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中學物理教學效率
謝鶴松
論文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中學物理教學效率
論文摘要:運用現代化教育技術來輔助物理教學,可以化抽象為形象,化微觀為宏觀,化靜態為動態,化不可操作為可操作,對學生理解知識難點,提高綜合能力,推進素質教育具有重要意義。作為新世紀的中學物理教師,我們應該積極響應號召,潛心鉆研現代教育技術,全面提高物理教學效率和教育教學水平。
新課程改革大大地推進了現代教育技術在各學科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另一方面,在教學實施中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優勢,能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
一、現代教學技術對中學物理教學的影響
1.1現代教育手段和工具能使教學過程更加直觀
現代教育技術能夠實現由抽象到具體的轉變。比如,對于學生難以理解的內容,我們可以在網絡上尋找相關的內容,或制作相應的課件,讓學生從聲音、圖像全方位的感受,如置身其景,直觀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的內容。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可以實現動與靜的相互轉化,在物理教學中,很多物理現象出現的時間非常短,學生還沒有看清楚,該過程就已經結束,許多學生就理解不了其中的本質,給教學帶來了難度。應用現代教育技術能夠實現從微觀向宏觀轉移。由于條件限制,物理教學中有些物理現象在課堂教學中無法去演示,學生只能從理論上了解,也記不住。這時,我們可以借助多媒體的三維動畫進行動態的模擬演示。
1.2逼真地設計物理模型
物理現象中有很多是抽象的,但利用計算機的模擬,我們可以把一個原本無法看到或難理解的現象呈現到學生的面前。如在“電流”的教學中,因為電流既看不見,也摸不著,但可以用課件模擬水流的情景,演示電流的流向。又如在解釋“浮力”的產生教學中,設想一個正方體小木塊浸沒在水中,它的6個表面都受到水的壓力,它的左右兩側面、前后兩側面,受到的壓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平衡,只有上下兩面由于深度不同,受到的壓強大小不同,壓力也因而不相等。浮力的產生是由下表面受到水的向上的壓力和上表面受到水的向下的壓力差,但如果使用語言和文字向學生講授向上和向下壓力差時,學生理解起來比較抽象,難懂,對整個過程反映比較茫然。而通過課件以動畫的形式慢鏡頭表示前、后、左、右的壓強、壓力相等,小木塊保持不動,但加載上、下表面壓強、壓力時,小木塊慢慢向上移動?;顫姷膭赢嬓Ч?、直觀的圖形,快速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同時為講授下一節阿基米德原理做好理論基礎,而這一切都是傳統教學很難做得到的。
1.3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可以加大課堂的信息量
二十一世紀是信息時代,對于在學校里學習的學生,也應該培養處理大量信息的能力。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向學生提供更多的信息和資料,來擴展學生的知識面。由于使用了多媒體,就有時間講解更多相關的知識和現實應用,引導他們理論聯系實際,豐富了課堂內容。也能給學生時間復習鞏固,優化了課堂教學,增加了課堂信息量。 二、如何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中學物理教學效率
2.1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應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因此課件制作重在創設情景i揭示問題。現代教學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要求在教學中能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問題探究法”得到了廣泛應用。所謂“問題探究法”是指通過創設一定具有挑戰性的問題情景,與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發生沖突,激起學生的探究意識,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的教學方法。因此在多媒體課件的設計與制作過程中,在追求藝術美感的同時,更應力求能展示問題情景,給學生以懸念,激發學生問題探究的動機和欲望。
2.2利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實驗教學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在物理的教學中,學生親自動手操作,不但能達到理論聯系實際的效果,而且可以通過實驗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想象創造力、動手能力、思考能力。但傳統的學生實驗達不到這樣的目的,而利用現代教育手段和工具進行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手腦并用,發揮其想象力、創造力。如《物理》教材中“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等現象,通過課件形式展現給學生,既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同時又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2.3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揭示問題本質,突破教學難點
物理概念及物理過程通常很抽象,難以理解.盡管物理教師想方設法從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講述,同學們領會起來仍覺難懂;采用演示實驗,可以有效地解決不形象、不具體的問題,但由于一些具體條件的限制,演示實驗做得不是很到位,或因演示效果觀察度差等原因,給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帶來一定的困難。而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及應用給物理教學帶來很好的輔助工具,如實物投影儀、錄像機、高速攝像機以及多媒體課件,它們以其綜合處理信息的能力,利用直接投影(可放大縮小,放慢加快)、視頻、圖形、圖像、聲音、三維動畫等表現形式,將一些枯燥、抽象、難以理解的概念,復雜的變化過程,形態各異的運動形式,宏觀或微觀世界,時間的延長或縮短,空間的變大或縮小等直接地展示在學生面前,所呈現的內容真實、生動、極富表現力,很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從而能有效調動學生的各種感覺器官,增強學生的記憶能力與理解能力,提高教學質量。
總之,利用現代教學技術提高物理教學效率,并不是簡單、單純地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而是必須精心設計每一個物理情景的呈現方式、呈現的層次、呈現的切入點等等,通過現代教育技術,將學生認為抽象、難理解的物理問題,難以想象的物理圖像,有目的、有步驟、分層次動態展示出來,從而深化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和認識,這樣才能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最大程度的提高教學效率。
[1]李志文.現代教育技術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實驗教學與儀器,2007,24(11)
[2]朱勤.物理教學中的現代教育技術運用[J].科技信息(學術版),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