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編輯雜志是SCD期刊嗎?
來源:投稿網 2025-01-12 9:30:15
中國編輯雜志是SCD期刊,經查詢中國編輯雜志在最新的2023年SCD期刊目錄中。
科學引文數據庫(英文名: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簡稱:SCD)是《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獨立研發、擁有全部知識產權的國內引文數據庫。2023年最新版SCD《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目錄已于2022年12月公布,共涉及14個大類學科2534本期刊,相較于去年2860本期刊,本次目錄變更巨大。根據學科分類如下:
理學:共收錄198本期刊 | 工學:共收錄405本期刊 |
農學:共88本期刊 | 醫學:共收錄209本期刊 |
哲學:共收錄52本期刊 | 經濟學:共收錄97本期刊 |
法學:共收錄281本期刊 | 教育學:共收錄142本期刊 |
文學:共收錄164本期刊 | 歷史學:共收錄70本期刊 |
管理學:共收錄172本期刊 | 藝術學:共收錄83本期刊 |
交叉學科:4本期刊 | 綜合學科:共收錄569本期刊 |
SCD相關問題
問:SCD期刊是核心期刊嗎?
SCD是一個相對綜合性的數據庫,有文科也有理科刊物,有核心(統指國內的五大主流核心)也有普刊。
問:SCD期刊好發嗎?
相較于CSSCI、CSCD等核心期刊,SCD期刊相對好發一些。但此次更新后,不少好發的刊物已經被剔除。
問:哪些人適合發SCD期刊?
在讀碩士、教職人員、科研人員等。
中國編輯投稿要求
投稿論文格式要求
一、投稿論文字數在5000—9000字。
二、論文須有中文摘要和關鍵詞(不需英文)。摘要字數在150—300字,關鍵詞4-6個。
三、論文標題之下須有作者姓名,多作者時請排好先后順序。作者簡介及聯系方式在“文章本身”的最后處,含姓名、單位、職稱、手機、微信號、郵箱即可。另:本刊對于通訊作者原則上不予特殊標注。
四、投稿論文須為word格式,單欄排列,一級標題序號用“一、”,二級標題序號用“(一)”,三級標題序號用“1.”,以此類推。
五、如文章中有圖、表,請務必提供高分辨率的圖、表文件,否則來稿視為無效。六、文章注釋統一為文后注,注釋格式參照《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則(GB/T7714—2015)》執行(參見下面格式)。其中,若同一參考文獻多次出現,須按正文中出現順序逐一在文后注釋中標明(以[3]和[7]為例):鑒于文獻類型標識在連續出版物析出文獻的著錄項目中屬于“任選”項,所以我刊統一不做標注。注釋:
[1]高曉虹,趙希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主流傳播的職責與使命.中國編輯,2020(2—3).[2]喻國明,陳艷明,普文越.智能算法與公共性:問題的誤讀與解題的關鍵.中國編輯,2020(5).
[3]葉再生.中國近代現代出版通史:第三卷.北京:華文出版社,2002:780.[4]趙家祥.實踐觀念是重要哲學范疇.人民日報,2015—08—31.
[5]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2019—02—13).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
[6]GORDON W J.Fair use as market failure: a structural and economic analysis of the "Betamax" case and its predecessors.Columbia Law Review,1982 (8).
[7]葉再生.中國近代現代出版通史:第三卷.北京:華文出版社,2002:780.
主要欄目介紹
理論視野:探討編輯出版學與新聞傳播學的基礎理論與學科建設的重要問題,提煉創新觀點,推進理論構建和學科發展。
業界觀察:研判出版行業最新發展趨勢。
人才培養:探討編輯出版與新聞傳播人才培養問題。
編輯實務:囊括圖書、期刊、報紙、廣播、影視、新媒體、版權等板塊,探討相關實踐性、學術性問題。
融媒致遠:聚焦媒體融合發展成果與未來展望。
傳媒教育:運用和服務傳媒的能力(如媒介素養)提升研究。
媒介全景:新技術賦能下的新聞出版多媒介傳播。
海外瞭望:展示海外編輯出版與新聞傳播研究領域的新觀點、新動態、新視野。
編輯史話:鉤沉、精研清末民國以來的報刊編輯出版活動。
其他
唯一指定投稿郵箱:zgbj@vip.sina.com
投稿郵箱是我刊唯一投稿方式,不收取任何版面費、審稿費、編輯加工費等費用。
20個工作日內,如您未收到我刊擬進入正式三審審稿流程的通知,則自動視為退稿您可另投他刊;因來稿量大,未被采用稿件的作者,我們不再另外進行退稿回復。
如有疑問請電話咨詢:010-58582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