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設信息化雜志評職稱可以嗎?單位認可嗎?
來源:投稿網 2024-08-16 9:30:05
中國建設信息化雜志是可以用于評職稱的。怎么判斷一本期刊是否可以用于評職稱了?首先要看期刊是否正規,正規的期刊都可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查詢,經查詢中國建設信息化雜志國內刊號10-1357/TU國際刊號2096-0824是一本正規雜志,其次就要看作者的專業和單位文件要求了。
評審時所選的專業方向應該與期刊方向一致,如中國建設信息化雜志是屬于建筑類的專業期刊,主要欄目包括大趨勢、關注、新城建、創新應用、專家論道、智慧百城、智慧建造、標準化、我愛學習、研究論文。如果評審建筑方向的職稱,中國建設信息化雜志是個不錯的選擇。
最后一點,一定要了解清楚單位文件或者上級部門的文件具體要求,如果看不明白,或者對具體要求定義不清楚的,也可以咨詢投稿網在線客服,中國建設信息化雜志是國家級期刊,仔細閱讀晉升文件,其中是否對期刊等級有要求,亦或者必須要科技核心、北大核心,或者是有單獨的評審認定期刊目錄。
中國建設信息化投稿要求
一、《中國建設信息化》雜志簡介
《中國建設信息化》雜志(以下簡稱“雜志”)是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主管、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信息中心主辦,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批準,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國家級信息化類專業學術期刊。雜志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統計刊源、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及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等全文收錄。
二、《中國建設信息化》雜志內容定位
上半期主要聚焦智慧城市建設,圍繞智慧城市建設全生命周期,報道智慧城市建設的前沿技術、解決方案、應用案例,討論新城建、城市更新、我為群眾辦實事等實踐經驗。為城市主管部門提供決策參考,為企業提供學習案例,為行業提供交流平臺。
下半期主要聚焦建筑業信息化,圍繞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應用,報道行業信息化熱點問題、發布重大事件,討論建筑業信息化未來發展方向,推介建企數字化轉型實踐。為行業專家、技術人員提供交流經驗、分享思想的溝通平臺。
三、《中國建設信息化》雜志欄目設置
大趨勢、關注、新城建、創新應用、專家論道、智慧百城、智慧建造、標準化、我愛學習、研究論文
四、《中國建設信息化》雜志投稿范圍
(一)上半期:以智慧城市建設為主題
1.以新城建試點城市為展現載體,宣傳新城建重點任務進展情況和經濟社會效益。包括:CIM基礎平臺建設情況、智慧供水和智慧供熱情況、協同發展智慧城市與智能網聯汽車、打造城市生命線安全監測預警系統、智慧社區建設情況、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建設情況等內容。
2.智慧城管、智慧政務、建設行業信息化、城市設施智慧化、城市更新、5G基礎設施建設、數字化技術+城市管理、智慧園區、數字鄉村、智慧燈桿、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智慧水務、誠信體系平臺、公共服務平臺、智慧旅游等內容。
(二)下半期:以建筑業信息化為主題
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情況(新城建內容)、BIM技術、新基建、智慧工地、智能樓宇、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數字設計、智慧施工、智能運維、建筑智能裝備、企業管理信息化、建企數字化轉型、項目管理信息化、建筑業監管數字化應用、建筑產業互聯網等內容。
五、《中國建設信息化》雜志投稿要求
1.《中國建設信息化》篇幅與格式論著、綜述等文稿,包括圖、表在內,字符數一般不超過4000字,字數以3800字為宜。論著一般應包括: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摘要、關鍵詞、研究基金項目名稱和項目編號、正文、圖表、注釋、參考文獻、投稿日期、第一作者簡介和通訊作者的聯系方式。
2.《中國建設信息化》雜志投稿應具科學性、實用性、創新性和可讀性。資料可靠、數據準確、觀點鮮明、文字精練。
3.基金論文優先發表屬國家及部、省級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省部級以上攻關課題者,可優先發表。基金項目及編號腳注于首頁左下方,若屬多項基金資助項目,應依次列出,其間以分號隔開。
4.題目應簡明、確切,便于編制題錄、索引和檢索。一般不超過20個字。
5.《中國建設信息化》署名應是直接參與全部或部分研究工作和撰寫論文,作者排序按貢獻大小排列。
6.摘要部分字數控制在400左右;關鍵詞一般3~6個,關鍵詞之間用分號隔開,寫在摘要的下方。
7.稿件保存為“doc”格式,圖片保存為“.jpg”或“.tif”格式,表注、圖注要清晰。
8.正文中出現專業公式及標準單位名稱統一使用英文字母及數字,如:平方米使用㎡,公里km。
9.正文層次序號不宜過多,一般為3級,最多不超過5級。正文各級標題序號依次為1、1.1、1.1.1、(1)、①,序號前頂格,后空一格。
10.計量單位一律采用(或換算成)法定計量單位,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規定。外文、阿拉伯數碼,請注意大小寫,注清上下標位置。
11.縮略詞凡已被公認的縮略詞可不加說明而直接引用。例如:CBD、GIS等。不常用的、新興學科的縮略詞,在文中首次出現時應附原詞。
12.參考文獻論著、綜述列出的文獻僅限于作者直接閱讀過的文章,且以引用近期發表的論著為主,未公開發表的不宜引用。參考文獻按文中引用先后編號,附于文末,并在文中引用處右上角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注明。文獻書寫格式參照GB3469-1983《文獻類型與文獻載體代碼》和GB/T7714-2005《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進行標注。
13.投稿本刊,杜絕一稿多投。本刊對所有來稿均采用《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進行檢測,一旦發現重復投稿、一稿多投、或者涉嫌抄襲,經核實將立即退稿。
14.來稿一律文責自負。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本刊有權對來稿作修改、刪節。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將提請作者考慮。
15.稿件一經本刊錄用不得投給其他刊物使用,出刊后給作者寄送當期雜志2冊。
投稿電話:
010-58934572/58933074
上半期投稿郵箱:
502934816@qq.com
下半期投稿郵箱:
39187650@qq.com
投稿地址:
北京市海淀區三里河路九號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信息中心《中國建設信息化》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