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的裝飾性能有哪些?
來源:投稿網 時間:
如何表現設計色彩。
1.變化自然環境,物象造成的色彩變化學習:任何物體的色彩面貌呈現都是與周圍色彩比較的結果,它是固有色、光源色、環境色的綜合體現。通過練習可以使學生直接生動地認識到局部色彩與整體色彩的關系,從中發現并掌握一些變化規律和表現形式,為以后理性地運用色彩語言表達設計思想打下堅實的基礎。需要對一組靜物進行現實色素描,然后轉換靜物組合。例如:A.轉換光源色(由太陽變成白熾燈等);B.轉換少量物體;C.轉換和拆除靜物組合的一部分襯里等,使靜物組合產生局部變化。最后,對照前后作品,從中感受到局部色彩變化帶來的整體色彩變化。在此基礎上,學生可以繼續進行色彩組合聽寫訓練,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理解和掌握色彩知識。2.顏色歸納表達:通過掌握對自然色彩的分析,對自然色彩進行歸納和提煉,從中了解如何將畫面從立體向二維轉換的方法,了解從現實性表達向設計性能轉換的過程。它還可以更理性地使用顏色,為未來的設計工作奠定基礎。在現實的基礎上,總結和提煉相同的場景、風景和花朵的顏色。由于客觀物體圖像的顏色是不斷變化的,所以在做這個練習時,首先畫一個現實的顏色作業,然后完成兩種不同的處理方法。色彩歸納訓練,是一種有效的溝通現實主義和裝飾色彩繪畫方法的措施。總結色彩寫作生還重視色彩感覺的第一印象,只是進一步表現物體顏色的基本特征。其表現形式的區別在于,歸納色素描是在消除光色影響的顏色處理中,有意識地追求平面圖像效果。
總結色彩素描一般有兩種方法:一是在保持原有光色關系的基礎上,將相鄰范圍內的幾種近似顏色轉化為其平均顏色,以平均值代替,盡可能采用平涂層處理,但不能簡單地用固有顏色代替對象。第二,在保持書寫生物象色調特征的情況下,加強對色彩的主觀處理,進行必要而適度的夸張,如加強色線的曲直對比度、色彩分布的密集對比度等。豐富的風景組合適用于書寫對象。圖片處理方法除以平面彩色塊外,還可以勾線填色,或對局部進行復雜處理。同時,還應注意的是,色塊之間的彩色邊緣必須得到肯定和澄清。色塊中的顏色通常不能漸變或滲透。
3.色彩的裝飾性能:要求這一環節是繼色彩歸納訓練之后的又一重要命題,培養具有設計思維能力和設計手段的重要命題。它以風景、花卉和人物為對象,進行裝飾色彩的技巧練習。以主觀性為基礎,以美化畫面為核心,運用感應、變色、象征等表達手法,注重色彩本身的韻律效果。裝飾色彩表達是印象派和現代繪畫藝術家常用的手法,如高、勞特里克等。實踐應該是漸進的,從歸納素描開始,在色彩歸納的基礎上盡可能強調其裝飾性,在很大程度上整合形狀和色塊。第二步可以嘗試限制色彩使用的方法,達到一到十的目的。只有使用幾種顏色,才能根據不同的搭配形式產生不同的顏色風格。第三步是借色,吸收古今中外優秀裝飾作品的手法,尤其是裝飾畫和圖案設計的主要手法。同樣重要的顏色也反映了色彩效果的描述技術,如裝飾隔色塊等。與色彩同樣重要,可以增強畫面色彩的豐富性和裝飾性,從而使畫面色彩呈現出一種順序感,從而達到色彩效果的和諧。
4.顏色抽象表達。它是設計和表達手段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需要擺脫視覺直接識別圖像的依賴,鍛煉學生的設計思維能力。使圖像和顏色自然,逐漸脫離自然,最終作用于自然。使顏色和形式具有暗示、符號和意義傳遞的功能。通過一些命題設計(如:激勵越、和諧、生活等)來完成。由于他們自己的經驗、不同的文化背景、個性等因素,學生對命題有不同的心理反應。在抽象練習中,他們使用簡單的點、線和表面作為作品的形象,而不是根據個人對任何特定形象的理解來裝飾對象。
5.顏色紋理效果的表現。在不改變其形狀的前提下,選擇歸納、裝飾、抽象作品進行紋理效果處理。例如,用木板代替水粉紙,在顏料中加入沙子、木屑、碎玻璃顆粒、石膏粉等,以達到良好的紋理效果。使用油畫在畫面上使用印花、渲染、摩擦等技術,使畫面達到新的境界。
從理論學習到實踐實踐,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從繪畫寫生色彩的科學觀察到主觀理性歸納設計色彩,通過對繪畫寫生色彩和設計色彩特征的理解,使學生從理論學習到實踐實踐,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從而培養學生對色彩的理解和把握,生動地表達設計色彩的能力水平,使他們能夠掌握不同的設計色彩方法,在未來從事不同的藝術設計領域發揮作用,為未來從事的藝術專業正確使用色彩和設計色彩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