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基于“資預結合”改革的裝備實物資產管理審計探討

佚名

論文摘要:裝備實物資產是是部隊裝備保障能力的重要物質基礎,裝備實物資產管理的效益影響軍隊裝備建設發展的規模和速度。本文介紹了“資預結合”改革的基本含義,分析了新形勢下裝備實物資產管理審計的目標和要點,最后介紹了裝備實物資產管理審計的方法。

論文關鍵詞:資預結合,改革,裝備實物資產,管理審計

2006年,總裝制定《中國人民解放軍裝備實物資產計價核算管理暫行規定》,在全軍范圍推行裝備實物資產計價核算管理。2007年,總后制定《軍隊資產管理和預算管理相結合辦法》,并從2008年開始在軍以下建制部隊全面推行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相結合制度。軍隊審計肩負著對全軍軍事經濟工作的審計監督重任,而裝備實物資產購置、使用、管理工作也是軍事經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因此各級審計部門應接受主管部門的委托,或按照上級部門的要求,對裝備實物資產購置、使用和管理情況進行認真細致的審查和稽核,并做出客觀公正的資產管理審計報告。尤其在“資預結合”改革的新形勢下,分析裝備實物資產管理審計的重點內容,探討裝備實物資產管理審計的方法,發揮審計制約性和建設性作用,推動裝備資產管理改革深入發展,促進裝備實物資產管理效益的提高。

一、“資預結合”改革的基本含義

(一)“資預結合”改革的概念

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相結合,是指預算單位為保障事業任務完成,根據資產標準、存量資產狀況、資產處置計劃等,有效利用資產存量,合理確定資產購置,統籌安排經費預算并嚴格執行的管理辦法。

(二)“資預結合”改革的要求

1.資產配置標準化

資產標準與經費標準、技術標準共同構成了軍隊經濟資源配置的三大標準。資預結合改革要求全面梳理軍隊資產標準,認真清理過時的、缺失的標準,建立健全要素完整、類別齊全的資產標準體系。

2.資產核算動態化

將資產核算納入會計核算范圍,建立資產科目明細簡明、核算方法科學合理、統計指標實用準確的資產核算統計體系,實現對資產變動增減的及時、連續、全面、準確的反映。

3.資產處置規范化

按照黨委統管、業務歸口、分工協作的原則,落實“先申報、再評估、后處置”的工作程序,建立財務、事業等有關部門嚴密配合、相互制約的矩陣式處置監督體系。

4.統籌資產購置與經費預算安排

按照單位建設發展規劃計劃、存量資產狀況確定新增資產購建需求,依據資產存量價值、資產標準安排經費預算開支,同時對閑置的資產提出調劑利用計劃,防止資產與經費管理脫節。

二、“資預結合”條件下裝備實物資產管理審計的目標

(一)真實性

各項實物資產在會計報表中真實存在。審計人員通過審查是否存在資產虛計、是否把已報廢或者已損失的資產仍作為資產在會計賬表、年度決算中列示。

(二)完整性

各項實物資產全部在會計賬表中得到反映。審計人員通過審查各項資產是否全部納入會計核算,是否在會計報表和年度決賽中進行全面反映來實現完整性的目標。

(三)合法性

各項實物資產業務符合相關法規條例的規定。審計人員通過對照有關資產管理的法規條例判斷各項實物資產業務處理程序和管理狀態是否符合相關規定。

(四)效益性

裝備實物資產管理部門應有效使用和處置各項資產,不存在資產閑置、損失浪費等問題。審計人員通過審查資產取得、管理和使用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來實現效益性的目標。

三、“資預結合”條件下裝備實物資產管理審計的要點

(一)資產編配標準審計

審計是否落實總部和大單位統一制定的裝備實物資產編配標準;部隊自行制定的標準,是否符合“保障需求、厲行節約、合理配置、綜合平衡”的原則、與部隊的使命任務、單位編制、人員實力相一致,是否報本級黨委和上級裝備部門批準;實物資產標準的動態調整制度是否規范,是否存在擅自調整標準等問題。

(二)資產購置審計

審計資產購置是否以實物資產標準為準繩,充分考慮存量資產的狀況,按照事業任務需要和財力可能;是否存在裝備實物資產的重復購置;是否以預算為依據,統籌資產購置與經費預算安排,有無超預算辦事、超標準花錢、超財力建設的現象;資產購置是否落實集中采購制度和資金集中支付制度,招投標程序是否嚴密,合同執行是否嚴格,出入庫手續是否完備。

(三)資產管理審計

審計是否建立資產動態管理機制;是否嚴格進行資產清查工作,存量資產的范圍、數量、質量狀況等是否核算清楚;是否嚴格落實裝備實物資產計價核算制度,資產的購置、處置、報廢等引起的資產增減變動,是否按規定及時登記處理,有無登記不及時、核算不全面、計價不準確的問題;是否建立完善的資產統計報告制度;有無保管不善造成損失浪費的情況。

(四)資產處置審計

審計是否嚴格資產處置審批,是否建立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雙線”審批、發揮財務部門對實物資產的監管作用;有無私自處置資產、不按規定上繳收益以及“坐支坐收”處置收入等行為;是否建立嚴格、科學的資產價值評估制度,特別對報廢資產的技術鑒定和測評是否規范、客觀;是否建立單位、部門間實物資產有償調劑機制,促進閑置資產合理流動。

(五)資產管理效益審計

審計是否通過“資預結合”制度,提高裝備實物資產管理效益,實現裝備經費的有效、合理、節約使用。按照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原則,依據一些定量和定性的評價指標進行評價。定量指標如實物資產形成率、實物資產預算節超率、實物資產凈增值率、實物資產完好率、實物資產利用率、實物資產賬實相符率、實物資產維修管理費率、實物資產合規處置率、閑置資產調劑率、資產標準執行率。定性指標如實物資產管理管理組織建設情況、實物資產管理人員的素質狀況、實物資產管理法律法規制定和執行情況、資產預算編制和執行情況、實物資產保障滿意程度等。

四、“資預結合”條件下裝備實物資產管理審計的方法

(一)預算測控法

“資預結合”改革中,預算起“龍頭”控制作用,調控的是包括經費、資產在內的經濟資源,是資源配置的核心抓手。因此裝備實物資產管理審計,可以從裝備經費預算分配入手,通過詳查預算分配方案,測算評估各種裝備資金支出比例、結構、用途是否合法合理的方法。運用上述方法既節約審計成本,又能弄清以下問題:一是裝備部門上報的預算支出比例、結構是否合理,資金的分配是否按現行的原則,是否考慮存量資產狀況。二是執行預算時,是否突出保障重點,避免重復購置,按預算制定采購、分配計劃,簽訂合同。三是經費決算時,上報的決算報表是否賬表一致、真實可靠。

(二)比較分析法

比較分析法就是通過對事物的相同點、不同點的對比,通過對客觀事物的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過程,客觀、全面、深刻地認識事物的方法。具體到裝備資產管理審計中,就是對裝備資產管理部門的若干時期的管理資料進行對比分析,以檢查其管理權限內的行為的一種方法。它屬于一種對裝備資產管理部門的動態監督方法,其目的主要是檢查裝備管理部門長期的管理效果,并做出相應的評價意見。

(三)逐項核對法

逐項核對法是指對被審計單位的憑證、賬簿和報表等書面資料之間的有關數據,按照其內在聯系進行相互對照檢查,以獲取審計證據的方法。如賬證核對,即裝備實物資產的入庫單、出庫單、資產登記表等原始憑證與實物資產賬等賬簿之間的核對,比較賬證之間的數量、日期、金額、單價等是否一致;賬實核對,主要是核對賬卡上所反映的實物資產余額是否與實際存在的資產數相符。

(四)綜合計分法

綜合計分法是對已選定的各項裝備實物資產管理效益考核指標,采用比較的方法計算分值,然后加總,用各單位總得分的多少來評價其效益高低的方法。具體步驟是:首先,確定考核裝備實物資產管理效益的指標項數和分值。其次,對選定的考核指標進行評分。評分的依據是該項指標數值與相應的考核標準對比的結果。最后,把各項考核指標的實際得分相加,計算各單位綜合效益總得分,以此比較和衡量各單位裝備實物資產管理綜合效益的高低。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