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農業推廣效率?
來源:投稿網 時間:2023-07-06 10:00:07
引言
農業科技推廣是實現我國農業現代化的關鍵因素之一。農業推廣體系是我國實現高效農業科技推廣的重要載體。目前,我國農業發展仍面臨一些問題和挑戰。例如,城市化的快速占用部分農業用地,華北地下水過度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農業生產,舊的生產模式難以適應先進農業的發展,需要改進舊的農業生產模式,采用新的農業生產技術,進一步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新技術一開始很難被農業生產者接受。因此,有必要加強農業科技推廣,促進我國農業發展,實現農業現代化。
1.我國農業科技推廣現狀。
1.1中國農業科技推廣體系現狀。
從圖1可以看出,根據政府部門的領導,中國的整體現代農業推廣體系由相應的農業行政機關負責,然后由下屬的農業推廣機構與相應的農業部門合作,形成了農業推廣體系框架1。首先,在整體組織框架中,各級相應的主要農業推廣部門不僅需要接受上級農業推廣機構的領導,還需要接受相應的行政部門,但相應的行政部門權利大于上級主管部門,因此根據相應的行政部門進行更多的推廣部門工作流程,具有一定的雙重性。其次,規劃經濟時期制定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組織結構和運行模式是為了適應當時的經濟發展要求,難以適應當今社會市場經濟的發展。最后,我國農業推廣仍處于傳統農業技術推廣水平,更多的是技術培訓和指導,目前最需要的推廣應適應農業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過程,在農業推廣范圍內應更加注重技術推廣,同時不能忽視與農業相關的人力資源、教育、管理推廣。
1.2我國農業科技推廣機制現狀。
高效健全的農業科技推廣機制不僅可以順利開展農業科技推廣人員的工作,還可以通過做好農業科技推廣工作,進一步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然而,農業科技推廣是一項周期長、回報緩慢的工作,使相關人員更傾向于從事與自身業績密切相關的工作,忽視了農業生產者的科技意識,學習和使用農業技術的能力,對自己的工作也相對缺乏熱情2。
1.3中國農業科技推廣人員現狀。
從我國農業科技推廣人員的學歷分布來看,我國省級農業科技推廣機構的工作人員主要是本科學歷,占46%,大專和研究生的比例約為17.5%,高中及以下工作人員的比例不到10%。在我國鄉鎮農業科技推廣機構中,大專學歷人員占40%以上,技術中學占20%以上,本科生占20%以下。從我國農業科技推廣人員的專業匹配程度來看,在鄉鎮一級,種植業的專業匹配程度約為57%,水產業的專業匹配程度約為42%,畜牧業的專業匹配程度約為62%。從鄉鎮農業科技推廣人員的專業匹配程度來看,有必要進一步提高員工的專業匹配程度3。
2.我國現代農業科技推廣存在的問題。
2.1農業科技推廣意識需要進一步提高。
雖然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但中國在農業推廣方面的實力相對較低,缺乏相應的重視。同時,具體實施困難較多困難,這使得農業創新在促進農業發展的道路上具有很大的阻力。農業推廣的意識主要可以通過農業技術推廣所需的資金來體現。目前,與中國國內農業產值相比,我國農業技術推廣資金僅占0.1%左右。在這方面,與農業相對發達的國家仍有很大差距,這反映了我國農業推廣意識的進一步提高。
2.2農業科技推廣應全面發展。
目前,我國主要通過科研機構、大學和相應的農業行政部門和推廣部門進行農業科技推廣。科研機構和大學僅集中在相關的農業科研單位和農業大學。專業的工業化農業推廣機構和推廣機構尚未完全形成規模,難以完全發展。溝通方式是將創新的科學技術和方法傳遞給農民。與多元化、全面發展的農業推廣方式相比,這種相對單一的農業推廣方式效率較低。
2.3農業科技推廣體系需要統一管理。
農業的發展和農業科技的創新主要依靠三種方式:農業教育、農業科研和農業推廣。然而,目前的農業推廣體系和形式缺乏高效統一的管理。在農業推廣過程中,阻力不能順利進行,相應的優勢和特點也不能為公眾所熟知。這導致了利益的損失,導致專業的農業科學和最新的農業技術無法直接與農民聯系,導致農業推廣效果不佳4。
2.4農業科技推廣資金投入需增加。
目前,由于我國農業技術推廣資金投資不足,我國相關農業推廣人員在工作過程中效率緩慢,但也導致了許多問題。目前,我國對農業技術推廣的支持和資金投資更多地是通過差額撥款的方式進行的,其余部分由地方政府支持,部分由相關農業技術推廣部門自行解決。由于我國各地區經濟發展的差異,各地區農業技術推廣的資金投差異較大,貧富差異較大,對我國經濟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3中國現代農業科技推廣對策。
3.1提高農民的科學意識。
由于我國農村居民科技例的科技質量較低,目前應以提高工人的文化水平和科技意識為主要目標,以提高農業推廣的效率。農業推廣效率的提高主要來自企業力量,因此,不能簡單地將農業技術推廣到農業生產過程中,而應從積極理解、教育、培訓、應用等方面,全面提高農民對科學的理解,使用技術意識和水平,引導農民自發積極尋找科技支持和信息交流?;诖嗽颍枰⒏咝?、權威的技術信息宣傳平臺,實施宣傳平臺建設的準入制度,避免壞錢驅逐好錢。建立相應的責任追究機制,不僅可以加強和規范農業科技的宣傳,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農民的科學意識5。
3.2建立多元化農業推廣平臺。
農業科技推廣模式是在科研機構、大學和相應的農業行政部門和推廣部門之外,專門設立與政府、科研機構和農民相連的社會服務機構。通過社會服務機構開展多元化的農業科技推廣工作,從宣傳到講解到演示到運營一體化,提高農業推廣效率。
3.3創新管理體系。
在政府部門推廣、商業推廣、參與組織推廣三種形式中,政府部門的推廣作用最為明顯。因此,為了確保農業推廣工作的順利實施,順利有效地發揮基層農業推廣工作的作用,需要調整當前的領導機制和管理體系,打破唯一主體決策的現狀,結合社會市場資源,建立系統的農業技術推廣網絡。農業推廣人員的工作效率可以通過教育和培訓來提高。此外,作為一項公益工作,利潤微薄。在經濟轉型期間,農業推廣資金主要來自政府。因此,相關資金應由政府財政承擔,完善資金使用結構,與當地農業市場一致,提高農業推廣效率6。
3.4增加資金投入。
建立農業科技推廣專項資金,建立健全的資金管理體系,加大農業科技推廣資金投入,制定完善的惠農政策,提高資金利用率,提高農業科技推廣效率。例如,相關政府增加了資本投資,建立了相應的農業技術示范園區,分別對園區內不同的農業技術進行了示范,讓農民感受到農業技術給農業生產帶來的經濟效益。這不僅可以提高資本利用率,而且可以提高農業科技推廣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