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藝術理論中的文質論
摘要:在中國古代藝術理論中,"文"與"質"是一對重要的理論范疇,"文"重在對藝術的修飾,"質"重在藝術的自然真情。中國傳統藝術講究"文質彬彬"相得益彰,若"質"而為"野",則需要"文"來調整;而"文"而近靡,必須以"質"祛弊。尤其民歌與戲曲等藝術,尤為強調"其詞直質",婦孺亦能解的質樸之美;而畫論中,亦主張"文采"與"內質"相諧和的大雅之道。華樸相濟,文質兼備,是中國傳統藝術所追求的境界。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浙江藝術職業學院學報雜志社
摘要:在中國古代藝術理論中,"文"與"質"是一對重要的理論范疇,"文"重在對藝術的修飾,"質"重在藝術的自然真情。中國傳統藝術講究"文質彬彬"相得益彰,若"質"而為"野",則需要"文"來調整;而"文"而近靡,必須以"質"祛弊。尤其民歌與戲曲等藝術,尤為強調"其詞直質",婦孺亦能解的質樸之美;而畫論中,亦主張"文采"與"內質"相諧和的大雅之道。華樸相濟,文質兼備,是中國傳統藝術所追求的境界。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浙江藝術職業學院學報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