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圖書館論壇雜志是SCD期刊嗎?
來源:投稿網 2025-01-12 9:30:15
數字圖書館論壇雜志不是SCD期刊,經查詢數字圖書館論壇雜志不在最新的2023年SCD期刊目錄中。
科學引文數據庫(英文名: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簡稱:SCD)是《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獨立研發、擁有全部知識產權的國內引文數據庫。2023年最新版SCD《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目錄已于2022年12月公布,共涉及14個大類學科2534本期刊,相較于去年2860本期刊,本次目錄變更巨大。根據學科分類如下:
理學:共收錄198本期刊 | 工學:共收錄405本期刊 |
農學:共88本期刊 | 醫學:共收錄209本期刊 |
哲學:共收錄52本期刊 | 經濟學:共收錄97本期刊 |
法學:共收錄281本期刊 | 教育學:共收錄142本期刊 |
文學:共收錄164本期刊 | 歷史學:共收錄70本期刊 |
管理學:共收錄172本期刊 | 藝術學:共收錄83本期刊 |
交叉學科:4本期刊 | 綜合學科:共收錄569本期刊 |
SCD相關問題
問:SCD期刊是核心期刊嗎?
SCD是一個相對綜合性的數據庫,有文科也有理科刊物,有核心(統指國內的五大主流核心)也有普刊。
問:SCD期刊好發嗎?
相較于CSSCI、CSCD等核心期刊,SCD期刊相對好發一些。但此次更新后,不少好發的刊物已經被剔除。
問:哪些人適合發SCD期刊?
在讀碩士、教職人員、科研人員等。
數字圖書館論壇投稿要求
《數字圖書館論壇》既厚名家、更重新人。刊物欄目主要有本期話題、特別關注、知識組織、用戶與服務、技術與應用、探索與交流等。來稿要求為原創論文。本刊征稿范圍如下。
(1)重點關注。科技競爭背景下國家科技文獻資源保障策略,開放獲取、開放數據、開放創新與開放科學,國家科研論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臺構建,科研論文語義評價體系建設,新發展理念下科技情報事業發展格局,科技文獻元數據戰略等。
(2)數字資源。數字資源的形態、演化與長期保存,數字資源的開放融合、集成發現與共享利用,數字資源的出版、匯繳與權益保護,數字治理政策與規范體系等。
(3)知識組織。知識組織系統構建與應用,書目組織關聯化與自動化,敘詞表、分類法與名稱規范檔建設與應用,科技文本細粒度知識挖掘,概念實體識別和語義關聯揭示等。
(4)用戶與服務。用戶信息需求、用戶畫像與精準服務,學術代表作的識別與遴選,科學數據管理與服務,“雙一流”高校學科分析,數字素養能力培養與數字閱讀推廣等。
(5)技術與應用。新一代圖書館平臺,智慧圖書館的體系與功能,圖書館知識發現系統,微服務架構下發現服務體系,科技文獻智能知識服務關鍵技術等。
(6)情報監測與信息計算。主題識別方法與技術預測,科技情報監測與分析方法,計算型情報研究體系等。
稿件模板及樣例
XXXXXXXXXXXX標題XXXXXXXXXXX
——GGGGG副標題GGGGGGG
XXX1 XXX 1,2
(1.一級機構二級機構,城市 郵編;2.一級機構二級機構,城市 郵編)
摘要:長度150~300字,應包含研究目標、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結論。非結構化摘要。
關鍵詞:3~8個,多個關鍵詞以分號分隔,避免“綜述”“對策”“應用”等專指度低的詞語。
中圖分類號:1~3個,多個分類號以分號分隔。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1 標題一
1.1 標題二
1.1.1 標題三
四級標題可以先采用⑴⑵⑶⑷,再用①②③④的形式進行標注,正文接排。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表1 XXXXXXXXXXXXXXXXXXX
標題行
XXX/單位
XXX
XX
XX
注:XXXXXXXXXXXXX
(1)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①X X X X X X X X X X。 ②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③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2)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圖1 XXXXXXXXXXXXXXXXXXX
注:XXXXXXXXXXXX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參考文獻(須按照國標GB/T 7714-2015進行規范標注,下為示例)
[1] 曾建勛.中文知識鏈接門戶的構筑[J].情報學報, 2006, 25(1): 65-67.
[2] KCC. COPLINK[EB/OL]. [2014-04-26]. http://www.coplinkconnect.com/index.htm.
[3] 曾建勛.中國期刊高被引指數[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0:1-3.
[4] KOSTOFF R N, BLOCK J A, SOLKA J L, et al. Literature-Related Discovery (LRD) [R]. Arlington: Office of Naval Research, 2007:100-146,7-61.
[5] TURNER W A, CHARTRON G, LAVILLE F, et al. Packaging Information for Peer Review: New Co-Word Analysis Techniques[M]//RAAN A F J. Handbook of Quantitative Studi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msterdam: 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1988:291-321.
作者簡介
XXX,女,1971年生,博士,研究館員,研究方向:XXX,E-mail:XXX @nju.edu.cn。
XXX,男,1989年生,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
ZHANG GuoQing1 LI JianGuo1,2
(1.xxxxxxxxxx, Beijing 100038, P.R.China; 2.xxxxxxxx, Shanghai 200010, P.R.China)
Abstract: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Keywords: xxxxxxxx; 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