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信達證券:電子商務和短視頻領跑互聯網
佚名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訊)事件:2018年7月2日,工信部在官方網站發布2018年1-5月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數據,統計范圍為持有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的企業。數據顯示,2018年1-5月中國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業務收入、利潤持續增長,網絡游戲、影音直播等手機應用規模擴大。點評: 行業基本面積極:互聯網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3.9%,增速回升3.9%。工信部本次公布數據顯示,2018年1-5月,中國規模以上(上年度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收入300萬元以上,完成年報工作的省份按照2017年檢結果核定的互聯網和相關服務企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企業(簡稱互聯網企業)完成業務收入3325億元,同比增長23.9%,增速較2017年同期回升3.9個百分點。而研發投入增速較一季度回落6個百分點,1-5月全行業研發投入144.5億元。研發投入增幅較一季度回落。1-5月,全行業研發投入144.5億元,同比增長17.3%,較一季度回落6個百分點。 電商板塊表現突出:收入超互聯網行業總水平,仍為行業增長點。工信部本次公布數據顯示,2018年1-5月,信息服務收入規模達3004億元,同比增長22.1%,占互聯網業務收入比重為90.3%。在信息服務收入中,電子商務平臺收入1164億元,同比增長39.1%。電子商務作為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中的新業態,收入遠超行業總水平,發展速度迅猛。2018年6月21日,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指出,從全球范圍看,中國電子商務經過十幾年的發展, 已經從“跟跑”階段進入了“并跑”階段。在部分領域,比如市場規模、技術的應用等方面已經處在“領跑”的角色。從數量上看,中國網絡零售額近年來年均增速超過40%,自2013年起,已經連續五年穩居全球第一大網絡零售市場。從質量上看,中國電子商務業態模式創新層出不窮,質量和服務水平不斷提高,線上線下的融合日益的緊密,市場秩序日趨規范。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電子商務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決策分析報告》,在支付方面,2017年非銀行支付機構發生網絡支付金額達143.26億元,同比增長44.32%。因此,電商的支撐環境也在不斷優化,移動支付滲透到消費的各個應用場景,各種公共服務平臺創新不斷,帶動互聯網信息服務收入保持穩步較快增長。在內因外因同步發展的良好勢頭下,電商產業在中國的數字經濟中占據引領地位,仍為互聯網行業增長點。 另外根據工信部本次公布數據,在信息服務收入中,網絡游戲(包括客戶端游戲、手機游戲、網頁游戲等)業務收入743億元,同比增長24.5%,高于2017年同期22.1%的增速,且增速持續保持在20%以上,產業增長迅速且穩定。 短視頻競爭白熱化:應用數量增長迅速,流量資費下降的最直接受益者。工信部本次公布數據顯示,中國移動應用數量繼續保持穩步增長,5月份新上架13萬款移動應用。細分數據中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影音播放類應用數量增長迅速,總量上從第四向前進步到第三。這與2018年短視頻市場的火爆不無關系,除了傳統的互聯網巨頭BAT等在短視頻領域紛紛布局以外,很多傳統媒體機構、官媒也紛紛進軍短視頻。短視頻相較于文字圖片有更強的娛樂性,但前期發展往往受限于流量資費的高昂。在當前中國互聯網逐步進入“下半場”的市場環境下,伴隨著流量資費快速下降,新一輪流量紅利已經很明顯指向了短視頻領域。特別是在互聯網“上半場”相對缺乏話語權的三四線城市,在此輪短視頻高速發展期甚至有成為“主場”的態勢。短視頻這種草根娛樂模式正逐漸發酵,孕育出相應的市場空間。在可見的未來,短視頻領域的競爭或將持續,不斷為互聯網產業注入積極的增量。 風險提示:監管政策趨緊;宏觀經濟風險;互聯網人口紅利減弱。(來源:信達證券 文/郭荊璞 編選:電子商務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