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培養中學生物理學習興趣的途徑
吳偉杰
學習興趣是學生進行智力活動的前提。教學實踐告訴我們,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與個人的興趣愛好有密切關系。要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就必須研究學生的情感,把學生的興趣、愛好轉化為學習動力,使學生想學、愛學,從而使教學質量提高。為此本人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總結了以下幾點方法供大家參考:
一、步步為營,讓學生學懂學透
現在高中學生的注意力不穩定,自制力差,學習物理的興趣容易波動。如何減少學生學習興趣的波動性,使學生的暫時興趣發展為穩定興趣,是我們最難攻克的堡壘。我在教學中的體會是:教學要步步為營,隨時解決好學生的疑難問題,真正把他們教懂、讓他們學透。我在教室中建立了物理問題本,讓學生把疑難問題寫在上面,實行科代表每天匯報問題制度,使我及時了解各層次學生的掌握情況,正確把握教學進度,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反饋情況,精心設計對好、中、差三類學生不同要求的問題,并加強輔導,熱情幫助學生克服解題過程中的“攔路虎”,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進步,都享受成功的喜悅。這樣建立在聽懂學會基礎上的進步,極大地激發了學生進一步學習物理的興趣,久而久之使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步趨向穩定化。
二、精心設計,增強課堂教學藝術性
首先,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何開場對一節課關系重大。開場精彩有趣,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生的求知欲。開場導入方式多種多樣,有暴露問題法、做演示實驗法、組織討論法、制作懸念法、引用史料法等,但不可千篇一律、生搬硬套。
其次,在物理教學中,如果教師針對學生好奇心強、熱衷于探究問題的特點,進行一些有意識的“糊涂”安排,就會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學生在學習“磁場”一章時:磁體總是有兩個磁極,無論怎樣切割,總找不到只有一個磁極的磁體。對這個問題,學生會提出各種問題,教師不能簡單地肯定或否定,應向學生說明:到目前為止,也不知道究竟有無磁單極體,還需要科學家們去進一步研究。教師的這種“糊涂”不但不損其威信,反而會大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再則,在教學過程中,由于受升學考試的壓力,教師總是想方設法收集各種類型的題目讓學生去做,結果把學生壓得接近“飽和”狀態,整天疲于應付作業,學習成績每況愈下,學習興趣也會受影響。所以針對教學過程中的這種現象,我在教學實踐中認為可采取以下途徑來克服:(1)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參與;(2)及時反饋,強化學生參與;(3)積極評價,鼓勵學生參與。
三、先聲奪人,充分發揮實驗的特殊魅力
一切知識都從感知開始,物理實驗具有直觀、生動、有趣的特點,對學生具有無可替代的興趣誘發力。巧妙地安排演示實驗、分組實驗和課外小實驗能引起學生的極大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如復習電功率時,制作串聯、并聯的白熾燈示教板,接在照明電路中,觀察亮度,進一步加深了學生的感性認識,從而激發了學生的興趣。 對于學生分組實驗,可以通過學生動手操作,培養觀察能力、動手實驗能力和分析能力。學生在自己實驗時興趣較高,為了避免學生動手的盲目性,教師要因勢利導,指導學生做好每一個學生實驗,把單純的興趣轉化成對學習知識的興趣,成為學習的動力。在學生分組實驗的教學過程中,首先,應始終注意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使他們帶著明確的目的,認真仔細地觀察,積極地動手操作和動腦思考。實驗中遇到一些問題,教師應善于啟發。這樣盡管學生可能遇到一些麻煩,但收獲是大的。其次,執行規范也不是要求學生機械地操作,相反應要求學生手腦并用。實驗步驟是根據實驗程序的要求來制訂的,但也不是千篇一律,可適當鼓勵學生在不違反操作規程的基礎上有所創新。再次,應當看到嚴格要求對于培養學生良好習慣和作風的意義。如果老師放松要求,久而久之不僅會養成學生毛毛糙糙的作風,而且極不利于對學生品德特別是科學態度的培養,對于學生今后的工作學習也很不利。
四、理解尊重,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在物理教學實踐中,我覺得融洽的師生關系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和激發有重大影響。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了兩種現象:一是某一學科的偏科生、尖子生總是和任課教師有密切的關系,而成績差的學生見了教師往往敬而遠之。二是一些學生尤其是差等生,他們往往根據老師態度的好壞考慮投入精力的多少,他們渴望老師在尊重信任的基礎上為其解惑,反之會使他們產生逆反心理,不求上進。然而當他們感覺教師對他們關心、重視、滿懷期望時,就會被感動,從而迸發巨大的學習熱情。為此教師應當注意親近、關心、理解學生。
五、學有所用,利用物理知識與日常生活生產的聯系
物理知識來源于人類生活及工農業生產,同時又應用于生活及生產,要鼓勵學生聯系生活生產實際。而新教材又注重物理知識的運用,密切知識與社會生活的聯系,提供了許多知識應用的實例,如“家用電器的電功率數據”、“對于安全用電的討論”、“空氣開關”等,學生通過對這些問題的分析和討論會深刻地理解所學內容的實際意義,學習物理的興趣也會大大增強。總之,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充分挖掘物理教學的潛能,因材施教,用深入淺出的語言和有趣的實驗,精心設計物理課堂教學過程,合理運用不同的教學手段,用真摯的情感和良好的師生關系來培養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把物理課以新奇的方式展示在學生的面前,并使學生在樂趣中獲得知識、鞏固知識。這樣的教學方法,能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使我們的學生成為新世紀的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