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發展電子銀行業務?
來源:投稿網 時間:2023-07-24 10:00:07
銀行的電子建設始于20世紀50年代,到20世紀80年代,電子銀行逐漸形成。電子銀行起源于美國,在美國電子銀行投入使用約8個月后,中國銀行也開始在網上建設電子銀行網站,并通過國際互聯網為社會提供銀行服務。經過幾年的發展,中國銀行設立網站或開展交易性網上銀行業務的銀行數量增加,外貿銀行開始進入網上銀行領域,呈現出網上銀行業務量快速增長、網上銀行業務類型和服務品種快速增長的優勢。中國咨詢銀行的網上銀行服務開始贏得國際聲譽。
與傳統銀行提供的面對面服務相比,電子銀行能夠應對的業務復雜性顯然是有限的。一般來說,電子銀行往往充分發揮信息技術高效處理的優勢,以低成本提供程序化的傳統業務,如信息查詢、轉賬服務、密碼修改等。
雖然我國電子銀行業務發展迅速,但由于我國電子銀行業務起步較晚,仍處于萌芽階段,與國外電子銀行業務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我國電子銀行的發展仍面臨著一些不可避免的問題。
首先,根本原因是電子銀行業務品種少,缺乏個性化服務。
中國的電子銀行產品大多是互聯網上傳統業務的實現。網絡銀行主要在增加傳統銀行業務服務渠道方面發揮作用。它們沒有擺脫傳統業務功能的局限性,缺乏新的網絡銀行產品和新的服務,具有科技內容,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中國金融產品的空缺,特別是金融產品的單一性,已成為我國電子銀行發展的缺點。同時,不同商業銀行之間的業務類型存在明顯的趨同現象,服務差異化低,缺乏獨特的市場定位,難以滿足不同客戶的不同需求。
第二,內因是缺乏適應網絡發展的人才,業務培訓滯后。
電子銀行是一項新興業務。由于培訓未能及時跟上,許多客戶經理和業務主管不熟悉和了解業務功能、特點和強大優勢,更不用說運營環節了,這直接影響了我國電子銀行業務的營銷和業務發展。
第三,外部原因是缺乏相關法律法規的支持。
目前,我國還沒有專門制定和完善電子銀行業務的相應法律規定。法律法規的真空容易出現邊緣球現象,一旦發生糾紛,就很難解決。電子銀行的相關管理措施、制度規定和監管措施也滯后。
4、售后服務不到位,市場培育能力差。
首先,客戶的意見沒有得到及時的反饋,銀行產品的一些功能仍需改進。如企業在線銀行與現金管理平臺的整合、大客戶的個性化服務、當地特色業務問題等。
二是缺乏有效的跟蹤和售后服務體系。相當一部分客戶在第一次使用電子銀行時會感到困惑。如果他們在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得不到支持,就會極大地挫傷客戶的熱情,導致客戶在開戶后放棄使用,浪費銀行系統的資源。
第三,缺乏足夠的市場培育能力。目前,由于許多客戶對電子銀行概念模糊,認識不清,大多數客戶仍然習慣于接受面對面的柜臺服務,而不愿意選擇在線銀行做生意。此外,一些地區的網絡速度緩慢、無法連接等客觀因素也影響了一些客戶使用電子銀行的熱情。
那么,針對這些問題,我們應該如何發展電子銀行業務呢?
(1)制定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強監督。
為適應電子商務和金融電子化的快速發展,政府必須及時調整,補充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防止法律漏洞,實現相關交易行為、交易合同等,公平透明,有法律可依,有證據可尋。
(2)加強營銷和創新,實現個性化服務。
商業銀行必須從客戶需求出發,打破傳統的批量和標準化理念,建立質量勝利和客戶驅動的經營理念,為客戶提供定制的個性化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努力與客戶保持長期合作。
(3)加強技術培訓,培養專業人才。
加強學習,更新知識結構,樹立高科技發展的新意識,不斷提高員工的綜合素質,在短時間內迅速培養一批高素質的金融從業一批復合知識結構銀行家和一批高科技金融工程師,以滿足形勢需求,幫助電子銀行的發展。
(4)完善服務體系,提高服務質量。
售后服務是反映產品質量的關鍵,電子銀行產品也不例外。因此,應在客戶分類的基礎上,開展電子銀行的個性化服務,實現售前推廣、售中咨詢、售后回訪等優質服務。首先,提供標準化的服務。為電子銀行客戶提供咨詢、上門換卡、電話投訴、緊急援助、發放對賬單等服務項目。第二,提供差異化服務。對于黃金客戶,可配備全職客戶經理,向客戶發布手機號碼,隨時回答和解決客戶問題,組織客戶沙龍、黃金客戶體驗等活動,鎖定高端客戶。第三,提供增值服務。采取客戶積分、換卡、抽獎等活動,提高客戶使用電子銀行的頻率。同時,引入社會化服務體系,開展免費訂房、訂票、消費折扣、網上支付等電子商務項目。第四,提供額外的服務。以賬單為媒介,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提供信息。建立電子銀行客戶信息檔案和服務反饋登記簿,定期訪問,為重點客戶提供面對面服務。
希望中國能在電子銀行業取得更大的突破,真正成為網絡銀行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