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曾植“南北會通”觀的審美譜系——從北碑三宗、《中岳嵩高靈廟碑》到歐虞褚李
摘要:沈曾植的”南北會通”觀既無純粹碑學的極端,亦無純粹帖學的保守,所以,在晚清書法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沈曾植的”南北會通”不是簡單的北碑與南帖的會通,而是有豐富的、成體系的嬗變路線。沈曾植以北碑三宗和《中岳嵩高靈廟碑》為”南北融合”的關紐,以初唐歐、虞、褚、李為最后定型,這樣,正好涵蓋了”南北會通”最重要的四條書風演變線索。沈曾植把這四個譜系分成正宗與別派兩類,從《刁惠公墓志》到虞世南、從《張猛龍》到歐陽詢是正宗譜系,從《敬史君碑》到褚遂良、從《中岳嵩高靈廟碑》到唐太宗是別派。每個譜系都有自己的審美風格,幾乎都涉及到了這一時期的重要書學問題。所以,研究沈曾植的”南北會通”問題,對澄清晚清的諸多書法思想以及晚清的書法創作皆大有裨益,而且還有利于當下的書法實踐。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書法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