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透支與帝國衰毀:東漢帝國敗亡的大戰略機理透析
摘要:大戰略成功的根本要義在于手段與目標之間的平衡、資源與目標之間的相稱.而戰略透支正是由于大戰略手段與目標相抵牾、資源投入與對大戰略目標的推進難以為繼而造成的困境.以此大戰略機理來審視東漢帝國衰毀的歷史圖景,可以發現其最終敗亡的重要根源在于國家的大戰略手段難以實現、甚至背離既定的戰略目標,以及有限的各類國家資源難以經久地支撐東漢帝國在戰略上的四面出擊和過度伸展.前者表現為帝國初期劉秀的以“罷”為主題的兵制改革和忽略經營周邊的外交戰略在國家建立初始階段已經埋下了戰略透支的伏筆,以及其后帝國在處理少數民族問題時盲目推崇單一性的軍事手段;后者表現為東漢帝國在多維戰略方向上應對多重戰略任務逐漸透支著末日時期帝國日漸枯竭的各項國家資源.透析東漢帝國衰毀的大戰略機理,啟示當代中國在和平崛起的過程中要在關鍵性的戰略節點和戰略機遇期上處理好國內建設與對外戰略之間的互動關系,這尤為突出地要求把握好對國家安全具有根本意義的基本戰略力量儲備建設及周邊外交戰略的經略需在均衡而審慎的發展軌道上運行.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戰略決策研究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