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業管理
漁業資源產權化管理在我國本土化的研究
摘要:漁業資源產權化管理是有效保護漁業資源的根本措施,這是一種產出控制管理方式,是西方發達國家通行的做法,而目前我國漁業資源管理采用的主要方式是投入控制管理,漁業資源產權化管理應該是我國漁業資源管理科學發展的路徑選擇。關鍵詞:漁業資源;產權化管理;本土化;研究 1.1國際漁業資源管理制度概況1.1國際漁業資源管理制度類型公共漁業資源的保護一直是世界性難題,漁業資源的保護是漁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世界各國對漁業資源的管理分為投入式管理、產出式管理、技術性管理三種。其中產出式管理是最先進的管理方式,目前西方發達漁業國家普遍采用這種管理方式,產出式管理的實質是漁業資源的產權化管理。1.2漁業資源產權化管理概念漁業資源產權化管理是指明確公共漁業資源可捕總量,使漁業資源由公有產權(即可捕總量)以一定合理形式分配,而成為私有產權(即個人可捕配額),通過對私人可捕配額使用及流通的嚴格管理,以避免漁業資源被過度利用。在公共漁業資源的管理中引入產權思想,并建立了TAC、IQ、ITQ,被認為是人類20世紀最偉大的制度變革之一[1]。
試析開展戰略管理 指導遠洋漁業結構調整
論文關鍵詞:戰略管理;漁業結構;遠洋漁業;中水集團 論文摘要:本文圍繞調整遠洋漁業結構、構建生產經營新格局等重大問題,探討了中水集團實施“大水產、大遠洋、大貿易、新科技、新機制”發展戰略的基本思路、重要措施和初步成果。中國水產(集團)總公司(以下簡稱中水集團)于1985年3月組建我國第一支遠洋漁業船隊開赴西非,揭開了我國遠洋漁業歷史的序幕。經過十多年的艱苦奮斗和發展,對推動我國遠洋漁業的發展,贏得遠洋漁業大國的地位,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但是,中水集團的遠洋漁業因長期受到結構不優、風險集中的困擾,大而不強;同時,對國家的政策依賴較重,一旦失去政策的支撐,持續經營就舉步維艱,這些因素一度制約著中水集團的發展。近年來,中水集團視發展戰略為企業的靈魂,在開展發展戰略研究的基礎上,將結構調整作為一以貫之的工作主題,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創新為動力,以效益為中心,發揮自身優勢,結構不斷優化,風險逐步降低,效益穩步增長,實力迅速增強,走上了良性發展軌道。1.開展戰略研究。確定結構調整的總目標遠洋漁業是一個國際競爭非常激烈的產業,隨著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對于開展戰略管理 指導遠洋漁業結構調整
論文關鍵詞:戰略管理;漁業結構;遠洋漁業;中水集團論文摘要:本文圍繞調整遠洋漁業結構、構建生產經營新格局等重大問題,探討了中水集團實施“大水產、大遠洋、大貿易、新科技、新機制”發展戰略的基本思路、重要措施和初步成果。中國水產(集團)總公司(以下簡稱中水集團)于1985年3月組建我國第一支遠洋漁業船隊開赴西非,揭開了我國遠洋漁業歷史的序幕。經過十多年的艱苦奮斗和發展,對推動我國遠洋漁業的發展,贏得遠洋漁業大國的地位,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但是,中水集團的遠洋漁業因長期受到結構不優、風險集中的困擾,大而不強;同時,對國家的政策依賴較重,一旦失去政策的支撐,持續經營就舉步維艱,這些因素一度制約著中水集團的發展。近年來,中水集團視發展戰略為企業的靈魂,在開展發展戰略研究的基礎上,將結構調整作為一以貫之的工作主題,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創新為動力,以效益為中心,發揮自身優勢,結構不斷優化,風險逐步降低,效益穩步增長,實力迅速增強,走上了良性發展軌道。1.開展戰略研究。確定結構調整的總目標遠洋漁業是一個國際競爭非常激烈的產業,隨著聯合國《
2009年蒙城縣漁業生產及管理形勢分析
摘要介紹了2009年蒙城縣漁業生產及管理現狀,分析存在的問題,并對2010年的工作進行展望,以為漁業生產及管理提供參考。 關鍵詞漁業;生產;管理;形勢分析;安徽蒙城 2009年,蒙城縣漁業部門按照2009年中央1號文件精神和省市漁業工作布署,繼續以增加漁民收入,建設生態漁業為工作中心,以發展優質高效養殖,實現漁業可持續發展為工作重點,大力發展養殖,擴大名優,限制捕撈,發展休閑漁業;繼續開展魚病防治,規范漁藥銷售市場及養殖用藥,開展水產品藥殘專項整治工作,努力提高水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積極開展漁民專業技術培訓工作,繼續實施國有主河道的封河禁漁,同時加大漁政執法力度,按照國家惠漁政策,優化了漁業經濟發展環境。2009年全縣養殖面積達2 955 hm2,較2008年的2 869 hm2增加3.0%,水產品總產量11 353 t,較2008年的10 761 t增加5.5%,在分類產量中,蟹類產量368 t,較2008年的338 t增加9%;2009年,全縣養殖的名優水產品2 552 t,捕撈名優水產品400 t,全縣名優水產品產量2 952 t,占全縣水產品總產量的26.0%;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