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充分發揮紀律檢查監督的作用
來源:投稿網 時間:2022-12-03 10:00:04
引言
黨的十九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對完善黨和國家監督制度、改革管理制度等工作進行了一系列戰略部署,作為電網企業內部的紀檢組織,如何結合電網企業生產經營的實際情況,認真履行紀委的監督責任,充分發揮監督的首要責任,促進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成為電網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課題。
一是充分發揮國有企業紀檢監督的意義。
(1)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
經過40年的斗爭,促進全面治理進程的改革開放進入了改革和崛起的時期。在日益全球化的經濟發展模式下,國有企業引領著和平發展的步伐。同時,國有企業的紀律檢查和監督始終影響著企業的高質量發展。監督、保證實施,促進完善發展,充分發揮國有企業的紀律檢查和監督作用,促進綜合治理過程,營造企業上下風的創業氛圍。
(2)有利于樹立廉潔的工作作風。
反腐倡廉是中國共產黨從個人到家庭、從家庭到國家、從國家到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執政理念的更新,紀律檢查和監督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國有企業通過監督懲罰,糾正高管濫用職權,擅自接受賄賂,隱瞞司法機關,維護正常工作秩序,確保工作合法性,促進廉潔工作作風的建立。
(3)有利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
在以公有制為主體,共同發展各種所有制經濟的經濟體制中,國有企業的改革機制不斷升級,這與國有企業紀律檢查監督的大力發展是分不開的。新時代,黨中央提出了全面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目標。國有企業充分發揮紀律檢查監督的作用,為全面深化改革奠定了基礎。
(4)加強國有企業主責監督和領導意識。
在新形勢下,國有企業的主要責任監督任務尤為突出,必須落實其主要責任。國有企業是否有言語,是否違反領導人的最后聲明制度,行使權力,自覺落實中央八項規定,都與紀律檢查委員會的監督密不可分。
二是國有企業紀檢監督的現狀。
(1)監督把握不合理。
對紀律檢查和監督的不合理把握是目前大多數國有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基本上,監督人員在行使主要責任監督職能的同時,也承擔職能監督工作。當主要監督工作人員不足時,往往會臨時動員其他部門人員執行監督任務,不能專門從事手術行業。同時,主要監督人員還應完成其他職能的監督任務,不能致力于日常監督工作。
(2)弱化監督獨立性。
減弱監督獨立性是國有企業紀律檢查和監督的難點。目前,國有企業的組織結構包括從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到中央各部門到各直屬管轄公司的垂直監督,以及同級領導和成員之間的相互監督。在國有企業中,大多數員工在領導小組的指定下工作,但權力事項沒有明確界定,最終導致非法使用權力的現象仍然存在。
(3)監督主體履行職責的錯位。
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管和治都包括監督。黨委監督是全面監督,包括對黨員的批評教育、組織處理、紀律處分等。黨委要任命干部,監督干部。紀委監督的重點是履行監督、紀律執行和問責的職責。黨內監督是全黨的任務。第一個是黨委的監督。說到監督,你不能只想到紀委或推給紀委。
首先,黨委的主要責任和紀律檢查委員會的監督責任是錯位的。在組織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方面,許多企業黨委往往把具體工作推給紀律檢查委員會,導致紀律檢查部門組織各單位落實主要責任,負責監督主要責任的落實,導致紀律檢查部門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
二是業務監督和專項監督錯位。具體業務管理部門將職能監督的崗位職責和業務流程規定的工作監督推卸給紀檢部門,片面認為監督是紀檢部門的事,導致業務管理監督主體與專項監督主體之間的錯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