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互聯網+”成吸納就業主力軍
佚名
()"前年年初,大量"互聯網+"企業開始通過我們市場尋找求職者。經過一年的時間,如今"互聯網+"企業已經成為我市吸納就業的一大主力了。"太原人才大市場張永娟說。在市場調查中,記者發現,隨著互聯網在我國應用的普及,互聯網行業成為就業吸納大戶。應屆生劣勢變優勢
在傳統企業招聘時,工作經驗一個硬性的“門檻”讓眾多應屆生們難以逾越。然而,在“互聯網+”時代,這個“門檻”變得無足輕重。“現在的大學生們幾乎每日會接觸互聯網,據統計數據顯示,超過90%的人使用時長超過兩小時,每日接觸互聯網超過8小時以上的大學生占12.2%。”我市就業專家曹先生表示,“由此可見,互聯網早已在潛移默化中進入了大學生們的日常生活,他們對于互聯網的熟悉程度很高,更能適應和理解互聯網行業的工作。”
此外,一些在我市招聘的“互聯網+”也認為,應屆生雖然缺乏經驗,但是有著可塑性強、年輕有激情、不認輸等優勢。他們認為,隨著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進一步發展,行業體量迅速膨脹,對人才的需求陡增,職位數量急劇增加,招聘量大,對于應屆生的吸納能力非常顯著。復合人才非常搶手
隨著“互聯網+”的興起,除了互聯網企業需要大批年輕人才,一些傳統企業也渴望熟悉互聯網的人才幫助它們實現聯網轉型。不過,他們更青睞既熟悉網絡,又熟悉企業的復合人才。“傳統企業急需引進互聯網人才來驅動轉型并扭轉局面。”曹先生表示,前些年,企業需要的只是基礎型人才,如今已經轉向中高端人才,但從目前的人才供給看,高端人才缺口非常大。我市一家企業的人力資源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公司全網電商已發展了多個平臺,各平臺的獨立負責人卻遲遲沒有到位,雖然開出了不低的年薪,但依然難覓合適的人才。”
傳統企業求才急切,這給互聯網企業也帶來了壓力,大大加劇了互聯網行業人才市場的競爭。曹先生表示:“互聯網正在一步步與傳統行業融合,使得部分傳統行業人才慢慢向"互聯網+"行業轉移,原傳統行業人才被動離職比較多,而"互聯網+"型的復合人才非常搶手。”(來源:太原晚報 文/張勇 編選: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