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G脅迫下兩個大豆品種苗期的耐旱性與相關響應基因表達分析
摘要:為揭示耐旱大豆材料對干旱脅迫的生理和分子反應,以耐旱型大豆品種‘吉育88’和‘雜交豆5號’為試驗材料,研究中度水分脅迫(10%PEG6000)下9個耐旱生理指標變化和4個干旱脅迫響應基因(BADH1,GmDREBa, GmDREBb和GmERF3)的表達情況,明確大豆中相關干旱響應基因的表達與耐旱生理指標之間的相關性。結果表明,兩種大豆材料在干旱脅迫下主要以提高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淀粉含量以及保持較高的過氧化氫酶(CAT)活性來減少傷害。‘吉育88’和‘雜交豆5號’葉片中4個耐旱基因的表達模式基本一致,均為隨脅迫時間的延長先升高后降低。相關性分析表明,‘雜交豆5號’BADH1基因在干旱脅迫9 h的相對表達量與CAT活性顯著正相關;GmDREBa基因在干旱脅迫9 h的相對表達量與淀粉含量顯著正相關;GmDREBb基因在干旱脅迫24 h的相對表達量與淀粉含量顯著正相關;GmERF3基因在干旱脅迫24 h的相對表達量與脫落酸(ABA)含量顯著正相關,而在干旱脅迫48 h的相對表達量與細胞分裂素(CTK)含量顯著負相關。在考察大豆耐旱性時,這些基因的表達情況可以作為參考指標。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分子植物育種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