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創新教育在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王海霞
論文關鍵詞:創新教育計算機基礎應用
論文摘 要:計算機基礎教學是技師學院培養學生基礎計算機素養的關鍵課程,因此做好教學中的創新教育,對提高學生計算機水平有著重要意義。文中筆者結合自身多年計算機基礎教學的工作經驗,總結出當前教學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
創新是一個民族蓬勃發展的不竭動力,處在當今這樣一個知識經濟時代,在人才培養方面我們應尤為注重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提升,這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面對當今信息爆炸、計算機迅速普及的局面,傳統的計算機基礎教育已經滯后于現代化的需要了。為改變現狀,必須將創新教育引入計算機基礎教學中。改善傳統的教學模式、方法、理念等在培養計算機應用型人才的技師學院教育中顯得尤為重要。 我國提出要建設創新型國家,作為一個國家的方針政策被提出,可見創新能力的重要性和國家的重視程度。而錢學森老先生臨終前的一問,也說明了我們國家創新型人才的匱乏以及我們對創新型人才的渴求。技師學院著重培養應用型人才,創新更加需要與應用的結合,在計算機基礎教育工作中我們要發現其中的不足,改革弊端,用創新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一、傳統計算機基礎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1.知識陳舊,應用價值低 作為發展最為迅速的學科,計算機知識與技術的更新可謂是瞬息萬變,與此相對應的計算機基礎教學,本應該緊跟其步伐和學科的更新保持一致,然而實際教學中的現狀卻不容樂觀。我發現在很多技師學院中,使用的教材都是幾年前的,學生學的知識很多已經被更為先進的所取代。即使學校更新了教材,而有的老師不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按自己的老一套講,學生學到的知識很多都是已經被淘汰掉了的。試想這樣的現狀我們怎么能適應現代化的需求? 2.理論儲備滯后于實踐 在技師學院中我們注重培養應用型人才,學生的動手能力使我們更加看重的,但這并不是說理論教學就不重要。現實中就有這樣的情況,技師學院的同學文化水平偏低,對復雜、乏味的計算機基礎理論掌握的并不夠好,常常是理論和實踐相脫節,學生只是機械的記住操作的流程,對于原理就沒有那么得心應手了。沒有科學的清晰的理論指導,學生不明白其中的原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學生的創新能力是被嚴重限制的。 3.教師教學觀念落后 在很多學科的教學領域都存在這樣的現象:學生埋頭苦學,考試得到高分以為這樣就是學好了,心存這種觀念的學生很多,老師也不在少數。老師是教學的主導力量,更多的應該是改變學生的學習態度,優化學習方法,而不是引導學生埋頭故紙堆的死讀書。能力更重要,我們應堅決避免走上應試教育的老路子,學生滿腹經綸卻一點用處都沒有,這絕不是教育的宗旨。這樣的教育不會培養出人才,更不會培養出有創新意識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