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中下游宣城水東地區早白堊世酸性火山巖年代學、地球化學及巖石成因
摘要:位于長江中下游的宣城水東地區發育一套酸性火山巖,主要由流紋質角礫巖、流紋巖和珍珠巖組成。本文對該套火山巖進行了詳細的鋯石U-Pb年代學、主量元素、微量元素以及Nd-Hf同位素研究。LA-ICP MS鋯石U-Pb定年結果顯示3種巖性的火山巖年齡分別為133.2±0.8、133.4±0.8和131.5±0.9 Ma。主量元素組成上,這套酸性火山巖具高硅(72.51%~81.79%)、富鉀(K_2O/Na_2O=2.04~14.93,平均6.72)、貧鈣鎂(Ca O=0.19%~1.57%,Mg O=0.06%~0.29%)的特征,屬于弱過鋁質(A/CNK=1.02~1.24)的高鉀鈣堿性-鉀玄巖系列巖石。微量元素方面,輕重稀土元素分餾明顯[(La/Yb)_N=5.43~9.17],具明顯的負銪異常(Eu/Eu~*=0.44~0.60),富集大離子親石元素(LILE)Rb、Th、K和Pb等,虧損Ba、Sr、Nb、P和Ti等元素,表現出殼源的特征。全巖Sr-Nd和鋯石Hf同位素組成變化范圍相對較小,(~(87)Sr/~(86)Sr)_i為0.707 3~0.708 8,εNd(t)值為-7.05~-5.56,εHf(t)為-8.6~-1.3。結合區域地質研究成果,認為宣城水東地區酸性火山巖可能是在約135 Ma古太平洋板塊俯沖作用之后的伸展-拉伸環境下,由新元古代早期新生地殼重熔而成。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巖石礦物學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