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怎樣提高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質量
宋書麗
中學思想政治課是中學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由于其思想性、時代性強,而且又是理論性的科目,普遍存在著教師難教、學生難學、教學質量不高等現象。大多數學生認為思想政治課政治原理晦澀、枯燥、乏味、空洞,法律條文繁瑣冗長。要改變這一種狀況,達到素質教育,即不但要牢固掌握知識,而且要達到知識、能力、覺悟全面提高的要求,具體的途徑有哪些呢?
一、加強師資培訓,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素質
親其師,才能信其道。要想成為學生親與信的教師,就要不斷提高自身的修養,增加個人的人格魅力。“要給學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這就要求教師在掌握大量背景材料的基礎上,精通教材,熟知學生,創造性地利用教學新手段,運用教學新方法,研究思維訓練新形式。并且要注意營造一個充滿情感的教學環境,才能達到政治教育、認識提高和能力培養的最佳效果。為此教師要以昂揚的精神風貌、生動有趣的語言、輕松愉快的笑容、適度得體的動作把學生的心固定在課堂上,這些都要求教師不斷提高自身各方面的修養。此外,教師還要確立全新的教育觀念,包括確立新的教育職能觀,確立學生主體教育觀,確立正確的方法觀,確立正確的評價觀;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例如教師要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要具有淵博的學識,要能靈活熟練地運用教學方法,要具有一定的教育心理學常識。教師要善于改革教學方法,不斷優化教學過程。教師只有積極更新教育觀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質,不斷改革教學方法,才能適應素質教育的需要,才能真正把學生培養為具有創新意識的一代新人。
二、變化教學手段,創新教學藝術
1.激發學生興趣,增強教學吸引力。蘇聯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任何一個優秀的教師,他必須是一個善于激起學生對自己課堂的興趣、確立自己課程吸引力的教師。在政治課教學中,教師要激發學生興趣,自己就要在勤于積累資料素材的基礎上,巧于設計問題情境,善于駕馭語言技巧,將引人入勝的寓言、膾炙人口的詩歌、言簡意賅的歇后語、饒有風趣的民謠、美妙動聽的音樂、啟迪智慧的謎語、幽默省人的漫畫等融入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每上一節課都有新的感覺、新的發現、新的體驗,從而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保持活躍的思維狀態,并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和萌動的創造意識。
2.理論聯系實際,結合時事熱點教學。比如在講企業要提高經濟效益,其中有一個重要方法就是必須提高創新能力,聯系到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以及國家在《十一五規劃》中提出的《建設創新型國家》戰略等內容,在教學中就可以運用我們所學的所有知識進行分析。
時事事例豐富生動,和教材有一定的聯系,而且青少年有強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對國家大事非常關心,因此教師結合時事講政治才能激發學生興趣,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3.設置課堂專題討論或辯論。確定課堂討論或辯論的問題是組織討論、辯論的關鍵,討論課本問題要緊扣課本重點問題,有社會現實性和豐富內涵,并且是由學生提出的普遍關心、希望了解的問題。在三年的教學期間,我組織學生討論、辯論了如“金錢萬能還是金錢不是萬能的”、“假如我是廠長”、“如何增加農民的收入”、“臺灣問題應該如何解決”等問題,學生踴躍參加,每個人都有說話的機會、辯論的欲望,發表了不少的高論。 4.結合其他學科教學,體現知識的拓展性。如講商品、勞動產品、物品的區別時,用數學的包含關系比較好理解。在講述量變與質變時,可結合化學中同素異構體就是由于構成方式的變化而形成了質的差別,如金剛石與石墨是由碳元素構成的,但由于碳原子的排列不同,它們的物理性質就完全不同。
三、以學生為主體,加強針對性的訓練
教師在教學中常犯的一個錯誤是自以為自己講解得很明白、學生一定能聽明白。但根據主體教育理論認為,由于學生存在個體差異,接受教師講述的同樣的知識也會出現不同的接受效果,更何況教學中還有部分學生在開小差呢。教師通過什么途徑了解學生對自己傳授的知識理解的程度呢?通過針對性的訓練。一般來說,加強針對性的訓練,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課堂小測,分為課前小測、即堂達標、課后作業;單元檢測,一般每課一單元,但根據具體情況也可以每節課一單元;專題檢測,根據內容分為辨別題專題、單項選擇題專題、多項選擇題專題、分析說明題專題等。
四、對學生學習的效果進行質量跟蹤
要提高教學質量,較為科學的方法是進行教學質量跟蹤。 學生在檢測過后,無論成績如何,一般都不會對試卷作太深入的分析,過一段時間就漸漸淡忘了。教師應該養成作試卷分析的習慣,并建立質量跟蹤表格,對所教學生進行成績跟蹤。對單元測驗中進步的學生進行表揚,對退步的學生要對其進行個別談話,了解情況,進行個別輔導。通過質量跟蹤,教師可以科學地掌握學生學習的效果,為教師對學生實施因材施教、進行個體教育提供重要依據。
五、面向全體,抓兩頭,促中間,積極轉化和輔導差生
要實施素質教育,就要轉變以往的教學思想,努力為國家培養合格的人才。要面向全體,對學生全面負責,著眼于大多數和大面積的提高,決不讓一個學生落伍。既要培養優等生和中等生,保證為上一級學校輸送優秀的學生;更要注意去積極轉化和輔導差生,這是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 轉化差生是一項艱苦、細致的工作,對差生要熱心、耐心,愛護他們的自尊心,激勵他們的上進心,用愛心去關心他們、幫助他們,樹立其學習的自信心。
總之,在新課程理念下提高思想政治課教學質量的方法很多,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總結出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為新課程改革開創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