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新課程背景下農村中學語文教師后續動力的培養與加強
李忠
摘要:新課程實施過程中,培養和加強農村中學語文教師的后續動力,對于新課程實施的深入,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新課程語文教師后續動力培養與加強
新課程實施以來,猶如和煦的春風給農村中學語文教學帶來了許多新氣象。然而隨著新課程教學的深入發展,部分教師和學生就出現了新課程實施后的“不良反應”。有的教師說現在的課不知怎樣上了,有的教師說這一學期找不到上學期的感覺了……這些現象的產生,筆者認為是語文教師后續動力不足的表現。如何培養農村中學語文教師的后續動力,對于新課程實施的深入,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一、語文教師后續動力不足產生的原因
1、硬件設施落后,教學資源缺乏。農村中學普遍存在設施落后、信息閉塞的現象,新課程的教學需要許多的學習資源,不僅是學生的,更是教師的,而教師收集學習資源時間精力有限,難度很大。另外,必要的教師輔導用書的缺少及新課程教學經驗的不足,使一部分教師在設計一堂課時往往感到力不從心。
2、缺乏現成的、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作指導。新課程如何上?怎樣上才算一堂好的語文課?這些問題一直困惑著語文教師,影響了教師后續動力的培養和加強。據筆者了解,在鄉村初中學校的大多數語文教師采用了開放、自主的課堂教學,但多數教師覺得教學中放與收的尺度把握不好。如有位教師在一節公開課上幾乎整堂課的時間都放在了朗讀這個環節上,對知識目標的探究幾乎無暇顧及,這算不算一堂好課?在評課時,就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意見:一種認為這堂課培養和提高了學生的朗讀能力?而另一種卻認為這堂課沒有深入對文本的探究,并不是一堂好課。
3、缺乏經常性的培訓和學習。由于新課程實施時間短,對新課程教學理念的學習和體會缺乏理性、公正的認識等,使得許多語文教師不能完整系統地吸收、理解新課程實施中的思想、目標及方法,僅憑為數不多的幾次課程培訓和觀摩學習,所得十分有限,無法很好地應用于教學實踐。
4、農村中學的生情非常復雜。農村中學學困生量多且轉化難度大,理解能力差、對知識和能力感到乏味并且沒有興趣是學困生的共同特點,因此對學困生的轉化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另外,優生由于得不到更優質的營養大餐,已不滿足甚至開始厭倦語文教師簡單的鼓勵和表揚,導致部分教師找不到上學期的感覺了。
語文教師處在新課程實施的最前沿,是課程改革成敗的關鍵。
上述因素的產生和存在,影響和制約了語文教師的后續動力,因此,我們必須重視和加強農村中學語文教師后續動力的培養。 二、如何培養和加強農村中學語文教師的后續動力
1、探究并構建具有個性化的課堂教學模式。語文課究竟應該怎樣上,這是語文教師最感困惑的一個問題。農村中學和城鎮中學的生情不同,課堂教學模式就應有所區別。有沒有一種既不同于傳統的教學模式(即字詞、分段、中心、寫作特色的分塊教學),又有別于當今部分教師采用的華而不實的教學模式(即放手讓學生討論而又無任何實質意義)?筆者認為,教學模式是在長期的教學實踐過程中形成的,受到教學觀念、教學條件等的制約,要靠語文教師自己去摸索、探究,積累吸收經驗,最終達成目標。因此,語文教師應該善于捕捉課堂中有利于教學的信息(比如對關鍵詞句的品讀),調適學生的心理狀態,因地制宜,因人施教,這樣才能煥發語文課堂教學的勃勃生機和師生的生命活力。
2、創設并保持和諧積極的課堂心理氣氛。課堂心理氣氛是在課堂教學與學習過程中,由教師的教風、學生的學風以及教室中的環境作用所形成的一種心理狀態。經過師生共同努力創設和營造,部分班級已經形成了和諧積極的課堂心理氣氛。在此基礎上,保持并發展和諧積極的語文課堂氣氛,有助于教師后續動力的加強,進一步組織好語文課堂教學。
3、分層激勵,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結合上學期的學習效果,根據優生和學困生的學習能力及成績,可將學生分為多個層次,不斷調整對學生的評價,對進步快的學生予以公開鼓勵,從而形成你追我趕的學習氛圍,形成良好的、一以貫之的育人環境。
4、繼續開展多種形式的新課程培訓和學習,不斷汲取新知識。經常性地開展新課程培訓、教研交流是保持教學創新的源動力,同時要鼓勵語文教師自主和集體學習。農村中學教師由于學校經費緊張,進城培訓的機會不多,因此鉆研教材、研究學生心理和課堂環境也是培養和加強語文教師后續動力的重要途徑。
5、盡快建立與素質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評價和考試制度。如果評價和考試制度仍停留在課改前的狀態,就會使語文教師喪失激情,失去后續動力,甚至于用新教材教老內容,那么新課程在農村中學將名存實亡。另外,家長及社會對語文教師的認可程度與其教學成績有著直接的關系,而且家長對教師的評價直接影響到學校的聲譽及生源,因此,盡快建立并完善評價和考試制度,是加強語文教師后續動力的關鍵。
總之,培養和加強語文教師的后續動力,有利于農村中學的語文課堂教學,有利于農村中學學生語文素養的切實提高,更有利于農村中學新課程的深入實施。我相信,有了語文教師持續探究實施新課程的動力,農村中學語文這方園地必將結出累累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