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觀經濟學課程動態(tài)評價模式
來源:投稿網 時間:2022-11-23 10:00:04
建立微觀經濟學教學評價模式。
根據應用型普通本科院校會計學生的特點,在微觀經濟學課程教學中,以動態(tài)評價為理論指導,通過建立課程學習檔案袋,建立微觀經濟學課程動態(tài)評價模式,利用預先準備好的案例教學設計的干預模式,同時進行課程設計和答辯的互動模式,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學生相互評價,學生自我評價和教師三評價的綜合評價,構建微觀經濟學課程動態(tài)評價模式,提高課程教學效果。
(一)課程學習檔案的建立。
課程學習記錄了學生的基本信息和每門課程的學習情況,包括課前學習、課堂學習、課后評估、本課程的課程評估、自我反思。另一方面,它還記錄了教師對學生學習情況的干預和課程反思。
(二)案例教學設計的干預模式。
介入式教學模式可采用案例教學方法開展。通常操作程序是:教師課前選編典型案例→學生自主解讀案例→教師與學生就案例開展課堂討論→教師總結理論提高→學生交流推廣的構思開展研究。在案例教學中,教師以學生為主體設計案例,教學全過程教師與學生應全過程參與。案例教學的優(yōu)勢是一舉兩得,既符合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又提高了學生各方面的運用能力。但案例教學中的案例需要根據學生自身的理解能力和課堂大綱來決定,需要將這三個因素有效地結合起來,才能充分發(fā)揮教學案例對教學目標的服務作用,如果運用不當,案例教學就會像雞肋可惜,食之無味。
(三)課程設計與答辯的互動模式。
互動動態(tài)性評價方式注重學習是教師、學生和學習任務三者中間持續(xù)互相影響的全過程;教師依據教學大綱和內容有意的整理和設計方案有關的知識要點,適度放開教學范疇,激起學習者的求知欲和追求完美的念頭,教師在學生自主學習的狀況下開展多方面的點評和具體指導,最后完成學員學習潛力的點評,使學員在得到專業(yè)知識的基本上,獲得專業(yè)能力,具有人文主義、科學研究和專業(yè)素養(yǎng)。
(四)全方位評價。
(1)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在微觀經濟學課程動態(tài)評價過程中使用干預模式時,每一章的主要知識點,教師可以通過在線社交平臺的在線測試形式或課堂測試和課后作業(yè),了解課程的應用和學習效果。在使用互動模型進行評價時,適當地為學生設置積分獎勵,以鍛煉他們在各個方面的應用能力。(2)學生相互評價。在微觀經濟學課程的動態(tài)評價過程中,我們采用互動教學模式,將一個班級分成大約3個人的小組,小組之間的合作和相互學習是以學習任務為主題的。以PPT或WOD的形式回答老師和其他學生的問題。在這些課前討論和課堂辯護過程中,學生不再是學生,而是合作伙伴。學生可以在合作伙伴互動學習的同時,對知識結構進行內化評分。學生合作撰寫課程論文或PPT答辯是評分的主要依據。在與同學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關注各種專業(yè)知識的積累,關注相關知識,同時培養(yǎng)自己的團隊精神。(3)學生自我評價。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結合制度建設、學習內容、課程收獲等多重因素,進行問卷調查,設計評價教學效果的指標,培養(yǎng)學生反思學習的能力和自學意識。學生的自我評價過高或過低都會引起老師和學生的注意。(4)教師的三項評價。在嚴格執(zhí)行學校教學質量監(jiān)測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的基礎上,學校堅持教學評價、學習評價、管理評價、三位一體的工作方針,建立本科教學質量保證體系。在學校領導和監(jiān)督課堂檢查的同時,學院領導聽課堂,教師進行教學評價。學生的在線教學評價已經成為常態(tài)。學校每年公布教學評價結果,加強課程教師的評價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