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懂不懂政治
陳軒
1、政治學到底是啥?
有兩派觀點,第一派是現實主義,如馬基雅維利和霍布斯,認為政治學就是關于權力的那些事。
第二派是道德主義,如亞里士多德和托馬斯莫爾,認為政治學就是人們為共同的理性和目標進行的集體活動。不僅僅是為了共處,更是一種高尚的追求,如要保護正義平等快樂友愛等價值。
2、先扯始于2800年前的古典政治思想
孔夫子。將倫理學融入政治學。提倡仁德,尊古復禮。后來孟子和墨子又加以改良。隨著戰國互掐時代來臨,提倡嚴刑峻法的韓非子等法家學派應運而生,神機妙算的孫子兵法也熠熠生輝,孫老師提煉的“道天地將法”的兵法模型,陳軒這么多年念念不忘
同一時期的希臘。是諸多城邦組成。其中被梭倫改造后的雅典實行民主政治體制,迅速成為希臘的文化中心。為老師蘇格拉底之死而傷透心的壯漢——柏拉圖,和自己瞧不上的弟子亞里士多德,兩人成為西方兩千年來政治哲學的奠基人。其中柏拉圖為哲學王而奮斗,亞里士多德則橫向比較各種政治體制
柏拉圖有個金句“民主必將慢慢滑向暴政”,他堅信統治者的這則是確保民眾實現“美好生活”。即是否在生活中踐行智慧、虔誠和最重要的正義等美德。只有哲學家具備這種能力和知識。所有政治權利只能交給哲學家來掌控
亞里士多德比柏拉圖小43歲,與柏老師分歧明顯。如柏老師認為知識來源于思辨和推理,而亞老師認為知識來源于觀察和分析。他提煉出三類6種整體。沒意思,不詳述了
印度也出現了一位姜子牙一樣的人物——考底利耶。他推崇賞罰嚴明的實用主義策略。國家收支和物資安全比施政倫理,要重要的多。他幫助印度孔雀王朝站穩腳跟。在南次亞大陸實現了超過百年的統一
2700年前,羅馬就有了共和國。實行了與雅典類似的代議制民主政體。藉此迅速壯大,后來呢,2100年前,高層分裂,凱撒大帝出現。獨裁統治的羅馬帝國代替了共和國。在接下來的500年,成為歐洲的統治者。
3、2000年前的中世紀政治
1800年前,基督教出現,統治了人類思想近千年
1300年前,伊斯蘭教出現。陳軒對《古蘭經》印象最深的,就是其倡導的“必要之惡”的概念。捍衛信仰是所有穆斯林的道德義務。原文是:“你們當以安拉的名義,為安拉而戰,討伐叛逆昧徒”
500年前,意大利人馬基雅維利將后來充斥在西方經濟學的“效用”概念引用至政治學,同時辣手摧花,將道德和意識形態從政治中剝離出來。不去糾纏對與錯,而是“直面事情的真相而非幻相”,拒絕意識形態和道德戒律,將“精明和算計”作為治國領袖的標準答案。認為君主應該志存高遠、野心勃勃,全力以赴追求榮耀和財富。陰謀與欺詐有違道德,但如果用來謀求公共利益,則是明智之舉
馬老師認為:大多數人是生來自私,目關短淺,易變且容易受騙。其觀點是典型的性惡論和現實主義。
4、500年前的理性與啟蒙時期
英國哲學家霍布斯有感于英國內戰的血腥暴力,提出強有力的集權來終結混亂。提出了“社會契約論”,級人民將部分權利讓渡和托付給了主權者。以此形成了西方政治思想的重要理念
霍布斯說過“在沒有一個共同權利使大家懾服時,人民便處在所謂的戰爭狀態之下”。他認為自然狀態下的生命是如此的孤獨、貧窮、骯臟、野蠻和短暫。以至于自由成為一種無暇顧及、無力承擔的奢侈品。其思路深邃現實,令陳軒折服
200年前,哲學家康德,首次提出了“啟蒙”的概念。呼吁人類爭奪神權的束縛,勇敢地將自己的理性和自由用起來。以人間法和自然法,對抗統治人民大腦千年的神圣法
洛克將自由和權利的地位推到了更高的位置。“政府和法律的目的不是限制和削弱自由,而是保護和放大自由”,基于對人性更樂觀的判斷,他的建議是加強對政府的限制和防范
美國的啟蒙運動,不僅僅影響了《獨立宣言》,被尊成為美國國父的本杰明 富蘭克林對于企業家精神的倡導,可謂為以后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極其有價值的理性基礎。200年前富蘭克林的訓諫如今聽來依然振聾發聵:“請不要浪費時間,請借調一切不必要的行動”
理性、人權、自由、國際法、分權和制衡、代議制民主,等現代政治概念,是這一時期思想家的寶貴貢獻。
5、200年前的理性與啟蒙時期大眾的崛起
工業革命驅動經濟平穩增長,1848年馬克思和恩格斯發表《共產黨宣言》
尼采對人民大眾主導社會改革的能力表示嚴重質疑。馬克思韋伯認為“社會不是階級斗爭的戰場,而是不同信仰體系之間的競爭與合作”。英國思想學家約翰密爾認為“社會的基石是個人的權利,而不是什么階級斗爭”
法國人阿歷克西 托克維爾認為:“社會主義有三大缺點:1、過于注重激發人的物質欲望,而忽視美德;2、侵犯個人財產權,傷害了自由的核心;3、以國家機器扼殺個人積極性”。他認為社會主義鼓吹有產者和無產者的矛盾,最終必然會偏離理想,重新制造出新的等級制度。在傲慢狂熱的社會主義政權下,自由和競爭的價值必然將難以生存
美國內戰爆發,奴隸制的廢除,激發了美國的經濟活力
日本發動明治維新,為經濟騰飛鋪平了道路。
6、100年前的意識形態之爭
兩次世界大戰爆發。十月革命成功。經濟大蕭條對美國打擊不小
丘吉爾有句名言:“戰爭與恥辱之間,你選擇了恥辱,但最終,你還是逃不掉戰爭”。丘吉爾老師不多說了,是家庭教育和自我進化的完美典型。爹地是勛爵,媽咪是美國大亨的繼承人。自己是首相、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世界革命浪潮風起云涌,德國和意大利誕生了集權主義政黨。
7、60年前至今的戰后政治格局
奧地利人哈耶克有自己的粉絲:撒切爾奶奶和里根大叔。他高呼著無限政府乃是諸惡之源,與凱爾斯論戰
他堅信凱恩斯主義必然有兩個宿命:通貨膨脹和階段性的經濟衰退。他認為中央指導經濟的致命缺陷在于“難以獲取偏好信息”,而市場才能通過價格機制來反應供需并引導人們遵循此信號去行動
他認為政府對經濟的控制必將演化為極權主義,將每個人都帶上奴役之路
英國佬邁克爾 歐克肖特,窮其一生研究意識形態對國家命運的影響。
他認為,那些馬克思主義和法西斯主義的元首都像著了魔一樣,迷信于所謂的理論思想武器,都在條條框框中掙扎,結果給成千上萬人帶來了災難。這種理論傳染病,被他稱為理性主義
他認為意識形態是虛假的知識,只有實踐的知識才是行動最好的指南。
—轉發此文章,有機會免費獲取陳軒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