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森林與環境學報投稿地址
森林與環境學報詳細信息
森林與環境學報
Journal of Forest and Environment
森林與環境學報投稿要求
森林與環境學報雜志投稿須知:
1、來稿要求:來稿應堅持黨的四項基本原則,遵守科技工作者的道德規范,保守國家機密和專利機密。
2、《森林與環境學報》只刊登首發稿,請勿一稿多投。投稿時需推薦1-3名非本單位審稿專家。為保證作者的署名權和知識產權,作者應在《版權轉讓協議書》(請在投稿過程中下載)上簽名。根據《著作權法》有關規定,本刊編輯可對來稿作適當文字修改、刪節或退請作者自行修改,如作者不允許對文稿修改,請在投稿時說明。
3、本刊面向國內外公開征稿,來稿應與林業有關(主要刊載森林生態學、森林培育、森林經理學、森林保護學、林木遺傳育種、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海岸帶森林與環境、經濟林、自然保護區學、生態與資源統計、生物統計、生物學、土壤學、林學基礎理論、木材科學技術、林產化學與工業等有關學科的研究成果),論點明確,信息準確,數據可靠,文字精煉,語句通順,每篇論文一般不超過10 000字(包括圖、表、摘要及參考文獻)。
4、投稿作者需提供詳細聯系方式(電話、E-mail、郵寄地址及郵編),我們會及時給予回復。
5、《森林與環境學報》實行嚴格的三審審稿機制:編輯初審決定是否符合接收該稿;同行專家審稿(一般校內稿件校外審、校外稿件校內審);編輯根據專家意見按來稿時間的順序送本刊常務副主編、主編終審。終審通過的稿件則決定錄用。評價一般或不宜錄用的稿件會及時通知作者。
6、稿件錄用的參考標準:1)解決本學科領域的一般性問題,通用性強、指導廣泛、關心的讀者面廣的論文,優先于具體解決某一狹窄應用領域的具體問題的文章2、)選題前沿、新穎,理論性強,對同行以后的研究工作(實際應用)有指導價值3、)創新性強,凡有重大創新的首發性稿件,一經確認,本刊將開設綠色通道,以最快的速度予以發表4、)國家級基金資助項目產生的論文優先于一般項目和自選課題5、)具有實驗驗證的方法,優先于計算機模擬仿真的方法(同時考慮第3條)6、)國際數據庫主要檢索學科的文章以及符合檢索要求格式的文章優先于一般性文章。
7、)參考文獻引用科學、合理,有一定的文獻引用量。
森林與環境學報雜志簡介
《森林與環境學報》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自1960年創刊,國內刊號為35-1327/S,本刊積極探索、勇于創新,欄目設置及內容節奏經過編排與改進,受到越來越多的讀者喜愛。
森林與環境學報統計分析
影響因子:指該期刊近兩年文獻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該期刊前兩年論文在評價當年每篇論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數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種指標,指某一期刊論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數中,較新的一半被引論文刊載的時間跨度
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數占該刊總被引次數的比例用以測度某期刊學術交流的廣度、專業面的寬窄以及學科的交叉程度
引用半衰期:指某種期刊在某年中所引用的全部參考文獻中較新的一半是在最近多少年時段內刊載的
平均引文數:在給定的時間內,期刊篇均參考文獻量,用以測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學交流程度的高低
森林與環境學報參考文獻
杉木第3代種子園營建技術及應用
以90份杉木第3代生產群體為材料在福建省光澤華橋國有林場營建87.6hm2杉木第3代種子園。從區劃設計、無性系配置、嫁接技術和管理技術等方面介紹了杉木第3代種子園營建技術。嫁接9a后,種子園平均樹高、胸徑和冠幅分別為5.10m、14.74cm和4.72m,球果產量可達到1313.90kg·hm-2,出籽率為3.25%,種子實際產量達到42.70kg·hm-2。對種子園生長、種子...
杉木采穗母樹根基穗條產量調控及生根率分析
為有效調控杉木采穗圃母樹根基萌發的能力,探尋提高穗條產量及質量的方法,通過連續6個月對杉木采穗圃母樹根基分別進行遮光、覆土、噴灑植物生長調節劑和滴加霍格蘭營養液4種處理,測定母樹根基穗條產量及其扦插生根率。結果表明,不同程度遮光處理下,4月份杉木根基穗條產量最高,其中遮光75%時效果最佳,且5月份遮光處理顯著提高了穗條生根...
施用生物炭對杉木人工林土壤碳氮的影響
為探討不同類型的生物炭對杉木人工林土壤碳氮的影響,選擇3種發育階段(成熟林、中齡林、幼齡林)的杉木人工林設立樣地,設計施生物炭(木炭、竹炭)及不施炭3種處理,比較不同施炭處理對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及可溶性有機碳氮的影響。結果表明:由于生物炭的性質以及杉木人工林發育階段的不同,施用生物炭4a后,木炭處理下,成熟林、中齡...
近自然經營下杉木老齡林主要樹種種間關系
為構建杉木近自然經營模式提供理論依據,采用方差比率法、聯結系數(CA)和χ2、Pearson相關系數、Spearman秩相關系數檢驗,對長期處于近自然經營條件下的杉木老齡林喬木層主要樹種的種間聯結性進行計算和分析。結果表明:花竹溝內喬木層主要樹種種對間整體表現為不顯著的正相關,群落結構較為松散。其中杉木與虎皮楠/細齒葉柃呈顯著正相關;郁香...
杉木第3代種子園營建技術及應用
以90份杉木第3代生產群體為材料在福建省光澤華橋國有林場營建87.6hm2杉木第3代種子園。從區劃設計、無性系配置、嫁接技術和管理技術等方面介紹了杉木第3代種子園營建技術。嫁接9a后,種子園平均樹高、胸徑和冠幅分別為5.10m、14.74cm和4.72m,球果產量可達到1313.90kg·hm-2,出籽率為3.25%,種子實際產量達到42.70kg·hm-2。對種子園生長、種子...
杉木采穗母樹根基穗條產量調控及生根率分析
為有效調控杉木采穗圃母樹根基萌發的能力,探尋提高穗條產量及質量的方法,通過連續6個月對杉木采穗圃母樹根基分別進行遮光、覆土、噴灑植物生長調節劑和滴加霍格蘭營養液4種處理,測定母樹根基穗條產量及其扦插生根率。結果表明,不同程度遮光處理下,4月份杉木根基穗條產量最高,其中遮光75%時效果最佳,且5月份遮光處理顯著提高了穗條生根...
施用生物炭對杉木人工林土壤碳氮的影響
為探討不同類型的生物炭對杉木人工林土壤碳氮的影響,選擇3種發育階段(成熟林、中齡林、幼齡林)的杉木人工林設立樣地,設計施生物炭(木炭、竹炭)及不施炭3種處理,比較不同施炭處理對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及可溶性有機碳氮的影響。結果表明:由于生物炭的性質以及杉木人工林發育階段的不同,施用生物炭4a后,木炭處理下,成熟林、中齡...
近自然經營下杉木老齡林主要樹種種間關系
為構建杉木近自然經營模式提供理論依據,采用方差比率法、聯結系數(CA)和χ2、Pearson相關系數、Spearman秩相關系數檢驗,對長期處于近自然經營條件下的杉木老齡林喬木層主要樹種的種間聯結性進行計算和分析。結果表明:花竹溝內喬木層主要樹種種對間整體表現為不顯著的正相關,群落結構較為松散。其中杉木與虎皮楠/細齒葉柃呈顯著正相關;郁香...
熱門評論
森林與環境學報編輯老師都挺負責,審稿專家的意見也和專業很仔細,按照修改意見修改后感覺論文提升了很多。挺好挺負責的期刊,推薦。
由于本人研究方向比較窄,而且森林與環境學報雜志主要也是收錄這方面的雜志,審稿久了些。總的評價是,編輯人很好,我犯錯了還給我錄用了,而且個人覺得也不排外,不過如果不是該雜志的主流方向,可能審稿會久一些,希望對大家有用。
除審稿和出版過程超慢以外,其他均挺好,不再先收取審稿費,錄取后與版面費一起交。個人認為,由于提高個人能力可以考慮,但是著急畢業就考慮下其他期刊吧。
信息量好大,細嚼慢咽才能略知一二。很專業的讀物。正版,物流快速,比實體店便宜,今后繼續買,另外裝幀印刷也精美 值得閱讀,價格給力,推薦購買!
森林與環境學報還是很給力的,主要是前期的修改比較麻煩,估計是語言功底太差勁了,修了三次,最后一次都跟第一次投的時候差距太大了,只要文章有新意,一般都會給機會的,審稿人提了一個意見,很是中肯有價值,自己按照意思又加了兩句討論還是對文章提升比較大。。總體上,文章有新意還是比較容易接受的。雜志還是很贊的
初審重復率高退修了一次,大約用了二十天,這二審交了審稿費,又等了二十天了,還不見有回復,有點慢
初投的稿,中還沒有音訊,我實在是忍無可忍就打了一電話,結果三天后收到被拒的通知,而且沒有任何意見(最令人驚訝和無奈的),那是真后悔沒有一稿多投,雜志社反對一稿多投,卻讓研究結果整整躺了半,半后人家的都發出來,我的就沒有創新了,每每打開此篇文章,覺得非常非常懊惱。我抱著莫大的希望等了192天,就是為了等第195天被拒的結果。
森林與環境學報雜志是一個很不錯的期刊,期刊格式要求嚴格,有外審意見了就老老實實的按照期刊格式以及專家意見修改就好,對自己的成果要有信心,用心去做,不太難中。
森林與環境學報的審稿速度非常快,編輯部老師也非常好,很熱情。審稿老師提出的意見很是中肯。初次投了這個雜志,有幸被中!個人感覺該雜志對文章的選題熱點、創新點、寫作水平都比較注重。祝大家投這個雜志成功!
投稿到接收歷時1個多月,終于接收。等待的日子真是難熬,編輯送審很快,一審和二審差不多都是2周返回審稿意見,兩個審稿人,其中一個審稿人的問題很專業,非常有針對性。逐條認真回復。最終被收啦。總的來說這個期刊還是速度很快的,這個雜志還是不錯的,有好感。繼續努力!
相關問題
相關期刊
更多常見問題
Q:論文發表的時候可以一稿多投嗎? |
A:一稿多投的行為是典型的學術不端的行為,是國內外學術界都明令禁止的行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權歸屬的問題,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經被某個雜志社錄用,或者同時被兩家雜志社錄用,就會涉及到版權糾紛,作為雜志社都會保護本社的合法權益,到這時作者就會比較麻煩,吃官司都是小事兒了,被打入黑名單降級降職影響可就太大了。 |
Q:職稱論文發表對時間有限制嗎? |
A:職稱論文發表并沒有明確規定截止時間,需要作者結合自己所在地區的具體規定自己安排發表時間,一般職稱評審,各地區都會明確規定申報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們結合這個日期來考慮何時發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區職稱評審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間,有的地區要求7月中旬開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則是要求8月中旬交,還有部分地區要求截止時間為申報時間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個地區的具體要求并不同,申報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確保自己的文章已經見刊并且被相應的數據庫檢索即可。 |
Q:網上發表論文如何防騙?可靠網站與可疑網站如何區分? |
A:由于發表論文的需求遠遠多于雜志版面的供應,再加上眾所周知的審稿難!審稿慢!選擇論文發表網站發表表論文確實能解決以上問題。賣方市場的出現加之發表論文的剛性需求,就導致出現先付款后發表的現狀。論文發表網站正規與否是通過網站從始至終所提供服務體現出來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時間差都會有風險,但這個風險是可以通過您的智慧來避免的。因為不是所有論文網站都是騙子,你要做的就是過濾掉沒保障的網站,選擇可靠的論文發表網站! |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準備? |
A:省級、國家級期刊建議至少提前6個月準備。一般來講,雜志社為了確保每期雜志正常出刊,都會提前將當期之后1-3個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創刊較早,認可度更高的熱門期刊,來稿量較大,發表周期可能就會更久。提前準備,意味著雜志的可選擇性更多。 |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準備? |
A:核心期刊建議至少提前12個月準備,核心期刊正常的審稿周期為1-3個月,且審核嚴格,退稿、返修幾率更大,這意味著在流程上耗費的時間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競爭更加激烈,即使被錄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