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熱點關注:阿里網絡醫院,網紅現象?
林玲
首先,法規之路是否暢通?國家此前禁止遠程醫療用于診治疾病,僅限進行病情咨詢。網絡醫院不僅診斷,甚至連藥都開了(阿里布局網絡醫院核心目標應該是為了售藥,而且是處方藥),網上三言兩語,淳樸的農民兄弟面對這些高科技的攝像頭和設備還在發懵,僅憑患者自述就能確診和開藥,衛生部門怎么看?
憑此迂回借道方式,直接就能全中國暢通無阻地網絡銷售處方藥,不知藥監部門怎么看?
國家大力投資縣級醫院,推行分級診療制度,當地醫療資源尚未充分利用,一根網線,一臺電腦就直接將農村病員引入了城市大醫院,用上了富貴藥,醫保部門、衛生部門又怎么看?
醫保尚未走通,新農合就能輕松逾越?讓農村患者自費看病,自費拿藥,農民兄弟回家過年能開心?
京東到家所有醫藥產品全部自營隊伍配送,阿里沒有終端配送,網上的產品是否保真,配送能否直達,關注產品質量的消費者又怎么看?即使農村患者缺乏醫藥知識和鑒別能力,質量和安全永遠是網絡藥品經營必須恪守不能違背的生死線。健康產業只能做成天貓的升級精華版,不能做成淘寶的農村版。
網上看病掛號費只有區區五塊錢上下,醫生除了賣藥不知能有何熱情?但賣藥卻不在自家醫院取藥,而要從阿里配藥,不知醫生朋友和醫院怎么看,難道是阿里要給醫院和醫生包紅包?紀委同志又怎么看?
遠程醫療通常定價比線下醫療機構高出30%以上,一次好幾百,還總說費用打不住。醫生朋友忙得上廁所、吃飯都不能按時保證。這邊診室外面的患者還在排隊等白大褂看病,那邊醫生對著電腦和手機上班開起了小差,醫療質量究竟能如何,親怎么看?
阿里總在摩拳擦掌試圖讓醫生失業,讓藥企銷售代表失業,直接象日用品百貨王國一樣支個攤、開個大集,讓大大小小的藥店直接對著老百姓售藥,而藥店經營不過幾個點的毛利,加上醫院零加成的沖擊,如何化解掉每單最低5-8元的快遞費,真真正正是個大問題。
當互聯網+縹緲在行業之外,在現實中的實際效果究竟如何,呵呵,讓時間來說話。
馬董看了請不要不HAPPY,希望阿里在健康產業更接地氣,遵循行業規律,加快與產業融合,說不定您來了,在一片殺價聲中和低迷的股市中醫藥產業就有盼頭了。喵嗚。
讓藥企經營得下去,有發展,有奔頭,讓百姓得實惠,讓員工安居樂業,而不是進了某些托管商業、某些醫療機構、某些中介機構和部門的錢口袋,讓企業關門,讓員工失業,在這兩點基礎上進行的各項改革,企業都會點贊和配合。藥企生存和發展不OK,同志們哪有良藥、好藥、放心藥可用?您能吃得消?回回說到看病貴,動起手術來卻只對著藥品開刀,問題是,招標招的價格實在的企業和產品都只有被清洗被出局的份,只能留下虛高藥大搖大擺美其名曰藥價降低了多少多少,阿里那么大的商業王國對于醫藥電商幾塊錢的運費都未必能平衡回來,藥企動輒幾千萬、過億的研發投入、營銷費用、人員費用等等如何吃得消?
請給醫藥產業留下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