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技術雜志是SCD期刊嗎?
來源:投稿網 2025-01-12 9:30:15
汽車技術雜志是SCD期刊,經查詢汽車技術雜志在最新的2023年SCD期刊目錄中。
科學引文數據庫(英文名: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簡稱:SCD)是《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獨立研發、擁有全部知識產權的國內引文數據庫。2023年最新版SCD《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目錄已于2022年12月公布,共涉及14個大類學科2534本期刊,相較于去年2860本期刊,本次目錄變更巨大。根據學科分類如下:
理學:共收錄198本期刊 | 工學:共收錄405本期刊 |
農學:共88本期刊 | 醫學:共收錄209本期刊 |
哲學:共收錄52本期刊 | 經濟學:共收錄97本期刊 |
法學:共收錄281本期刊 | 教育學:共收錄142本期刊 |
文學:共收錄164本期刊 | 歷史學:共收錄70本期刊 |
管理學:共收錄172本期刊 | 藝術學:共收錄83本期刊 |
交叉學科:4本期刊 | 綜合學科:共收錄569本期刊 |
SCD相關問題
問:SCD期刊是核心期刊嗎?
SCD是一個相對綜合性的數據庫,有文科也有理科刊物,有核心(統指國內的五大主流核心)也有普刊。
問:SCD期刊好發嗎?
相較于CSSCI、CSCD等核心期刊,SCD期刊相對好發一些。但此次更新后,不少好發的刊物已經被剔除。
問:哪些人適合發SCD期刊?
在讀碩士、教職人員、科研人員等。
汽車技術投稿要求
1 報道范圍與稿件要求
《汽車技術》以報道汽車整車及其零部件設計、研 究、試驗等方面的前瞻與應用技術為主,并兼有理論研 究內容,特別歡迎傳統內燃機汽車高效動力系統、輕量 化、低阻力領域以及新能源汽車和互聯智能汽車技術 領域的來稿,反映國家重點扶持項目、自然科學基金項 目和其他重點項目等研究成果的稿件將被優先錄用。 《汽車技術》發表的稿件以中文為主,同時發表少量英 文稿件。
《汽車技術》發表的稿件必須具有原創性,不接受 已在圖書、期刊、學位論文、會議論文、數據庫、互聯 網等處以任何文種公開發表的研究工作。(其中,有國 際標準書號或國際標準連續出版物號、國內統一刊號 的會議論文集視為公開發表的論文集。)如需將研究成 果申請專利,請在專利批準后再發表論文。
《汽車技術》不接受一稿多投:來稿在審理過程中, 作者不應將稿件向其他出版機構投稿,也不應以任何 形式公開發表,已向其他出版機構投稿的稿件在撤稿 或退稿前也不應向《汽車技術》投稿。
2 稿件撰寫
《汽車技術》接受綜述和研究論文的投稿。綜述是作者針對汽車技術的某一領域,對大量研究工作的原 始數據、資料和主要觀點進行系統地歸納整理、分析提 煉,權威地評述有關進展,提出尚未解決的問題,并對 該領域的發展進行深層次展望的論文。研究論文主要 報道汽車技術各領域最新的、具有原始性、創新性和系 統性的研究成果。
來稿一般包括題名(中、英文)、作者(中、英文)、 單位及地址(中、英文)、摘要(中、英文)、關鍵詞(中、 英文)、中圖分類號、基金項目、前言、正文、結束語 (或結論)、致謝(可選)、參考文獻等部分。
綜述類論文原則上應不少于 10 000 字,研究論文 以 5 000~8 000 字為宜。
2.1 頁面布局和結構體例
本刊提供論文模板(前往本刊主頁下載)以方便版 式的調整。請使用 Microsoft Word 軟件排版,A4 紙, 上、下頁邊距均為 2.5 cm,左、右頁邊距均為 1.5 cm, 其余版式設置見論文模板。
請勿使用列表(多級列表)、項目符號、頁眉、腳 注、尾注、交叉引用,請勿通過換行強行將段落斷開, 請勿使用空格控制格式。
2.2 題名
題名應簡明、具體、確切,中文題名以不超過 20 個漢字為宜,英文題名應為中文題名的直譯,一般以不 超過 10 個實詞為宜,每個實詞(和題名首個單詞)的 首字母大寫。題名應盡量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符號 和術語,不得出現商品(品牌)名稱。
2.3 作者和單位
作者人數原則上不超過 5 人。中國作者的英文署 名按漢語拼音拼寫,并按照 GB/T 28039《中國人名漢 語拼音字母拼寫規則》的規定執行,姓氏在前,姓、名 的首字母分別大寫;外國作者的姓名寫法遵從國際慣 例。本刊在作者署名部分不加注通訊作者標記,如需指 明通訊作者,請參閱本文 2.6 節。
作者工作單位應寫明全稱,英譯應采用本單位的 統一譯法,并給出單位所在地城市名和郵政編碼。一般 只寫到一級單位,重點實驗室可置于一級單位全稱后, 共同作為一個單位處理,英文部分應將一級單位名稱 置于重點實驗室名稱后。
2.4 摘要和關鍵詞
中文摘要的撰寫按 GB 6447《文摘編寫規則》報道 性文摘的規定執行,一般應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結果 和結論,應具有獨立性和自明性,擁有與文獻同等量的 主要信息,控制在 130~200 字。摘要應排除在汽車技 術領域已成為常識的內容,一般不應對論文內容作詮 釋和評論(尤其是自我評價),一般不應出現公式、圖 表和引文。摘要應使用第三人稱,省略主語。
英文摘要應為中文摘要的轉譯,并盡量采用短句。 常用一般現在時、一般過去時,少用現在完成時、過去 完成時,一般不使用進行時態和其他復合時態。可使用 第三人稱,不應使用第一人稱。
稿件的關鍵詞一般從其題名、層次標題和正文中 選出,關鍵詞以 3~8 個詞為宜。
2.5 中圖分類號
為便于檢索、存儲和編制索引,稿件應按《中國圖 書館分類法》著錄分類號。涉及多學科的稿件可給出多 個分類號,以中文分號隔開,其中主分類號置于首位。
2.6 基金項目和通訊作者
獲得基金資助的科研項目產出的論文應在中文題 名后以“*”(上標)注明,并在首頁頁腳處注明基金項 目名稱和項目批準號。基金項目名稱應按相應基金管 理辦法中規定的標準名稱填寫,多項基金項目應依次 列出,其間以分號隔開。
如需在出版的論文中加注通訊作者,應提供姓名、 出生年、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籍貫、職稱、學 位、研究方向、電子郵箱地址,并在編輯加工階段與責 任編輯確認。通訊作者置于基金項目下方。(列于參考 文獻后的作者簡介不會排印在正式發表的論文中。)
2.7 前言
前言不是論文的必要組成部分。前言應說明研究 工作的背景、意義,回顧所涉及問題的研究歷史和現 狀,明確本文擬解決的問題、采用的方法及創新點。
前言應避免大篇幅地講述歷史淵源和立題研究過 程,不應過多地敘述同行熟知的及教科書中的常識性 內容,不應與摘要雷同,一般可與結論相呼應,但應避 免與結論雷同,篇幅一般應控制在 600 字以內。
2.8 正文
用簡要的語言能夠說明清楚的內容,應用文字表 達,用文字不易說明或說明比較繁瑣的,可用圖或表表 達。對已有文獻發表的有關內容(如公式推導過程、試 驗方法等)應盡量引用相關工作,避免重復論證和描 述;對用到的數學輔助手段,應防止過分注意細節的數 學推演;對試驗的具體步驟也應避免過分詳細地描述。
2.9 結束語(或結論)
結束語不是論文的必要組成部分。結束語不應是 正文中各段小結的簡單重復,它應以正文中的試驗或 考察得到的現象、數據的闡述分析為依據,完整、準確、 簡潔地指出:由對研究對象進行考察或試驗得到的結 果所揭示的原理及其普遍性;研究中有無發現例外或 本文尚難以解釋和解決的問題;與已發表的研究工作 的異同;本文在理論上和實用上的意義與價值;進一步 深入研究本課題的建議。結束語中一般不作自我評價。
2.10 致謝
致謝不是論文的必要組成部分。作者可向對論文 作出貢獻的組織或個人予以感謝,基金項目、已列入作 者的個人不應在致謝部分出現。
2.11 參考文獻
凡論及已發表的觀點、數據和材料等,均應在文中 相應位置予以標注,并在文末列出參考文獻表。應只引 用最必要、最新的文獻,只引用公開發表的文獻,不應 引用其他文獻中引用但未經作者核對原文的文獻。請 注意引用國內期刊近期發表的相關工作。研究論文建 議不少于 10 條參考文獻,綜述以不少于 30 條參考文 獻為宜。
本刊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參考文獻,著錄格式和 文內標注方法按 GB 7714—2015《信息與文獻 參考 文獻著錄規則》執行,并請參考本刊近期出版的論文。
2.12 公式和圖表
公式、圖、表請全文統一編號,如插圖使用分圖, 則應為每個分圖編寫圖序和圖題。表題、圖題中一般不 宜出現“表”“圖”字樣。
數字、量、單位、簡單公式等應在 Microsoft Word 中直接編輯,復雜公式請使用內置公式編輯器編輯。
圖、表應具有自明性,即本身給出的信息即可表達 清楚要說明的問題。應避免用圖、表、文字重復反映相 同的數據。圖、表必須由正文引出,不得單獨出現,并 置于首次被提及的文字段落后,除特別必要外,圖、表 不應排成通欄,也不應出現外文(量和單位除外)。表格的具體形式見論文模板,不得以截圖的方式給出。
插圖應以“嵌入式”插入正文相應位置,插圖中的 文字、圖例一般不應遮擋圖線,指引線兩端不必加圓 點、短橫線或箭頭等。本刊暫采用黑白印刷,作者可自 行黑白打印查看插圖效果。
繪制工程圖時,應注意符號與線條的規范化,指引 線應排列整齊、間隔均勻、編號有序。繪制函數圖時, 應注意二維平面坐標軸相交于橫、縱坐標軸的最小標 值處,標值應圓整,應給出標目(量和單位),使用內標值線,標值線間距一般應相等。在同一圖上繪制多條 曲線時,一般應使用不同的線型區分曲線并給出圖例, 不要利用顏色區分曲線(必要時可利用灰度區分)。仿 真圖中如有色標,請將色標設置為按灰度排列。流程圖 可以采用在 Microsoft Word 中插入 Microsoft Visio 對 象的方式繪制。所有插圖均應保留可編輯的原始文件 以便編輯加工階段調整。
請注意,使用非論文作者自行拍攝或繪制的插圖 時,必須獲得著作權人的相應授權。
2.13 數字、量和單位
數字的使用執行 GB/T 15835《出版物上數字用法》, 4 位及以上的整數或小數應加千分空,數值范圍使用波 紋式連接號“~”表示。
對于量和單位的名稱、符號和書寫規則,應按照 GB 3100~3102.1~13《量和單位》的規定執行。
對于量符號,應使用斜體字母,對于矢量、張量、 矩陣,應用黑斜體(pH 例外,應采用正體)。量符號一 般為單個拉丁字母或希臘字母,并且不能把量符號作 為純數使用。量符號在首次出現時應說明其含義。
對于同一個物理量,其符號必須在全文中統一,同 一量符號不得用于多個物理量,必要時可以利用下標 加以區分。應優先采用 GB 3101《有關量、單位和符號 的一般原則》中規定的和國際電工委員會(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IEC)推薦的下標符號。 凡量符號和代表變動性數字及坐標軸的字母作下標時 采用斜體(正、斜體可混合使用),其他情況采用正體。
對于單位符號,均采用正體字母,一般不應使用中 文符號。書寫量值時,單位符號應寫在全部數值之后, 并與數值間加空格。應注意詞頭的使用,一般通過增加 詞頭使量的數值處于 0.1~1 000 范圍內。
圖的標目和表的欄目一般采用“量符號/單位符號” 的形式表示,如果物理量無量綱,只用量符號表示。
2.14 術語和語言表達
注意使用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 的各學科名詞,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號和術語。新術語 或尚無合適的漢語術語的,可用原文或譯出后加括號 注明原文。如使用英文縮寫,應于其在正文部分首次出 現時給出中文全稱并加括號注明英文全稱和縮寫(汽 車工程及相鄰專業讀者均能理解的除外)。表示同一概 念的術語應全文一致,應避免出現商品(品牌)名稱。
語言表達應準確、簡潔、明確、具體,條理清晰、 層次分明、論述嚴謹,應使用書面語,無歧義、語病、 錯字、別字。應使用《簡化字總表》中的漢字,標點符 號的使用應符合 GB/T 15834《標點符號用法》的規定。
費用
編輯部僅對錄用的稿件收取版面費和審稿費,版 面費收取標準為 400 元/面,根據排版校對階段的版面 計算,不足 1 面的部分按實際占有版面的比例折算, 審稿費收取標準為每篇論文 200 元。編輯部對第一作 者署名單位中不含高等院校的論文免收版面費。 作者繳費后,應按要求提交開具發票所需的有關 信息,編輯部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并郵寄給作者。在費 用收取過程中和發票中,審稿費統一計入“版面費”。
稿酬
編輯部以稿酬的形式向作者一次性支付著作權轉 讓費用作為對著作權轉讓行為的物質補償。 稿酬支付標準為 25 元/千字,每面以 1.7 千字計, 根據已發表論文的版面計算,不足 1 面的部分按實際 占有版面的比例折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