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當代公安題材小說的多元化發展
宋淑芳
論文關鍵詞:90年代以來;公安題材小說;多元化
論文摘要:公安題材小說在經歷了20世紀80年代的新啟蒙運動和90年代的分化與紛爭后,全方位吸收營養,保留了原有的優勢和創新的激情,并在創作題材、創作隊伍、創作模式、創作風格等方面日趨多樣化,造就了創作多元美學形態的新格局。
一、創作題材的多元化
進入90年代,中國社會處在一個告別與進入過程,舊的秩序失去規范,新的秩序與規則尚未建立,在規則過渡的縫隙中,自私貪欲、急功近利、不擇手段、厚顏無恥等人性中丑惡的東西開始輪番登臺。金錢、權力等欲望的無限膨脹,導致了層出不窮的各種犯罪現象,且作案也呈智能化、暴力化、集團化之勢。這些問題成為社會廣泛關注的焦點。在這種紛繁復雜的社會現實面前,公安題材小說作家以敏銳的眼光、獨特的藝術感受力關照著我們的時代與現實社會生活的轉變,以及這種轉變帶來的社會心理、價值觀念、行為模式、倫理道德種種嬗變。除了傳統的仇殺、情殺、財殺及敵對勢力的破壞活動外,他們把筆觸伸向了社會的本身,拓展到社會的各個領域,揭露和鞭撻社會上的腐敗與丑惡現象。如偽造信用卡、非法期貨交易、職務犯罪、討債市場、權力腐蝕、國際販毒、環境保護、高科技犯罪等等,可以說現代社會中出現的重大社會問題在公安題材小說里都有及時的反映。
二、創作隊伍的多元化
新時期的中國社會,西方各種現代文藝思潮大量被引進,通過學習借鑒,公安題材小說作家們從中吸取了大量營養,開始立足于中國社會、立足于本民族欣賞習慣的文學創新之路。在這條充滿挑戰的道路上,公安題材小說作家群已初具規模,有來自公安工作第一線的警察,他們帶著自身的優勢進行著活躍的創作,如海巖、張策、修來容、彭祖貽、孫麗萌、尹曙生、范東峰、張成功、朱維堅等;有來自犯罪學、法學界的專家,如何家弘等;還有一批純文學作家也加入這一隊伍,無疑為公安題材小說創作帶來了新質,使公安題材小說呈現出新的形態,“小說中雖然還有破案推理的過程或元素,但破案推理不再是作品的主要內容與主要框架,更多的內容擁進來?!睖HA、葉永烈、李迪、馮苓植、王朔、劉醒龍、葉兆言、方方、余華、馬原以及最近幾年走上文壇的談歌、麥家、田耳的等人加入了這支創作隊伍。他們把各自的風格特點帶進了公安題材小說創作,為其不斷輸送觀念與方法,將純文學理念和公安題材這種類型小說很好地結合起來。
三、創作模式的多元化
90年代以來,作家們不斷探索公安題材小說的模式結構和藝術手法,在文體模式的創新上做出了不少努力,出現了一些新的創作模式,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出現了“破案+社會問題”模式的社會偵破小說,如張平的《十面埋伏》等;亦真亦幻的公安紀實小說,《九一八大案紀實》、《天府之國魔與道》、《犯罪升級》等;以海巖為代表的“公安+愛情”模式,《永不瞑目》、《玉觀音》、《一場風花雪月的故事》的出現使公安題材小說逐漸走向了通俗化;非公安系統的知名作家借用了公安題材小說破案推理的類型化敘述模式,而其創作意圖卻在小說藝術本體和社會、人性探究上,主要代表作品如余華的《河邊的錯誤》、王朔的《枉然不供》、田耳的《重疊影像》等。
四、創作視角的多元化
隨著西方現當代文學哲學美學思潮的沖擊,中國現實主義文學道路豁然開朗,作家們的文學觀念與審美意識也發生了變化。相當一部人開始關注平凡人物生活方式、生命形態的描寫,追求對生活的真實觀察、深刻的情感體驗和理性感悟,表現豐富復雜的感情世界?;谶@種出發點,許多公安題材小說作家開始塑造“小人物”形象,并以小見大,通過刻畫“小人物”的內心世界和精神寄托,探討社會與人性。小說中的警察不再是無所畏懼、智勇雙全的神化式英雄,而是普通的有七情六欲的凡人,讓他們從“神壇”走向人間,讓人們理解警察作為平凡人的生存境況和情緒狀態,呈現出當下人們普遍存在的精神重壓和困頓。自此平民化的創作趨向使公安題材小說更貼近生活。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有張策的《無悔追蹤》、《刑警隊》、《宣傳處》、方方的《埋伏》、石鐘山的《片警楊杰的一天》、魏人的《刑警張玉貴德日常生活》等等。
五、創作形式的多元化
90年代中期以來,公安題材小說的延伸文化產品——網絡偵探小說、公安影視文學逐步繁榮。從名聲大噪的《九一八大案》到《黑洞》、《絕對控制》,直至前不久各家電視臺輪番播放的《大宋提刑官》、《神探狄仁杰》等,播映與收視熱潮持續了十多年,而且這種雙向互動的熱潮至今不見衰減之勢,我國出現了公安影視劇熱。影視劇的火爆對公安題材小說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另外,網絡偵探小說的出現給讀者帶來一股清新的空氣,這些作品以前衛的思維,最新的表述方式來闡述著偵探小說,使這一樣式煥發出嶄新的智慧色彩,表達著高科技時代當代年輕人對自己生存環境的藝術思考。網絡運營商非??粗貍商叫≌f這塊大蛋糕,如由大眾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大陸第一部網絡偵探推理小說集《指紋》,其收錄的作品全部選自推理之門網站上發表過的優秀偵探小說;漓江出版社出版的《2003年度中國最佳偵探小說》中選入了部分獲獎網絡偵探小說文本,由此可見網絡文學已成為文學創作的一股新的潮流。這些延伸文化產品對公安題材小說這一母本的推動力是相當大的。
[1]汪政.中國當代推理懸疑小說論綱[J].藝術廣角,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