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冷藏技術投稿地址
冷藏技術詳細信息
冷藏技術
Cold Storage Technology
冷藏技術投稿要求
《冷藏技術》創刊于1978年,由國內貿易工程設計研究院和全國商業冷藏科技情報站主辦,是我國冷藏(冷凍)行業唯一的一本全國性專業期刊,具有較高的權威性。本刊報道國際和國內行業動態;介紹國內外新技術、新成果;交流相關管理經驗;研討實用技術。內容豐富,涵蓋與行業相關的管理、制冷、建筑、食品冷藏工藝、保鮮、空調、電氣等多個學科,專業而全面。既有很高的學術性,也有較強的實用性。
為提高征稿質量與效率,請遵照以下要求投稿:
1. 請通過本刊郵箱(lengcangjishu@163.com)投稿。
2. 來稿請用Microsoft Word編輯,文中公式請用Math Type編輯。正文一般以4000?6000字為宜,文題簡短準確,能夠反映文章的核心內容,以不超過25個字為宜,忌用非公知、公用符號或縮略語。文章應有3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英文摘要不多于1500個字符或者250個英文單詞。關鍵詞不少于4個,同時附有相應英文翻譯。
3. 來稿請署真實姓名、工作單位、通訊地址、郵編和聯系電話,同時附有作者簡介。
4. 請勿一稿多投。凡是被錄用的稿件將在收到稿件后30個工作日內收到我刊以電話、郵件和郵政信函方式發出的錄用通知,逾期未接到通知者可自行處理。
5. 來稿應自覺遵守相應學術規范,如有違反將被記入黑名單。
6. 編輯對稿件有刪改權,如不同意刪改請在稿件上注明。論文發表后,版權即屬編輯部所有,其中包括上網的版權。本刊嚴格維護知識產權法,作者文責自負,凡因侵權引起的任何爭議,恕不負連帶責任。
7. 本刊已加入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和萬方數據庫,如作者不同意將文章編入數據庫,請在投稿時聲明。
冷藏技術雜志簡介
《冷藏技術》創刊于1978年,由國內貿易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和全國商業冷藏科技情報站主辦,是我國冷藏(冷凍)行業唯一的一本全國性專業期刊,具有較高的權威性。本刊報道國際和國內行業動態;介紹國內外新技術、新成果;交流相關管理經驗;研討實用技術。設有專家論壇、技術探討、工程實踐、百花園地、信息動態等欄目。
本刊內容豐富,涵蓋與行業相關的管理、制冷、建筑、食品冷藏工藝、保鮮、空調、電氣等多個學科,專業而全面。既有很高的學術性,也有較強的實用性,是冷藏(冷凍)行業企業管理者、科研人員、技術工作者、大專院校相關專業師生的良師益友。
《冷藏技術》出版三十年以來,在冷藏(冷凍)企業具有較高的普及率,并深受廣大讀者喜愛,一直保持較好的發行量。現為全國公開出版物,自發性,每年四期,大十六開本。
冷藏技術統計分析
影響因子:指該期刊近兩年文獻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該期刊前兩年論文在評價當年每篇論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數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種指標,指某一期刊論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數中,較新的一半被引論文刊載的時間跨度
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數占該刊總被引次數的比例用以測度某期刊學術交流的廣度、專業面的寬窄以及學科的交叉程度
引用半衰期:指某種期刊在某年中所引用的全部參考文獻中較新的一半是在最近多少年時段內刊載的
平均引文數:在給定的時間內,期刊篇均參考文獻量,用以測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學交流程度的高低
冷藏技術參考文獻
直流磁場對豌豆凍結特性的影響
為了探究磁場對果蔬速凍的影響規律和作用機理,為優化磁場輔助凍結提供參考,以豌豆為研究對象,利用隧道式速凍機對其進行磁場強度分別為0Gs、4.6Gs、9.2Gs、18Gs、36Gs的直流磁場輔助凍結實驗,連續記錄豌豆中心溫度,比較并分析有無磁場以及不同磁場強度對豌豆凍結特性的影響。實驗結果表明,磁場對凍結過程的影響隨強度變化具有一定的極...
用于冷庫凍結間液體冷媒除霜能效分析
液體冷媒除霜具有在除霜期間制冷過程連續,庫溫波動小,無需附加能耗的優勢。本文通過采用6mm翅片間距的雙聯冷風機進行實驗,探究冷媒除霜的除霜規律。在庫溫為.20℃工況下,進行了不同結霜質量下的除霜實驗,得到不同結霜質量下的除霜時間、庫溫升高值、制冷量和壓縮機進出口溫度的變化值;得出系統制冷和除霜過程的能效比與除霜周期(除霜...
武漢萬噸與華商國際簽署合作協議
2017年9月25日,武漢萬噸冷儲物流有限公司與華商國際工程有限公司在武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通過此次簽約,雙方建立新型戰略合作關系,憑借雙方在品牌、管理、理念、技術等諸多優勢上強強聯合,促進中國冷鏈物流行業EPC模式的發展,實現共創雙贏的全新局面。
基加利修正案背景下低GWP制冷劑應用的再分析
在履行《蒙特利爾議定書》國際公約,加速淘汰HCFCs制冷劑及基加利修正案所涉及的“高GWP”的HFCs制冷劑的背景下。本文以單級蒸氣壓縮制冷系統為研究對象,對熱泵空調及冷凍冷藏系統典型HCFCs制冷劑R22、傳統替代制冷劑(R410A、R404A)、自然制冷劑(R744、R717、R290、R1270)、HFCs$l冷劑(R32、R152a、R161、R134a)及新型烯烴類制冷劑HFOs...
提高我國冷庫制冷系統能源效率的可行方法探討
從能源效率的角度對歐洲和中國的大型冷庫典型制冷系統進行對比。通過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制冷系統對比,尋求提高我國大型冷庫制冷系統效率的潛在可能性。通過從制冷系統控制的角度對國內大型冷庫制冷系統可能存在的高能耗因素進行分析,并介紹了多種節能手段,如自動熱氣除霜、電動液位控制、溫度精確控制等。根據這些提升手段,采用軟件模擬的方...
熱門評論
冷藏技術編輯部老師的態度超好,每次打電話都不厭其煩地回答!之所以這么久才錄用主要是因為有一個審稿人拖了很長時間,最后以方向不一致,拒絕了審稿,編輯部重新安排了審稿專家,這次很快就出了審稿結果!修改后可以發表!修改之后兩個星期終審通過!從投稿到錄用大概花了3個半月的時間!
冷藏技術的審稿速度還是非常快噠。編輯很負責也很平易近人,處理速度也很快、工作規范,相當滿意。審稿專家提的意見也很中肯,前前后后修改了幾次,最后終于收錄了。
編輯部老師的態度超好,每次打電話都不厭其煩地回答!之所以這么久才錄用主要是因為有一個審稿人拖了很長時間,最后以方向不一致,拒絕了審稿,編輯部重新安排了審稿專家,這次很快就出了審稿結果!修改后可以發表!修改之后兩個星期終審通過!從投稿到錄用大概花了五個半月的時間!
冷藏技術雜志編輯很負責,幾天就返回了修改意見,反復修改了2、3次,從投了這個雜志到修改到錄用到確定刊期,前后1個月的時間,很快的了。
7月9號投稿到9月18號通過主編終審,外審3個星期,之前的審稿費的郵寄就花了半個月,感覺雜志社效率還是比較高的,信息更新也比較及時;不過專家似乎不是很清楚我的研究內容,意見比較簡單,里面有些話是我論文中的內容;照著專家意見修改后錄用,10月中旬已經收到錄用通知和發票。
8月13號投的,10月10日收到退修通知,返回后12月20號再修改,今1月15日收到錄用到正刊的郵件。整體感覺編輯很認真負責,一點微小的錯誤都會審出來,很敬業,中間打過電話咨詢過一次,態度也很好。不過相對國外期刊,速度還是有點慢了,當然可能是稿件過多,編輯忙不過來,收到郵件都是下班,有次還是晚上十點多,編輯也挺辛苦的。還是希望以后能加快點速度,祝冷藏技術雜志越辦越好,質量越來越高。
期刊審稿速度快,流程很是規范!編輯態度好,工作效率高,非常值得稱贊!冷藏技術雜志一直口碑就挺不錯,望越辦越好!等待,應該很快就能見刊咯·
只回來一個外審,另一個外審沒消息,打電話給編輯,說從投稿之日起等夠一個月,只要這個外審說的還可以也會錄用。最后等了一個月果然錄用,呵呵。
審稿速度很快,一個多月就給了審稿人的意見,審稿專家意見非常專業且很到位,超級給力,速度非常快,贊一個!修改后錄用,論文要有些創新,對格式要求比較嚴格,編輯老師也相當認真負責!推薦投稿。
審稿1個月,返回的修改意見很中肯,列了好幾點。對內容文字也看得很細,標點符號都提出來了。要求10天內修改完畢。版面費通過學校財務處轉賬,約兩個星期才到達編輯部。
相關問題
相關期刊
更多常見問題
Q:論文發表的時候可以一稿多投嗎? |
A:一稿多投的行為是典型的學術不端的行為,是國內外學術界都明令禁止的行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權歸屬的問題,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經被某個雜志社錄用,或者同時被兩家雜志社錄用,就會涉及到版權糾紛,作為雜志社都會保護本社的合法權益,到這時作者就會比較麻煩,吃官司都是小事兒了,被打入黑名單降級降職影響可就太大了。 |
Q:職稱論文發表對時間有限制嗎? |
A:職稱論文發表并沒有明確規定截止時間,需要作者結合自己所在地區的具體規定自己安排發表時間,一般職稱評審,各地區都會明確規定申報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們結合這個日期來考慮何時發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區職稱評審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間,有的地區要求7月中旬開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則是要求8月中旬交,還有部分地區要求截止時間為申報時間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個地區的具體要求并不同,申報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確保自己的文章已經見刊并且被相應的數據庫檢索即可。 |
Q:網上發表論文如何防騙?可靠網站與可疑網站如何區分? |
A:由于發表論文的需求遠遠多于雜志版面的供應,再加上眾所周知的審稿難!審稿慢!選擇論文發表網站發表表論文確實能解決以上問題。賣方市場的出現加之發表論文的剛性需求,就導致出現先付款后發表的現狀。論文發表網站正規與否是通過網站從始至終所提供服務體現出來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時間差都會有風險,但這個風險是可以通過您的智慧來避免的。因為不是所有論文網站都是騙子,你要做的就是過濾掉沒保障的網站,選擇可靠的論文發表網站! |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準備? |
A:省級、國家級期刊建議至少提前6個月準備。一般來講,雜志社為了確保每期雜志正常出刊,都會提前將當期之后1-3個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創刊較早,認可度更高的熱門期刊,來稿量較大,發表周期可能就會更久。提前準備,意味著雜志的可選擇性更多。 |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準備? |
A:核心期刊建議至少提前12個月準備,核心期刊正常的審稿周期為1-3個月,且審核嚴格,退稿、返修幾率更大,這意味著在流程上耗費的時間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競爭更加激烈,即使被錄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