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空與低溫投稿地址
真空與低溫詳細信息
真空與低溫
Vacuum and Cryogenics
真空與低溫投稿要求
真空與低溫雜志投稿須知:
1、《真空與低溫》文章標題:一般不超過30個漢字以內,需要時可以加副標題,并譯成英文。
2、《真空與低溫》作者姓名、工作單位: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姓名下面寫單位名稱(一、二級單位)、所在城市(不是省會的城市前必須加省名)、郵編,不同單位的多位作者應以序號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3、《真空與低溫》提要:用第三人稱寫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語,100-200字為宜。
4、表格:應科學、明確、簡潔,具有自明性;采用“三線表”(一般不超過4個),切忌圖、表和文字敘述的相互重復,同一物理量的有效位數應相同,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表序、表名采用中英文對照,標明參數的名稱、量和單位(以比值形式表達)。
5、正文文字:一般不超過1萬字,用A4紙打印,正文用5號宋體。
真空與低溫雜志簡介
《真空與低溫》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自1982年創刊,國內刊號為62-1125/O4,本刊積極探索、勇于創新,欄目設置及內容節奏經過編排與改進,受到越來越多的讀者喜愛。
《真空與低溫》旨在向廣大讀者介紹國內外真空與低溫的發展動態;介紹與之有關的新設備、新工藝、新材料、新途徑;著重反映真空與低溫這兩門學科在現代科學技術中的應用與發展,介紹它們在國民經濟各部門中的最新應用。
真空與低溫統計分析
影響因子:指該期刊近兩年文獻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該期刊前兩年論文在評價當年每篇論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數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種指標,指某一期刊論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數中,較新的一半被引論文刊載的時間跨度
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數占該刊總被引次數的比例用以測度某期刊學術交流的廣度、專業面的寬窄以及學科的交叉程度
引用半衰期:指某種期刊在某年中所引用的全部參考文獻中較新的一半是在最近多少年時段內刊載的
平均引文數:在給定的時間內,期刊篇均參考文獻量,用以測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學交流程度的高低
真空與低溫參考文獻
新型MEMS電容真空傳感器的設計及其分析
為了延伸MEMS電容式真空傳感器測量范圍、提高抗過載能力,設計了一種新型島狀結構下電極。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該結構與傳統結構真空傳感器的壓力-撓度、壓力-電容、壓力-薄膜應力關系。研究發現,與傳統結構相比,新型結構真空傳感器的低壓靈敏度更高、線性輸出性能更好、抗過載能力更強,可為MEMS電容式真空傳感器研制提供參考。
硼摻雜金剛石薄膜電極在酸堿鹽中的電化學性質研究
通過熱絲化學氣相沉積技術,在P型單晶襯底上制備了摻硼金剛石薄膜電極。采用掃描電子顯微鏡和X射線衍射分析了丙酮流量對硼摻雜金剛石薄膜電極的表面形貌的影響,采用循環伏安法分析硼摻雜金剛石薄膜電極在不同濃度的酸堿鹽電解液中的電化學特性。結果表明,硼摻雜金剛石薄膜質量隨著丙酮流量的增加而先提高后下降的趨勢,并且硼摻雜金剛石薄膜電極...
自由活塞斯特林發動機Re-1000的模擬研究
為了掌握自由活塞斯特林發動機的設計方法,采用Sage軟件建立了自由活塞斯特林發動機Re-1000的一維模型。模擬結果和實驗結果比較顯示,輸出功率、熱效率的模擬值和實驗值呈相同的變化趨勢。輸出功率模擬值與實驗值誤差約為15%,熱效率模擬值比實驗值大4%。證明了Sage軟件模擬自由活塞斯特林發動機具有較好的準確性,對優化自由活塞斯特林發動機性能...
星載感應式磁力儀前置放大電路的研究與進展
感應式磁力儀前置放大電路的性能嚴重影響磁力儀的探測精度。前置放大電路作為磁力儀的第一級,必須將其噪聲減到最小。通過分析法國DEMETER衛星、美國THEMIS衛星和MMS衛星上應用的感應式磁力儀前置放大電路,分析表明,相比于使用在空間任務的分立式元件,在CMOS技術下,ASIC所得到的性能,在噪聲和功耗方面,與分立式元件是相同的水平;而利用MCM-V技...
火星二氧化碳及水資源利用的研究進展
對于未來火星采樣返回、載人火星探測任務而言,火星原位資源利用技術的研究具有必要性。在火星上提取并提前存儲火星可用物資,可保障載人火星探測任務甚至火星殖民的需求。基于火星原位資源利用概念,對火星大氣可利用的資源進行分析,分別從兩大方面(二氧化碳資源和水資源利用)對國內外相關技術的發展情況進行分析,給出宇航員在火星活動和返回艙...
熱門評論
投稿一個月左右的時候收到修改意見,大修,一共歷時不到三月。效率很高的呀!真幸運!外審專家還是很犀利的,編輯部老師效率也很高,都給贊,哈哈!推薦投稿!
真空與低溫雜志的審稿周期還算比較快,兩個審稿人意見都給予肯定,修改完直接錄用,編輯修改非常認真負責,讓修改了很多次,看了郵件還要電話確認。要寫的東西可以,是可以勇敢的投稿的,第一次寫文章投上面就中了,還是很開心。
真空與低溫雜志審稿老師態度很好,審稿速度相當的快,文章修改后錄用。4月初投稿,當月底就返回修改意見,5月10號左右修改完發過去稿件,過了幾天就錄用了。但是刊出較慢,可能要等一。
真空與低溫雜志速度非常快,編輯非常負責任,快的時候1個月,最慢的1篇2個月也審完有結果了,編輯那里是從來不耽誤時間的,審完的結果,往往當天就會反饋回來。如果急著發文畢業,應該是國內不多的可選的高效高質量期刊,如果稿子質量可通過審稿,往往1、2個月內即可拿到稿件接收函,但是見刊日期會久一點。
這個雜志很好,可惜的是自己文章還差些火候,在主編定稿時被拒了,所以我也沒驚訝。編輯很負責,給的修改意見很中肯,未能在此刊發表略有遺憾。希望大家還是多來投稿這個雜志。
第一次投這個期刊,兩次修改后錄用。7月9日投稿,7月12日收到審理費繳納通知,13日繳納審理費,19日送審,初審結果是9月24日,歷時兩個多月,10月1號修回。復審結果是10月22日,中間自己耽誤了半個月,11月8日修回。12月5日通知錄用。
審稿非常仔細,很小的錯誤都告知了,對語言表述及前后邏輯要求很高,編輯郭老師人非常好,贊一個!
這次投稿還算很順利,6月初投稿,7月審回,修改后錄用,感覺還是蠻快的,編輯的速度也很快,由于我的個人原因耽誤,給了一個月的修改時間,我一直拖到8月底才修改返回,9月12號已收到錄用通知。非常感謝過程中陪伴的審稿老師和編輯。推薦大家投稿。
真空與低溫雜志的審稿還是比較快的,只是要求修改的次數比較多,這個雜志的編輯很認真,需要將稿件至少修改3次以上才能正式錄用。
一個月以內通知小修,小修用了五天,返回后主編終審,中間過節放假,終審一個月后通知錄用。總的算來,由投稿到錄用一共一個半月,速度很快,錄用三個月后刊出,對我是個很大的激勵,希望雜志越辦越好。
相關問題
相關期刊
更多常見問題
Q:論文發表的時候可以一稿多投嗎? |
A:一稿多投的行為是典型的學術不端的行為,是國內外學術界都明令禁止的行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權歸屬的問題,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經被某個雜志社錄用,或者同時被兩家雜志社錄用,就會涉及到版權糾紛,作為雜志社都會保護本社的合法權益,到這時作者就會比較麻煩,吃官司都是小事兒了,被打入黑名單降級降職影響可就太大了。 |
Q:職稱論文發表對時間有限制嗎? |
A:職稱論文發表并沒有明確規定截止時間,需要作者結合自己所在地區的具體規定自己安排發表時間,一般職稱評審,各地區都會明確規定申報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們結合這個日期來考慮何時發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區職稱評審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間,有的地區要求7月中旬開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則是要求8月中旬交,還有部分地區要求截止時間為申報時間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個地區的具體要求并不同,申報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確保自己的文章已經見刊并且被相應的數據庫檢索即可。 |
Q:網上發表論文如何防騙?可靠網站與可疑網站如何區分? |
A:由于發表論文的需求遠遠多于雜志版面的供應,再加上眾所周知的審稿難!審稿慢!選擇論文發表網站發表表論文確實能解決以上問題。賣方市場的出現加之發表論文的剛性需求,就導致出現先付款后發表的現狀。論文發表網站正規與否是通過網站從始至終所提供服務體現出來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時間差都會有風險,但這個風險是可以通過您的智慧來避免的。因為不是所有論文網站都是騙子,你要做的就是過濾掉沒保障的網站,選擇可靠的論文發表網站! |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準備? |
A:省級、國家級期刊建議至少提前6個月準備。一般來講,雜志社為了確保每期雜志正常出刊,都會提前將當期之后1-3個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創刊較早,認可度更高的熱門期刊,來稿量較大,發表周期可能就會更久。提前準備,意味著雜志的可選擇性更多。 |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準備? |
A:核心期刊建議至少提前12個月準備,核心期刊正常的審稿周期為1-3個月,且審核嚴格,退稿、返修幾率更大,這意味著在流程上耗費的時間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競爭更加激烈,即使被錄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