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苗齡牛樟葉綠素熒光差異性
摘要:采用OS5p調制葉綠素熒光儀,對福建省龍海市九龍嶺林場從臺灣引種的不同苗齡的牛樟葉綠素熒光參數進行比較分析。結果表明:與1年生牛樟相比,3年生牛樟初始熒光(Fo)、最大熒光(Fm)、可變熒光(Fv)、最大熒光比率(Fv/Fm)、光合量子產量(ФPSⅡ)、光化學猝滅系數(qP)及電子傳送率(ETR)均顯著升高(P〈0.05),穩態熒光(Fs)、實際熒光(Fms)、非光化學猝滅系數(qN)及光能非光化學耗散(Ⅳ)均顯著降低(P〈0.05)。與溫室栽培相比,同齡露天栽培牛樟幼苗qN、D、ФPSⅡ和ETR顯著升高(P〈0.05)。與本地香樟相比,同齡牛樟Fm、Fv、Fv/Fm及Fv/Fo顯著升高(P〈0.05),表明牛樟潛在最大光合能力較高,PSⅡ潛在活性較高,應對環境脅迫的能力也較強;而本地香樟對環境的適應性較強,實際光合量子產量也較高。葉綠素熒光參數間相關性分析結果表明,Fm與Fv(R^2=0.990),中PSⅡ與ETR(R^2=0.996),P與ETR(R^2=0.923)及西PsII與P(R^2=0.935)之間具有極顯著正相關關系;ФPSⅡ與D(R^2=0.993),ETR與D(R^2=0.999)之間具有極顯著負相關關系。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福建林業科技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