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歷史記憶的類型及其解讀 陳世松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 四川成都610071 摘要:經過明清易代變遷之后,四川各姓氏家族往往自覺不自覺地將自己的立場和感情帶進族譜編纂之中,并用以來表達其與當下的關系。由于有太多的因素在影響著人類的記憶,這就使得人們通過族譜來記述過去歷史時,難免不摻雜一定的想象、附加成份,這就為今天解讀歷史記憶留下了相當的空間。至今仍在川、渝地區普遍流傳的創傷性記憶、苦難性記憶、想象性記憶,蘊藏著諸多歷史信息,值得治巴蜀史的學者深入探討。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中華文化論壇雜志社
相關推薦 更多 新聞戰線 北大核心 1-3個月錄用 新聞愛好者 北大核心 1-3個月錄用 中國翻譯 北大核心 1-3個月錄用 外語研究 北大核心 1-3個月錄用 出版廣角 北大核心 1-3個月錄用 中華文化論壇 北大核心 1-3個月錄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