國知名服裝品牌,占據漢正街乃至華中商業制高點,搭建華中最大的一站式服裝采購源頭市場,成為中國服飾商圈的時尚先鋒、世界級的著名商業街。

商業業態和經營模式整合創新

經過對世界著名商業街和他們的發展歷史進行研究發現,商業街模式至今已經走過了第三代。第一代商業街是傳統的商鋪集中、商業結構以零售店為主、功能以購物為主、客源以當地為主的街市;第二代商業街是商業設施集中、商業結構除零售店外、餐飲、娛樂等設施占有相當的比例、具有商業購物、旅游功能、以吸引外阜客源為主的街區;第三代商業街指除零售店、餐飲、娛樂等設施外,還具有相當的文化、休閑、商務等設施,具有旅游功能和休閑功能,不僅吸引海內外游客,也是本地居民休閑、消遣的好去處。

在漢正街第一大道的開發建設中,批發、零售、旅游、休閑、購物、傳統、現代(電子商務)各種商業理念、思想、創意紛至沓來,把批發單一模式、單一時間段、低價、水貨等概念沖得一干二凈。漢正街第一大道在總結吸收了世界先進商業街運營模式的基礎上,整合形成了第一大道模式:

第一,從單一批發產業模式躍升至批零兼營雙重產業模式。傳統的批發中心,僅僅發揮著商品集散、鏈接上游廠家和下游零售商的單一批發功能。漢正街第一大道以豐富的服裝品牌、順暢的物流交通體系、統一到位的商業管理、優雅的現代采購空間、留連忘返的休閑環境,創造了理想的一站式批發采購中心,同時也為市民和游客創造了一個舒適、優雅、現代、時尚的觀光旅游的好去處。漢正街第一大道兼具批發與零售雙重產業功能,為商家經營者創造了雙倍的商機。

第二,從單一時段營業模式躍升至多時段贏利模式,為經營者拓寬盈利空間。深夜至凌晨進出大宗貨物,凌晨至中午批發經營,下午以零售為主,晚上為燈光夜市,最大限度的提高商鋪使用率,"一鋪頂兩鋪,從早賺到晚",達到“白天漢正街、晚上南京路”的盛況。為商戶創造更多機會和價值,改變漢正街多年只做批發的業態。

第三,從出租為主轉為銷售為主,杜絕炒鋪,確保商戶利益和良性運作。炒鋪是商業地產的頑疾,也是許多商業地產項目開盤興旺、很快衰落的原因之一。為確保第一大道的持續良性經營,漢正街第一大道的商鋪只有30~40%用來出售,其余只租不賣。買鋪者必須請業主憑營業執照和品牌代理證明方有資格購買,并且入住自己經營,避免了炒鋪,保證入住商戶的規格和檔次。之后,龍騰置業為經營管理好第一大道,專門成立“第一大道”運營公司,聘請專業人員管理,龍騰置業還投資2500萬元,專司市場品牌和經營推廣。

另外,漢正街第一大道還建立了信息中心,寬帶網已通達2000個商鋪,讓商戶在鋪面和網上兩個平臺交易。同時該信息中心將網羅國內外服裝市場資訊,供全體商戶決策參考,捕捉市場商機。據測算,此種運輸速度比傳統市場快5倍,可為經營者提高4倍的交易機會。

漢正街第一大道領先性定位和先進的經營模式得到了商戶們的高度認可,從第一大道租售中得到了有力證實。

2005年7月10日,"漢正街第一大道"金座選鋪銷售,創下武漢多個紀錄:3676萬,創武漢商鋪拍賣成交金額第一;1200人參加選鋪大會,人數創武漢之最;一天售出商鋪兩萬平米,銷售金額達到4億多元,每秒銷售金額達到1.2萬元,真可謂“搶鋪秒秒金”。7月12日舉行18間鋪王拍賣會,短短幾個小時,競拍價格扶搖直上,成交總價超出起拍價90%,達到3676萬元。7月28日,"漢正街第一大道"紅寶石座開始選鋪,200個鋪位目前旋即售出90%以上,當日就宣告封盤。

漢正街第一大道開盤后,每個樓盤都處于熱銷狀態,商鋪招租率高達95%,100%為服裝經營商戶,90%經營商戶先期入場,兩個月勁銷6億元。一個全新、繁榮的漢正街由藍圖變成了現實。

政府和營銷顧問機構軟資源整合

政府的支持是最大的軟資源,這是中國特有的國情,既是成功的保證,又是項目得以實施的前提。省市區三級政府始終為漢正街的改造、漢正街第一大道的建設保駕護航。從湖北省委書記俞正聲親自帶隊赴浙江招商,到武漢市委市政府出政策引進投資,再到漢正街所在的硚口區委區政府的規劃承辦,無不說明了這一點。在第一大道開街盛典前后開展的系列新聞營銷活動,更是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的經典。

這還不夠。漢正街第一大道還整合了國內最新銳的外腦資源,在智慧投入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引進國內領先的商業地產策劃代理商凌峻地產和中國本土實戰營銷顧問機構21世紀福來傳播機構,他們分別從商業地產策劃角度和整合營銷傳播角度全程深入介入漢正街第一大道的策劃和實施,這是國內其他在大型商業地產項目無法比擬的,使項目在軟硬件上一開始就走在國內的最前端。

輿論與傳播平臺的創造與整合

古人云,名不正,則言不順。用現代營銷觀念考量,做事要會定勢、造勢和傳播這個勢位。

漢正街的改造,在經歷了三年探求摸索,思路已經清晰,模式已經確定,在漢正街第一大道即將開街之時,需要向全世界發出統一的強大聲音,為漢正街第一大道在價值意義上提升高度、在思想理論上奠定基石、在社會輿論上造足氛圍。

2005年9月10日,北京21世紀福來傳播機構全程創意、策劃、組織實施,由中共武漢市委宣傳部支持,湖北省總商會、武漢市總商會、經濟觀察報共同主辦,武漢龍騰置業有限公司承辦的“中部商機(武漢)國際高峰論壇—武漢商業振興的路徑選擇”在武漢香格里拉飯店隆重舉行。

國務院、建設部、國資委、國家發改委、商務部、社科院、北京大學、武漢大學、紐約第五大道等專家學者,湖北省、武漢市政府有關領導,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等80余家新聞媒體記者共400多人出席了論壇,以至于不得不從北京包機赴武漢。

國資委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王忠明、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謝伏瞻、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李國平等專家一致認為:商業振興和第三產業多元化的發展是武漢發展的一個抓手,也應該成為我們實現“中部崛起”戰略的抓手。湖北和武漢要想成為“中部崛起”的重要區域,僅僅靠發展制造業和新興科技產業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制造業往往是在城鎮制造,賣到國際市場去,它并不具有足夠的向心力。而商業等第三產業的多元化發展才能對周邊城市產生更大的帶動作用。中國城鄉建設經濟研究所所長陳淮說的更直接:商業本來就是武漢歷史中最有優勢,最有傳統的產業,武漢在注重原有工業基礎的同時,現在進一步強化它的商業功能,并且提升它的檔次,應當說這是有戰略意義。武漢市委常委、副市長袁善臘代表市委市政府出席會議,給以論壇高度評價。

“中部商機(武漢)國際高峰論壇”將漢正街的改造提高到振興武漢商業、推動中部崛起的高度來討論,提出中部崛起的機會點,揭示漢正街與“振興商業”對湖北乃至中部的意義與價值,強調武漢在中部崛起中的機會和新的歷史條件下賦予武漢新的使命:就是要 “以復興漢正街、振興商業經濟”為契機,誓執中部崛起之牛耳!

老街改造,首次超越了房地產的范疇,這給了政府和房地產企業以全新的啟示,成為新區域經濟發展的范例。

紐約第五大道和全球媒體資源整合

一是與紐約第五大道結盟,和世界巨人站在一起。

如何使漢正街第一大道少走彎路,快速地學習、借鑒世界著名商業大街先進的經營管理經驗,使漢正街第一大道快速成長并且與世界著名商業大街比肩、享譽全球?福來提出,找世界著名大街聯姻是捷徑!

福來認真研究了法國巴黎香榭麗舍大街、美國紐約第五大道、英國倫敦牛津大街、東京銀座等多處世界著名商業大街特點與模式,確定美國紐約第五大道為首選潛在合作對象。紐約第五大道是全球頂級品牌的展示銷售中心,是百貨業態的先鋒,比較其他商業大街,紐約第五大道可供漢正街第一大道學習借鑒的最多。

通過紐約住京的商務渠道,沒費太大的周折,一套漢正街第一大街的資料擺上了紐約第五大道管理協會CEOMark Kemsley的案頭,美方第三天就迅速回應:建議雙方互派代表考察接洽。

經過相互考察和接觸,我們驚喜地發現,在我們找向外尋找合作的同時,其實紐約第五大道也一直想在中國找合作伙伴。中國經濟的迅速崛起引起了遠在西半球的這個商業巨人的注意,讓Mark Kemsley沒有想到的是,中國的中部居然有這樣一個潛力巨大的商業碼頭。

與巨人攜手,站在世界的舞臺上,超越自身發展規律,一步到位。這是漢正街第一大道資源整合中最閃亮最廣為稱道的亮點。

第五大道位于紐約的中心,始建于150年前。所有世界頂級的品牌都希望在第五大道展示。貨品豐富、品牌齊全、高檔優質成為紐約第五大道的特質,品牌的運作成為寸土寸金的第五大道的突出特點。

一個是全球頂級商品的展示窗口,一個是中國中部服裝及小商品的集散地。兩個差異巨大的街道將如何“結盟”?美方代表馬克稱,發源于1834年的紐約第五大道和擁有530年歷史的漢正街一樣,區位、交通、商脈、輻射力均極具優勢,現在都需要進一步提升。比如,第五大道要從單純面向富人的頂級品牌展示、零售,向日益龐大的中產階層適度傾斜,并通過漢正街擴大在中國的市場;而漢正街也需要通過第五大道展示和塑造全球品牌。

這兩條商業街結盟后,將共同推動中美商業文化交流,相互推廣商業街區成功經營經驗及先進的商業運營模式。在武漢和紐約舉辦每年一次的全球商業街區高峰論壇,由紐約第五大道管理協會每年在紐約第五大道街區邀請、組織、承辦、召開“中國漢正街文化周”。每年由漢正街第一大道在武漢組織、邀請、承辦、召開“第五大道品牌展示周”。

此舉一下把漢正街第一大道推到了世界時裝業的最前沿,搭起了讓世界了解中國,讓中國走向世界的橋梁。

二是把握歷史性契機,借勢超級傳媒平臺創造超級傳播。

我們在籌備“中部商機(武漢)國際高峰論壇”時,同時在考慮漢正街第一大道與紐約第五大道結盟簽約儀式怎么安排,剛巧,我們得到一個好消息,“第三屆世界華文傳媒(武漢)論壇”將在2005年9月11日舉行開幕式,這是一個全球華文媒體聚焦的一個超級傳播平臺!借助一超級傳媒平臺舉行簽約儀式,真是天賜良機!

經過協商,武漢市政府給予了完全支持。漢正街第一大道與紐約第五大道結盟簽約儀式,被安排在“第三屆世界華文媒體(武漢)論壇”開幕式上進行。這也是“中部商機(武漢)國際高峰論壇—武漢商業振興的路徑選擇”時間定在9月10日的原因,我們要一脈相承。2005年9月11日,在全球300多家華文媒體的見證下,漢正街第一大道紐約第五大道正式簽約成為戰略結盟伙伴。

圍繞著“中部商機(武漢)國際高峰論壇”和漢正街的振興,圍繞著“第三屆世界華文媒體(武漢)論壇”開幕式上與紐約第五大道結盟的事件,“漢正街第一大道”被全國新聞媒體傳遞著、放大著,沉寂多年的漢正街又一次成為了媒體的焦點。會議期間,國內最大門戶網站之一搜狐網現場全程直播,國內其他眾多著名網絡也進行了轉播。會后全國100多家主流媒體從消息、通訊,到評論、專訪等,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地進行了強勢的宣傳報道,不包括轉發,直接發稿共350多篇。

漢正街第一大道CEO張屹東體會頗深:“做商業地產,要有高度,要會做勢,比如與紐約第五大道結盟,將漢正街搬到紐約去,這對武漢、對漢正街知名度拉升作用非常大。”

時尚與品牌的整合

品牌與時尚,是當代服裝業的兩大成功元素,是提升商業街檔次和品味的關鍵,是商業街的標志。老漢正街的衰敗與極度缺乏這兩大元素是分不開的。所以,漢正街第一大道的騰飛,必須插上時尚和品牌的翅膀!一場漢正街歷史上從未有過的時尚與品牌整合大戲拉開帷幕。

在第一大道正式開街前,龍騰置業就已經開始導入品牌和時尚元素。2005年12月5日,龍騰置業舉辦了漢正街第一大道暨第二屆業主活動暨新絲路模特SHOW活動。從苗族到藏族,從春秋戰國的彩帛,盛唐的絕色風貌,再到明清的旗裝,中國五千年的文化和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繁榮景象,在舞臺上都一一展現,這是漢正街第一大道品牌與時尚展示的首次嘗試。

2006年4月28日,在漢正街第一大道開街盛典上,國內頂尖的新絲路模特公司攜旗下名模,演出了一臺高品質的“時尚前沿秀”。新絲路模特機構的著名超模關琦、楊金和3位亞洲著名服裝設計師分別登場現秀。

此前,漢正街第一大道已經與超模們所屬的新絲路模特機構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新絲路將在漢成立分支機構,每年舉辦一次“漢正街第一大道知名服裝品牌展”及“武漢知名服裝品牌全國巡展”,由旗下知名模特推廣漢派服裝并提供咨詢服務,展示漢派服裝魅力,攜手推廣武漢知名服裝。

同時,亞洲著名時裝設計師李小燕、宗柏伸、施熙瑜,在開街盛典上也展示了自己設計的新作品。除在本地舉辦新品發布會外,漢派服裝還將有新的展示平臺:按照漢正街第一大道與美國紐約第五大道的結盟協議,今年漢派服裝將走出武漢、走出中國,到世界時尚之都的紐約展示中國服裝的魅力。

“漢派服裝太需要品牌了!”漢派服裝曾經名噪一時,2004年武漢共有1500多家漢派女裝企業,產量突破3億件,銷售收入近百億元。在全國服裝企業年銷售收入、利潤雙百強中,武漢服裝企業占有5席,涌現了“太和”、“佐爾美”、“紅人”等一批知名女裝品牌。

漢派女裝亟待從區域性品牌向全國性品牌邁進,這是武漢服裝企業發展的共識,他們迫切需要有一個大規模、上檔次、能夠集中進行產品展示,同時具有交易、信息流通的漢派專業女裝市場。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作為漢正街產業提升重點項目的漢正街第一大道,把“紅寶石”座整棟2萬多平方米商用空間整體作為漢派女裝經營區域,集中資金、人才、管理優勢,強勢打造全國最大規模的漢派女裝集中展示、交易、信息中心——“漢派女裝品牌港”,促進漢派女裝向品牌化方向發展。

2005年7月15日的“紅寶石”二三層招租會,吸引了300余人來到現場搶租200間商鋪,現場反應熱烈,當天招租率高達95%,反應了市場對項目定位的認同。

漢正街第一大道已經入住商鋪1200余個,集納了上海外貿、七匹狼、太和等國內外知名服裝品牌近千家。

在漢正街第一大道外的漢正街商圈內,已先后有庫瑪、全新、美奇兒童等多個服裝中高端服裝市場相繼開業或即將開業,加上老牌的萬商白馬,漢正街商圈已具有了代表國內乃至亞洲時尚的潛質。

2006年8月28日—2006年9月4日,由武漢市龍騰置業運營管理公司舉辦漢正街?第一大道服裝節將隆重登場,千家商戶發起“誠信簽名”,承諾所售商品的品質不打折。服裝節整合了“嘉年華”的形式,活動豐富,異彩紛呈,內容包括中秋裝發布會、品牌服裝模特展示、文藝演出、特價促銷、購物抽獎、小游戲、禮品派發等。可謂:不去嘉年華,也要樂翻天!

漢正街要在服裝品牌的打造和提升上做足文章。市場檔次提升了,才能吸引更多服裝品牌進入展示。漢正街第一大道提供舞臺,服裝企業支持,武漢必將成為服飾時尚的設計中心、發布中心和普及中心。

漢正街第一大道的策劃方案超越了所有傳統的地產營銷,它將地產營銷和城市營銷相結合,將商品市場與區域經濟相結合,將商品生產和流通與品牌建設相結合,將原本是商業地產項目放到區域經濟的高度來打造,全方位立體式地進行資源整合,使古老的漢正街煥發出絢麗奪目的魅力。

2005年12月17日,在上海第七屆中國房地產節上,漢正街第一大道奪得中國商業地產年度大獎(全國共13個),在評獎中對該項目在中部商業中的將發揮重要作用,以及對漢正街第一大道重視品牌,與紐約第五大道聯姻的做法給予很高的評價。

2006年6月,漢正街第一大道創新營銷傳播案例,榮獲《經濟觀察報》和香港管理專業協會第四屆中國杰出營銷獎。

漢正街第一大道的開發建設,引起了漢正街投資的馬太效應。上海西北盛唐公司斥資30億元殺入漢正街,興建龍王廟商貿廣場,包括現代批發業區、旅游觀光區、時尚生活區和龍文化主題公園四大板塊。西北盛唐雄心勃勃,欲將其打造成上海的城隍廟、南京的夫子廟。

外來資本來勢兇猛,本地開發商亦不示弱。武漢徐東地產公司與甘肅大陸橋公司聯手,投資20億元,在24萬平方米的區域內,開發經營高檔服裝和漢派服裝。

漢正街所在的橋口區政府,利用區內的閑置廠房,興建漢正街都市工業園,改變漢正街商家以前“前店后廠”作坊式的生產局面,把漢正街品牌由流通領域向生產領域延伸。目前漢正街都市工業園內的臺灣名品工業園、愛之家塑料工業園、洲際服裝工業園等已投產或將要投產。硚口區委書記李傳德說:“未來漢正街將定位為現代化全國小商品流通中心、信息中心和展示中心,徹底改變其工貿倉居于一體的狀況。到2010年,力爭實現銷售收入260億元,年均遞增8%以上。”

復興漢正街拉開了武漢崛起大幕的一角。和黃、世茂、瑞安等港資巨鱷也接踵進入武漢。一向嗅覺敏感的港資如此大規模地進入武漢,究竟意味著什么?而這一切還只是在“中部崛起”仍處于概念階段所發生的,當這一概念逐漸變成國家行動戰略和區域經濟內驅力時,漢正街、武漢還將發生什么?我們一起期待!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