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中學數學教學中的情感誘發
田偉
(免費論文下載中心) 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的學習過程并不是一個“純認識”過程,它包括認知過程和情感過程。學生智能形成和發展是兩個心理過程協調發展的結果,如果單純強調某一過程只會事倍功半。因此,數學教學必須努力實現認知與情感的和諧統一,將情感融于課堂教學之中,使學生自覺、主動、愉快的接受教育,既獲得了知識,又發展了智能,培養了能力,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在教學中,教師如何在學生獲得知識、發展智能的同時,注意情感的誘發呢?我的體會是:
一、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形成積極的情感
教學過程是師生共同協作的活動,包含著情感的交流。師生間融洽的關系,是知識信息交流的良好條件,而這種融洽的師生關系是建立在尊重與摯愛基礎上的。成語“愛屋及烏”比喻愛一個人會連帶到與他有關的事物。同樣,一個學生如果對教師產生了良好的情感,則一定會把這種情感遷移到這位教師所教的學科之中。因此,教師應當從學生的思想、學習等實際入手,關心愛護學生,了解他們的個性特長,興趣愛好,建立起新型的師生關系,使其“親其師,信其道”。尤其是對待性格內向、孤僻,成績不佳的所謂“差生”,教師在教學中更要優先照顧,讓他們心中充滿陽光,生活在希望之中,當他們遇到困難時,教師用“別慌,好好想想”,“別急,我想信你一定能答完整”等語言予以鼓勵,并注意及時點撥、誘導,使他們盡可能“跳一跳,摘得到”,當他們回答正確或者有新的創意時,教師要及時抓住這可貴的“閃光點”給以表揚。這樣,長此以往,教師對學生真摯的愛,就能化為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內在動力,產生有效的“正遷移”,為學好數學奠定基礎。
二、從多方面著手,激發興趣,保持穩定的情感
中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優化除了需要在教學目標、內容、結構諸方面下功夫之外,還必須重視營造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感情上引起共鳴,從而喜歡數學,愛學數學。
1.進行學習目的的教育,引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
由于數學知識在日常生活、生產實踐等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教師在教學時,要注意結合教材內容,聯系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實際,讓學生明確學習數學知識的重要性,使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從而引發和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例如:在教學“二次根式乘法”一節中,設計這樣一道例題,用長30厘米,寬25厘米的地板磚拼一個正方形地面,至少用多少塊地板磚?部分學生動手操作,也有學生動腦筋根據積的算術平方根的性質得出結論。本題教師從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實際出發,與教學內容緊密結合,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用處,從而激發了學習的樂趣,調動其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創設情境,使學生“觸景生情”。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
鮮明、形象、生動的情境能喚起學生相應的情感。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教學的需要,創設恰當的思維情境,讓學生產生探求知識的欲望,使他們“觸景生情,以情悟理”。 如教學“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別式”一節,教師根據學生爭勝心強的特點,有意設置了“學生考教師”的情境,學生隨意說了一個“一元二次方程”,老師不用解就能知道它根的情況。學生心想:這一回,一定想辦法難倒老師。不料,當他們說出許多方程,老師都能快速、準確的作答時,學生們感到很驚奇:紛紛要求老師把“決竅”說出來。這時,老師說:“要想知道其中的奧秘,等上完這節課你們就明白了”。這樣根據學生的好奇、好勝心理,設置懸念,創設情境,學生的求知欲被激發出來,并很快投入到主動學習數學知識的情境中,促使學生的認知、情感、興趣三者有機地融合,教學效果自然最佳。
3.讓學生當“主角”,增強主體意識。
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是素質教育的要求之一。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己在親身參加與掌握知識的情感,乃是喚起少年特有的對知識的興趣的重要條件。”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讓學生當“主角”,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
如教學“勾股定理”一節時,教師先把學生分成幾組,然后讓他們用準備好的紙片,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圖形組合,并要求學生對組合后的圖形進行分析,你發現了什么共同的規律?每組學生通過動手拼擺、割補得出了結論。
學生在這一過程中,通過動手、動腦、動口結合,得出勾股定理:a2+b2=c2。這么抽象的數學知識與具體的動作拉上了手,動腦與動手掛上了鉤,師生都沉浸在教學活動的樂趣之中。有利于學生把學到的知識轉化為技能技巧,達到使學生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識,培養能力和發展智力的目的。
4.及時評價,升華學生的學習情感。
表揚是引導學生行為的有效手段之一。中學生最愛聽表揚、贊美的話,針對這一特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利用語言的暗示藝術使學生的身心得到適度的放松,同時,輔以無聲的體態語言,如微笑、使勁兒點頭、翹大拇指、緊握學生的雙手等。學生的成功得到老師的肯定,會使學生產生愉快的情緒,體驗成功的喜悅,從而升華為渴望學習數學的情感,促使他們更加深入地學習數學,最終形成習慣,樂此不疲。
總之,影響學生認知活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影響學生的學習情緒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只要我們站在素質教育的高度,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從誘發學生的積極情感入手,并發揮其有效的作用,才能真正做到既教書、又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