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貴陽軌道交通人才支撐體系構建的對策思考
王治強
摘要:貴陽軌道交通人才支撐體系的構建關系到貴陽軌道交通事業的健康快速發展。如何構建科學有效的人才支撐運用體系我們很多交通人在積極思考,不少同志提出了一些很有益的措施。筆者認為貴陽軌道交通人才支撐體系的構建,必須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堅持以人為本,在實踐上體現以人為本的內涵和要求。按照現代企業管理的要求,以企業作為人才開發的主體,以造就創新型人才隊伍為目標,以現代化企業管理方式、方法為手段,及早謀劃,搶抓機遇,不斷完善各類體制機制,為人才的引進、培養、使用以及保持提供良好的保障和環境。
關鍵詞:人才支撐體系;人才第一;優化;發展環境
貴陽軌道交通人才支撐體系的構建,必須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堅持以人為本,在實踐上體現以人為本的內涵和要求。按照現代企業管理的要求,以企業作為人才開發的主體,以造就創新型人才隊伍為目標,以現代化企業管理方式、方法為手段,及早謀劃,搶抓機遇,不斷完善各類體制機制,為人才的引進、培養、使用以及保持提供良好的保障和環境。
一、樹立人才第一的理念,切實把構建人才支撐體系放在戰略位置
貴陽軌道交通要建一流的精品工程,必須重視人才,樹立人才第一的理念,建立一流的人才支撐體系和人才隊伍。一是要加強領導和投入。堅持黨管人才的原則,完善人才工作組織領導體制,形成黨委統一領導,組織人事部門牽頭抓總,相關部門各司其職的良好局面,大力實施“人才強企”戰略;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意識,設立軌道交通人才專項基金,加大對培訓、福利、引進、激勵、環境改善等方面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投入力度,為引才、留才創造良好的條件。二是優化人才引進政策。根據我市軌道交通專業人才需求以及國內軌道交通人才較為缺乏的實際情況,積極與市人事主管部門協調溝通,按照分類分層的原則,進一步探索在住房、落戶、子女就學、補貼等各方面的優惠內容,制定完善的人才引進政策。同時,爭取開辟高層次專業人才“綠色通道”,對一些有豐富軌道交通經驗、學歷職稱達不到人才引進要求的專家、技術人員,破格引進。三是樹立人才國際化戰略。在經濟全球化大背景下,樹立人才國際化戰略是掌握世界領先技術,構建新的發展優勢的重要途徑。事實證明,哪個地區、哪個企業重視人才國際化,就能贏得發展的先機。
因此,要充分利用好國際國內兩種人才資源,建立吸引留學和海外高層次人才的長效機制,開辟海外人才引進綠色通道;按照國際化標準開展境外培訓,或邀請國際專家開展內部培訓,努力提升“本地人才”國際化素質;與國外軌道交通公司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定期互訪和學習。 二、拓寬用人渠道,優化人才隊伍結構
按照軌道交通建設和運行的需要,不斷加強人才引進和培養,提升員工素質,優化隊伍結構。一是廣開人才引進渠道,盤活人才資源。以社會招聘為突破口,完善人才引入機制,拓寬選人用人的視野。在著重引進工程建設所急需的高層次技術人員的基礎上,如機電、信號、車輛、設備、設計、規劃、電子等專業人員,大力引進一批富有現代化、國際化眼光的運營管理人才。二是加強內部培養,提升員工綜合素質。內部培養是增強員工歸屬感、提升企業凝聚力的一個關鍵環節,要進一步確立有效的培訓機制,建立完善的培訓考核制度,為員工綜合素質的提高提供全面、多層次的培養方式和內容。在培養方式上,可以采用內部輪崗,專家講座、實踐鍛煉、選派進修、導師制等途徑;在培養內容上,在注重提高員工軌道交通業務能力和水平的同時,要進一步提高員工特別廣大黨員干部的自身素質和政治覺悟,增強廉潔奉公、拒腐防變的能力。三是強化外部培養,建立校企合作機制。以高校為依托,培養軌道交通專業人才,是國內許多城市采取的一種解決人才短缺的重要途徑。例如,南京地鐵與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合作開辦的地鐵人才培訓班;上海地鐵運營公司與上海軌道交通學院建立產、學、研合作聯盟,形成了人才培養與發展產銷一條龍的新模式。貴陽現有18所大中院校,高等教育資源十分豐富,可以和相關院校在人才培養、職工培訓、實訓基地建設和科研項目開發等方面開展合作,采取“訂單式”培養模式,為貴陽軌道交通的長遠發展輸送各類人才。
三、完善人才工作體制機制,營造良好的人才發展環境
良好的人才發展環境是企業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重要條件,也是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途徑。因此,在貴陽軌道交通事業的起步階段,一定要通過建立完善的人才工作體制機制,創優人才發展環境。一是形成科學的激勵機制。認真貫徹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方針、逐步建立符合貴陽軌道交通特點的人才培養、選拔、考核、管理的機制,確立科學的薪酬體制和考核機制,營造有利于優秀人才涌現、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通過采取重點培養、崗位造就、待遇傾斜、榮譽獎勵等方法,激發人才的積極性、創造性,引導員工個人目標與公司目標相統一。二是建立完善的人才評價機制。人才評價機制是建立和完善人才競爭機制、監督機制的基礎,建立評價機制是實現人事人才管理科學化、規范化的必然要求。在構建機構健全、分工明確、活動規范的人才評價組織體系的基礎上,制定相應的實施細則和評價標準,建立以業績為核心,由品德、知識、能力等要素構成的各類人才評價指標體系,確保評價工作的規范化和健康有序發展。三是完善崗位晉升機制。根據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工程技術等崗位的不同,分類提供發展平臺,建立以績效為主要依據的晉升渠道,以崗位工資檔次進退為手段,以激勵職工的崗位奉獻為目的的正常晉升機制,全面暢通各類員工的崗位晉升通道,保證每一位員工的發展都有空間。四是健全員工保障機制。建立強制性社會保險、醫療保險以及商業保險的雙重保障機制,特別是對經常深入施工現場的工程技術和管理人員要統一購買人身保險,完善員工權益保障、醫療保障、醫療救助保障、人身保障等管理規定,加大員工維權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