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環境與工程雜志評職稱可以嗎?單位認可嗎?
來源:投稿網 2024-08-16 9:30:05
資源環境與工程雜志是可以用于評職稱的。怎么判斷一本期刊是否可以用于評職稱了?首先要看期刊是否正規,正規的期刊都可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查詢,經查詢資源環境與工程雜志國內刊號42-1736/P國際刊號1671-1211是一本正規雜志,其次就要看作者的專業和單位文件要求了。
評審時所選的專業方向應該與期刊方向一致,如資源環境與工程雜志是屬于環境類的專業期刊,主要欄目包括資源管理;資源勘查;土木工程;環境地質;方法技術;資源經濟。如果評審環境方向的職稱,資源環境與工程雜志是個不錯的選擇。
最后一點,一定要了解清楚單位文件或者上級部門的文件具體要求,如果看不明白,或者對具體要求定義不清楚的,也可以咨詢投稿網在線客服,資源環境與工程雜志是省級期刊,仔細閱讀晉升文件,其中是否對期刊等級有要求,亦或者必須要科技核心、北大核心,或者是有單獨的評審認定期刊目錄。
資源環境與工程投稿要求
資源環境與工程雜志投稿須知:文稿要求文稿應認真執行最新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密法、計量法和著作權法。篇幅在8000字以內(包括圖、表和摘要)。文稿必須字跡清楚,最好是計算機打印稿并附軟盤,通過郵寄或電子郵件發送給本刊編輯部。文題和作者:標題要求精煉,一般在20字以內,不用副標題,下一行寫作者。工作單位:必須列出全稱及所在城市和郵政編碼。中文摘要:概述主題的主要論點、過程和結果,給出主要研究目的和范圍、主要內容、實驗方法和過程、主要結果和現象、主要數據和結論。關鍵詞:根據文章的中心內容選取3至8個可作為檢索入口的關鍵詞。如可能,盡量用《漢語主題詞表》、《地質學漢語敘詞表》等詞表提供的規范詞。正文:正文內可分三個層次,第一層次為'章',以下層次均稱為'條',其編號在所屬章條內連續,并一律用阿拉伯數字標注。如'3.2.3'表示文內第3章第2條中的第3條。章與條均左頂格。文內引用他人的觀點和論述均須用口標出,并在參考文獻中反映出來。插圖及照片:應力求精簡,突出主題。引用或套用圖件均須注明原作者和出版年代。插圖一定要清楚,大小不超過23cm×16cm,圖形文件格式為JPG、GIF、BMP、TIKEPS。單幅照片不超過6cm×7.8cm。插圖和照片一律采用插頁,不要占正文。圖名置于插圖或照片之下。表格:表格應直接抄寫在正文中。表題和表號置表格之上,表頭內容力求簡單,要求用三線表,大小不超過23cm×16cm。術語:文中同一名詞術語、計量單位、人名和地名要前后統一。數字一般用阿拉伯數字表示,如1988年,20世紀90年代等。參考文獻:作者引用的參考文獻必須是公開發表的并且是正文實際引用的文獻。本刊采用的參考文獻著錄格式是順序編碼制,即不論文種,均按引用文獻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后次序排列,其格式如下:期刊[序號]著者.題名[J].刊名,出版年,卷號(期號):頁次.圖書[序號]著者.書名[M].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頁次.報告[序號]著者.報告名[R].出版地z出版者,出版年.頁次.論文集中析出的文獻[序號]著者.題名[A].專著責任人.著作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頁次.報紙文章[序號]著者.題名[N].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國際、國家標準[序號]標準編號,標準名稱[S].學位論文[序號]著者.題名[D].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頁次.其中,著者不多于3人時,必須全部著錄,而不能省略,3人以上時,只著錄3人,后加'等'。版本項除第1版一律不著錄外,必須著錄。著錄非上述類型的參考文獻時,請參照有關規范執行(或盡量詳細列出有關載體和文獻的版權和位置特點)。來稿在著錄參考文獻時應注意著錄項是否齊全,內容是否符合要求,以免返工。引用他人未發表的資料或協作成果應征得有關方面的同意,并力日以說明。對測試數據要注明測試者、測試方法、條件、精度和誤差范圍等。英文摘要:作者應提供500字左右的英文摘要和標題、作者、單位、主題詞等英文譯文。作者簡介:需給出第一作者的簡要介紹,格式為:作者名(出生年),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籍貫,工作單位和職稱、學位、專業。投稿約定來稿請勿他投。并請注明真實姓名、通訊地址、郵政編碼和電話號碼等快捷聯系方式,以便及時聯系。本刊編輯部可對文稿作適當刪改。如不可修改,應事先申明。本刊一般不作退稿,請作者自行留底。本刊經國家出版總署批準為國內外公開發行,井已加入《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和《中國期刊網》全文數據庫等。來稿一經刊用,均付稿酬(含《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和中國期刊網上所有與該文相關的作者著作權使用費),并向第一作者贈送當期《湖北地礦》2冊?;鹳Y助項目須出具相關的基金資助證明材料復印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