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深化財政審計、構建財政審計大格局
候戰斌
摘 要 財政審計是國家審計的基本職責和永恒主題,而牢固樹立科學審計理念,著力構建財政審計大格局,在更大范圍、更高層次發揮財政審計“免疫系統”功能作用,是新形勢下進一步深化財政審計工作的必然選擇。本文分析了財政審計和財政審計大格局的內涵、財政審計大格局與財政審計的關系,并對如何構建科學財政審計大格局提出了一些思路和措施。
關鍵詞 財政審計 構建財政審計大格局 措施
一、財政審計、財政審計大格局的內涵
財政審計是審計機關依照《憲法》和《審計法》對政府公共財政收支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所實施的審計監督,是政府審計的一種形式。根據我國現行的財政管理體制和審計機關的組織體系,財政收支審計包括本級預算執行審計、下級政府預算執行和決算審計,以及其他財政收支審計。
財政審計大格局是審計機關以全部財政資金審計為內容,以財政管理審計為核心,以政府預算為紐帶,統籌審計資源,有效整合審計計劃,有機結合不同類型審計項目,從宏觀性、建設性、整體性層次整合審計信息的財政審計工作體系。
二、構建大格局的財政審計體系是深化財政審計的必然要求
目前,隨著公共財政體系的建立和不斷完善,以及財政體制
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國庫集中支付、政府采購等制度的逐步形成,財政審計在審計目標、內容、重點、組織方式、計劃管理、資源協調配置、技術與方法、信息利用等方面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傳統的財政收支審計已不能適應新的形勢和要求,無法發揮財政審計在國家治理中的預防功能和保障國家財政安全的作用。構建科學財政審計大格局是財政審計發展的必然趨勢。
與傳統的財政收支審計相比,財政審計大格局的目標定位更切合實際,內容更加全面,范圍更加廣泛,組織方式更加縝密,項目實施更加科學,資源配置更加合理。主要表現在:審計范圍上涉及財政運行、管理的各個環節,審計內容上包含全部政府性資金,審計時間上按財政年度同步實施,項目實施上融合各專業審計力量,資源配置上實現人力資源、信息資源的有機整合,組織方式上堅持財政收支審計與一般的部門單位預算執行審計、財政績效審計、專項資金審計調查、政府投資審計以及黨政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相結合,審計成果利用上充分發揮財政審計的建設性作用。
三、構建科學財政審計大格局的思路和措施
1.樹立審計跟進理念,不斷拓展財政審計職能
在新形勢下,財政審計大格局要堅持立足促進
公共財政建設,以提高政府財政收支活動和相關經濟活動的管理水平和績效水平為目標,不僅要關注預算盤子里的資金,而且還要加大對尚未納入預算管理的其他財政性資金的審計力度。在具體審計實施中,要對預算的編制、執行、決算到使用績效實行“全程式預算跟蹤”審計,把全部財政性資金作為一個系統進行整體“免疫”,規避財政風險,加強財政管理和政府預算,保證財政政策全面有效的實施;審計思路上要進行全面轉變,將財政審計和其他審計類型相結合,積極推進聯網審計、績效審計,力爭實現“一審多果,一果多用”,提高財政審計的整體性、宏觀性;及時揭示財政運行中的不安全因素和潛在風險,嚴肅查處重大違法違規行為,確保財政資金配置發揮最大效益。 2.科學整合審計資源,創新財政審計方式方法
財政審計大格局作為一個系統工程,其核心是資源整合,包括審計計劃、審計項目、審計人員、審計成果等方面的協調配置。制定審計項目計劃應當從長遠考慮,根據財政審計大格局的總體目標,明確項目計劃的制訂原則、重要項目的審計周期和一定時期內通過審計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使項目計劃具有可預見性。同時還要圍繞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安排好當年的項目計劃,做到統籌兼顧,有機統一。審計實施上應當根據項目的性質和工作量,分別采取不同的組織方式,一是高度集中的“大兵團作戰”方式,統一方案,統一組織、打破部門科室界限,統一調配審計力量,有利于完成時間緊、任務重、綜合性強的項目;二是明確審計目標基礎上“分兵作戰”方式,即統一目標,按審計專業分工分別實施,審計成果共享,適合經常性、涉及多個審計領域的項目;三是專業審計“獨立作戰”方式,適合為政府階段性中心工作服務、任務相對單一的審計項目。
3.深度開發利用成果,著力提升財政審計效能
審計成果的綜合利用對實施財政審計大格局顯得尤其重要。溫家寶總理指出,審計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從制度和體制上解決問題,推動改革,推動制度建設。因此必須深度開發提煉審計成果,加快成果的轉化和利用,努力提升財政審計效能,要積極增加成果附加值,多角度開發財政審計成果。在每一項財政審計中,從項目立項、實施到審計報告、審計整改等各個環節統一下達信息任務,集中組織開發,及時反饋財政審計發現的問題和情況,注重揭示和反映體制性障礙、制度性缺陷和管理漏洞,不斷提高審計信息的及時性和有效性, 讓更多信息直接進入領導決策層。積極開展審計情況分類匯總分析,注意從全局的角度反映經濟運行管理狀況及規律,力求審計建議著眼前瞻性、體現宏觀性、富于建設性,大力提升財政審計成果質量和層次,充分發揮審計的建設性作用。
4.立足加強審計整改,健全審計整改長效機制
財政審計大格局要始終堅持把促進整改、完善體制、規范管理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堅持“誰審計誰督促整改、邊審計邊整改”的原則,加大審計整改情況跟蹤檢查力度,重點檢查被審計單位執行審計決定情況、采納審計報告意見及建議情況、處理審計移送事項結果。依靠人大和政府力量,建立審計整改政府主導機制和通報制度。健全審計整改問責機制,對審計整改不力的,視情況依法移送相關部門采取強制措施或追究領導責任。并定期分類匯總和通報財政審計整改情況,形成高壓態勢以促進整改,切實維護審計監督的嚴肅性、權威性。
[1]謝繼明.關于深化財政審計的思考.中國審計.2010(11).
[2]陶玲.新形勢下構建財政審計大格局的思路.科技致富向導.2011(3).
[3]曹惠平.論構建財政審計大格局.理財.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