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認識水彩畫的發展史
來源:投稿網 時間:
水彩畫在中國的歷史并不長,到目前為止只有100多年,但由于這幅畫符合中國含蓄自然的審美心理,很快扎根。中國水彩畫經歷了幾代畫家的艱苦探索和努力,從而實現了多方共存、繁榮發展的局面。從中國水彩畫創作作品的內容和畫家的創作心態來看,藝術觀念和創作行為有四個方面:一是在繼承英國水彩畫傳統的基礎上不斷拓展和創新。二是汲取中國藝術的精髓,在作品中具有較強的民族文化意識和中國水墨畫的表現形式。三是注重藝術本身的探索,作品內容、表達形式和手段具有現代前衛的藝術創作傾向。四是純粹的自我意識或浮躁的狂熱創作傾向。在過去的20年里,中國水彩畫的創作發展迅速,但許多畫家專注于水彩畫簡單技術的研究,沉迷于水彩畫技術的獨特生動、柔和流暢的品味,導致水彩畫創作的不理想情況。多年來,中國水彩藝術作品以素描的形式出現,思想深刻、藝術感染力強的杰作很少出現。隨著時間的推移,許多水彩畫家認為水彩畫的創作主要是靜物畫、風景和人物素描,談論創作也是一種相對意義上的創作。由于這種思維的存在,導致了一些奇怪的現象,一是水彩畫不適合創作,不適合表達深刻思想的大型作品;第二,創作是復制照片;第三,使越來越多的水彩畫初學者陷入技術框架,熱衷于表達效果的處理。水彩畫創作要擺脫這些奇怪的現象,從真正意義上振興。筆者認為,要注意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正確認識水彩畫的發展歷史,改變思想觀念;二是注重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正確認識水彩畫的發展史
西方現代水彩畫始于16世紀。自德國繪畫大師扔勒以來,他充分利用水彩畫鋪路,用水粉畫畫動物、植物和風景;魯本斯用明暗畫水彩畫素描;倫勃朗在素描中畫淡色;18世紀和19世紀的法國畫家德拉克洛瓦和西班牙的戈雅也用水彩畫工具和材料制作了詩意的風景或肖像畫。對這一時期大師從事水彩畫的狀態和作品進行分析,不難看出:(1)水彩畫是業余的,耗時少(2)畫面內容多為素描風景、靜物畫、肖像畫等,無主題創作,是油畫創作的素描(3)用水彩畫工具和材料展示油畫創作的模擬效果(4)畫幅小(5)輕視水彩畫語言和油畫語言,因此水彩畫在這一時期未能成為一種獨立的繪畫。
到19世紀,由于許多水彩畫家的努力,水彩畫在英國已經成為一種真正獨立的繪畫。他們認識到水彩畫獨特的藝術效果,同時更新工具和材料,形成一套水彩畫創作技術,使水彩畫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出現了泰納、康斯泰勃爾、波寧頓等——大量著名的水彩畫家。但水彩畫從未與油畫平等,當時的畫家更喜歡油畫的審美價值和版畫的經濟價值,對水彩畫有偏見。這對水彩畫的發展產生了負面影響,所以在19世紀以后,雖然英國水彩畫家的數量增加了,但很少有畫家專注于水彩畫。許多畫家從事油畫、版畫、壁畫創作和水彩畫,不可避免地影響水彩畫的藝術質量,主題狹窄,主題風景,缺乏主題創作,未能理解和發揮水彩畫的社會作用。
水彩畫只是繪畫手段的一種形式。它的產生和能量的大小是由人們在藝術實踐或藝術生產中的能力表現出來的。正確理解水彩畫的發展歷史可以幫助我們理解水彩畫“小品論”它的產生是由于人們在某一階段對水彩畫理解的不足和偏差,以及缺乏表達能力和創作能力所表現出的一個缺陷,這肯定歸因于水彩畫的載體能量很小,即水彩畫只能畫素描,不適合創作。事實上,用水彩畫來表達什么樣的內容和主題,畫多大,畫的風格,是由畫家的創造性思維決定的,而不是繪畫本身。因此,從事水彩畫創作應注重創造性思維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