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高校研究生黨建工作的現狀及思考
張艷麗
摘要:加強高校研究生黨建工作,是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檢驗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指標之一,也是為我黨培養高素質、高水平的后備人才的重要途徑。要做好新時期高校研究生黨建工作,必須要認清當前研究生黨建工作的現狀,改進方式方法,建立研究生教育和培養長效機制,本文從工作實踐出發,對目前高校研究生黨建工作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了關于研究生黨建方面的一些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高校;研究生黨建;現狀和誤區;思考
研究生群體是高水平、高學歷的群體,這個群體主要集中在各高校和科研院所。其中又以高校居多。高校作為教書育人、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陣地,肩負著培養和造就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高校研究生黨建工作是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重要部分。也是我黨“以人為本、黨管人才”的具體體現。隨著高校研究生人數的增加及新時期社會輿論的多元化,目前高校的研究生黨建工作處在摸索中進行。
一、目前研究生黨建工作面臨的現狀和誤區
(一)研究生規模的擴大給研究生培養和黨員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國自1999年開始的研究生擴招政策以來,研究生報名和招生人數均創歷史新高,而錄取率也呈總體上升之勢。在擴招政策背景下,各招生單位逐年加大研究生招生規模,加之就業壓力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本科畢業生和社會工作人士迫于工作的壓力或者是急于充實自己紛紛走進考場,成為研究生中的一員。近6年來考研人數及錄取人數情況大體如下表:
研究生的擴招為研究生黨建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以筆者所在的高校來看,近年來,本學科研究生人數成倍增加,帶來了如下問題:(1)在推薦優秀的入黨積極分子的中因為信息的不均衡,導致一部分學生失去機會。有工作經歷的學生在日常表現、待人接物、理論聯系實踐等方面相對于應屆本科生成熟,在群眾中的基礎較好,易作為先進分子推出,而優秀的本科畢業生稚氣未脫,個別優秀學生較自負,在推薦過程中易推后培養;(2)支部人數變得龐大,導師安排工作的不統一給研究生支部的活動的正常開展帶來問題。(3)研究生黨員急劇增加,組成也比較復雜,在此之前,有高校入黨的,有工作后入黨的,有在人才交流中心的流動黨員等,給研究生黨員的教育和管理上帶來一系列的問題。
(二)研究生的特點決定了研究生黨建工作不同于其他黨建
研究生是特殊的個體。入學前,有的是高校應屆畢業生,也有工作多年又回到學校深造的同學。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年齡比較成熟,大部分都在22歲以上,有的甚至40歲左右,跨度較大,而且他們中有的是老黨員,有的是新發展的黨員,入學前的角色不同,也決定了他們對黨的認知程度不同。前部分同學沒有社會閱歷,對黨的認識可能局限在對周圍身邊的學生黨員的認識上。而后部分同學有的已經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擔任了一定的領導職務。研究生群體的特點還是決定了他們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比本科生更成熟,在提出入黨申請書和入黨志愿時比較慎重,但是仍然有隨大流的情況;也有的認為目前研究生這么多,作為優秀分子入黨是為了積累政治資本,今后工作好找,提拔快。這在選拔和考核入黨動機端正的積極分子加入培訓班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其次,在研究生日常教育管理方面,個別從企業中和部分流動黨員來到高校后不能很好的適應高校組織生活和高校黨員的培養方式,平時比較散漫,在模范帶頭作用上表現不突出。
因此在研究生黨建工作比本科學生的黨建要求更要嚴格一些。既要牢記“成熟一個,發展一個”的組織發展原則,又要根據研究生積極分子的基本情況進行不同層次的培養。有的學生對黨的認識比較清晰,但是缺乏系統的理論知識;有的在入學前已經是入黨積極分子或者已經確定為發展對象,在所在學校和單位有一些培養的基礎,但是培養的方式和方法與現在的學校有所不同,要仔細的區分各類現象并配備不同的考察介紹人。
另外,研究生雖然編排了班級,設立了團支部,但是因為研究生科研的需要,不再像本科生一樣群體活動。以個體活動或者科研小組活動居多,較分散。而在交叉學科的研究生很可能本人隸屬于一個學院,而導師卻是外聘人員或者在另外一個學院,所以在日常的考察和培養中要對生活作風、學習情況、群眾關系進行考察相對難度較大。
最后,研究生在校期間一般為2-3年,從目前組織培養的程序來看,需要半年的積極分子培訓班的培訓,至少一年的入黨積極分子考察。至少需要一年半的時間,中間又因為外出調研、企業實習等實踐活動,往往使一部分優秀的研究生喪失組織發展的機會,優秀的人才因為種種原因不能及時的發展其加入中國共產黨。
(三)研究生黨員隊伍作用表現不突出
研究生在學術上、生活上的豐富閱歷,應該能夠為本科生或低年級的學生提供一些生活和學習上的指導,他們經歷了生活的洗禮和工作的鍛煉,更加懂得珍惜學習機會,珍惜各種各樣的鍛煉機會。但因為個體獨立,未真正的參與到低年級同學的指導中。廣泛的利用研究生黨員進行本科生學習、生活上的指導,讓他們在實踐中不斷的理解為人民服務的內涵,是目前很多高校嘗試的新路子。
(四)研究生教育管理缺乏長效機制
目前研究生黨員的教育、管理基本沿用了本科的模式,且隨意性強。因為認為研究生相對來說比較成熟,所以管理的比較少,考核的更少。這樣就導致了在日常的工作中,我們將所有學生一視同仁,一部分研究生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與普通學生一樣,未表現出先鋒模范作用。甚至個別思想上較落后的同志也未認識到缺點,沒有任何整改措施。
二、對新時期高校研究生黨建工作的思考
1.加強研究生組織發展的審查和引導工作
研究生的入黨動機多種多樣,對研究生入黨積極分子的審查就成為工作的重點。首先要通過黨校、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加強理論教育,樹立從思想上入黨的意識;其次對要求入黨的的同學要將入黨意愿見諸于行動,在實踐中不斷的用切身體會來強化自己的入黨動機,要為入黨積極分子創造機會學習優秀黨員的事跡,組織參與社會實踐,參與各類形式多樣的義務勞動,通過實踐來鍛煉;最后,要有意識的為入黨積極分子交任務、壓擔子,提要求,讓他們承擔一些責任,培養他們熱愛集體,關心他人,培養他們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漸在同學中樹立起威信。
在端正了入黨動機,經過鍛煉加入中國共產黨以后,對于研究生黨員的審查和引導并未結束。我們要通過多渠道對研究生黨員進行管理和引導。首先要繼續加強理想信念教育,要堅持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來武裝頭腦,通過形勢與政策課、使得研究生黨員消除困擾,營造為人民服務的良好氛圍;其次我們要依靠導師、科研小組同學對研究生黨員進行監督。逐漸來引導他們價值觀的成立。
另外,要注意對入黨聯系人的教育引導工作。首先要明確入黨聯系人為對入黨積極分子比較熟悉和了解,接觸比較多的黨員;其次,要明確入黨聯系人的內容和工作的要求,引導他們端正工作態度,增強工作責任心。為了保證考察優秀的積極分子,支部委員會要定期對入黨聯系人的工作進行監督和考察。
2.加強和改進研究生黨支部建設
研究生黨支部是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踐行者。在新時期,加強和改進研究生黨支部建設是研究生黨建工作的基礎和重點工作。
(1)合理設置研究生黨支部。目前研究生黨支部一般按照專業年級來設置的。根據目前的學生實際情況,大部分同學是按照學科、科研小組在一起生活和工作,建議按照學科或者導師小組來設置黨支部,為了更好的培養入黨積極分子,考察預備黨員,監督黨員提供良好的平臺。
(2)研究生黨支部書記的配備上要科學、合理。目前高校的研究生黨支部書記一般是由政治輔導員來兼任。而研究生導師隸屬于教工支部。從支部的提高來講,我們要成為先進的黨支部,必須首先要成為“學習型”黨支部,學習包括專業知識的學習和黨的知識的學習,建議由優秀的導師來兼任研究生黨支部書記。
(3)要積極拓寬組織生活的渠道和形式。目前高校的黨組織生活的主要內容是學習文件、組織發展。要不定期的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要通過觀看革命電影、走訪革命烈士、“三下鄉”社會實踐、參觀考察等多渠道的教育活動,樹立黨員的責任感和歸屬感。
3.建立研究生黨員教育、管理、引導的各類機制
針對目前研究生黨員教育管理隨意性強,管理較少,考核更少的現狀,重點建立以下研究生教育、管理、引導機制:
(1)建立學習機制。研究生黨員是黨的知識的傳播者,要用馬列主義主義觀點通過政策課、講座、報告、支部生活等形式來占據研究生黨員的思想陣地。
(2)建立研究生黨員考核制度。我們在日常的教育中,對研究生黨員要求較高,但是所有研究生黨員一視同仁,未將研究生黨員的考核制度及民主評測制度明確。各支部應該根據自身的學科特點及要求,將考評指標量化,對優秀的通知予以表揚,對于落后的同志和表現一般的同志協助他們進行整改。
(3)建立研究生黨員的監督機制。研究生黨員認為組織上的約束少了,同學們在平時也不會有什么疑問,有的研究生黨員在日常的科學研究、生活中未表現出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亟需建立相關的監督機制,如采取寢室掛牌、固定服務崗位等方式來落實。
(4)建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服務機制。我們培養的目的是培養政治過硬、思想過硬的黨的后備人才。在他們履行信念的同時,應該是要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和意識,在不斷的實踐中踐行黨的宗旨。
總之,我們要培養先進的高素質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就要在研究生中黨建工作中始終堅持“培養、教育、管理、監督”并重的原則,積極采取相關措施,實現組織發展和黨員教育的經常化、規范化、制度化,最終既能將優秀的研究生吸納進黨組織中來,為黨組織培養了后備人才;又能讓優秀的青年在黨組織的培養和指導下不斷的實踐自我的人生價值,真正的實現“以人為本、黨管人才”。
[1]黃政.高等學校入黨培訓教程[M].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2]趙正橋.提高研究生黨支部組織生活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思想理論教育.2006.2.
[3]趙睿.高校研究生黨建工作有效途徑探索[J].華北煤炭醫學院學報.2005.7.
[4]www.kaoy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