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識別與人工智能雜志評職稱可以嗎?單位認可嗎?
來源:投稿網 2024-08-16 9:30:05
模式識別與人工智能雜志是可以用于評職稱的。怎么判斷一本期刊是否可以用于評職稱了?首先要看期刊是否正規(guī),正規(guī)的期刊都可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查詢,經查詢模式識別與人工智能雜志國內刊號34-1089/TP國際刊號1003-6059是一本正規(guī)雜志,其次就要看作者的專業(yè)和單位文件要求了。
評審時所選的專業(yè)方向應該與期刊方向一致,如模式識別與人工智能雜志是屬于計算機類的專業(yè)期刊,主要欄目包括論文與報告;綜述與評論;研究與應用;信息與動態(tài)。如果評審計算機方向的職稱,模式識別與人工智能雜志是個不錯的選擇。
最后一點,一定要了解清楚單位文件或者上級部門的文件具體要求,如果看不明白,或者對具體要求定義不清楚的,也可以咨詢投稿網在線客服,模式識別與人工智能雜志是國家級期刊,仔細閱讀晉升文件,其中是否對期刊等級有要求,亦或者必須要科技核心、北大核心,或者是有單獨的評審認定期刊目錄。
模式識別與人工智能投稿要求
《模式識別與人工智能》是中國自動化學會、國家智能計算機研究開發(fā)中心和中國科學院合肥智能機械研究所共同主辦的學術刊物。本刊面向國內外各高等院校、研究機構和企業(yè)的科研人員、教師、工程技術人員及研究生和高年級大學生。
本刊辦刊宗旨:模式識別、人工智能學科是信息科學與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本刊發(fā)表與此有關的最新研究成果與進展,旨在推動信息科學技術的發(fā)展。
本刊主要發(fā)表和報道模式識別、人工智能、智能計算機及智能系統(tǒng)方面的研究成果與進展。主要包括(但不限于):
1、模式識別的理論與方法
2、人工智能的理論與方法
3、機器學習
4、智能芯片與新型計算架構
5、計算智能及網絡智能
6、大數據分析與知識發(fā)現
7、圖像處理、分析與理解
8、計算機視覺與認知計算
9、語音合成與識別
10、自然語言處理
11、情感計算與智能交互
12、機器人與智能系統(tǒng)
13、生物信息學與計算生物學
14、粒計算與智能決策
15、知識工程與推理
16、人工智能行業(yè)應用
一、來稿要求
1、來稿應是原創(chuàng)性論文,具有創(chuàng)新學術價值,有自己新的觀點和見解,可推動或豐富該課題領域的研究與發(fā)展;或具有重大實用價值的創(chuàng)新開發(fā)成果。
2、來稿要求論點明確,數據可靠,論證合理,層次分明,結構完整,文字精煉。
3、來稿未在正式出版物發(fā)表過,且不存在一稿多投和抄襲現象。一經錄用,未經同意,不得以任何形式、任何語言再次發(fā)表。作者文責自負。
4、投稿時作者需向編輯部提供聲明:稿件內容屬于作者的科研成果;署名無爭議;引用他人成果已注明出處。
5、錄用前所有作者須同編輯部簽署版權轉讓協(xié)議。
二、稿件處理說明
1、編輯部嚴格執(zhí)行同行評議制度和“三審”制度以保證期刊的學術質量。
2、為防范“學術不端”行為,避免抄襲和重復發(fā)表等,編輯部將對稿件進行重復率檢測。檢測未通過的稿件將退回作者。
三、來稿注意事項
1、來稿需附一份關于文章所述工作的背景。
2、稿件首頁應包括:題目、真實姓名(用漢語拼音)、詳細工作單位、城市及郵政編碼、中英文摘要、中英文關鍵詞。中文摘要200字左右,英文摘要200詞左右。關鍵詞中英文應對應,3-5條為宜。
3、摘要應符合“擁有與論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的原則,應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結果、結論”四要素。研究目的應精煉。
4、來稿必須做到清稿定稿。稿件中的外文字母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上、下角的字母、數字和符號,其位置高低應區(qū)別明顯;符號第一次出現時需進行說明。
5、文中的計量單位一律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文中圖表只附最必要的,插圖、表精繪,圖中文字清楚,應有圖序、圖題和圖注,且應中英文對照。
6、文中參考文獻應將對自己研究工作有啟發(fā)、幫助的國內外文獻列出,參考文獻應查新查全并在文中明確標引,所列文獻順序應以文中出現的先后為序,著錄項目應全面。中文參考文獻應給出英文對照。
四、投稿方式
1、可通過《模式識別與人工智能》網站“作者中心”一欄進行投稿。稿件上傳之前,請務必檢查確認文件未攜有病毒。
2、投稿編號之后,系統(tǒng)將不提供稿件更新狀態(tài),務請清稿定稿。
五、作者須知
1、在“在線投稿”時請詳細提供聯系人的聯系方式(包括通訊地址、郵編、E-mail地址和聯系電話等)。審稿期間聯系方式有變化,請及時通知編輯部。
2、若需查詢稿件處理狀況,請在本刊網站“作者中心”欄中查詢。
3、一般稿件在6個月內給出評審結果,并盡可能提前給出評審意見。若審稿時間超過6個月,作者在通知編輯部并得到確認回復后可自行處理投稿。
4、來稿一經發(fā)表,將一次性給付稿酬(包括印刷版、光盤版和網絡版稿酬),并贈樣刊。
六、數據匯交
為了更好地實現數據共享、提高論文的影響力,期刊鼓勵作者進行論文關聯數據的匯交。文章錄用后,作者可以在ScienceDB(https://www.scidb.cn/)進行數據匯交和首發(fā)。相關流程方法見:https://www.scidb.cn/publishing_process
七、投稿地址
電子投稿系統(tǒng):http://prai.hfcas.ac.cn/
本刊地址:合肥1130信箱中國科學院合肥智能機械研究所《模式識別與人工智能》編輯部郵政編碼:230031。電話:0551-65591176,電子郵箱:bjb@iim.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