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道路運輸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探究

蔣平

【論文關鍵詞】道路運輸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

【論文摘要】文章從環境會計信息的內涵入手,探討在可持續發展條件下,道路運輸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必要性、內容以及披露模式,以期拋磚引玉。

20世紀70年代起,隨著環境問題的日益惡化,許多國家的會計學者開始把環境保護與會計問題結合起來進行多角度地研究,經過認識上的不斷深化,將其規范為“環境會計”,并逐步成為會計科學體系中的一個新興分支。所謂環境會計,是指將環境科學、現代經濟理論、可持續發展理論和傳統的會計學相互結合,以自然環境資源和社會環境資源耗費應如何補償為中心,運用一定的方法,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形式,輔之以實物計量和文字表述,來反映、報告和考核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以期達到合理配置資源,改善環境狀況的目的,而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則是環境會計最主要和最基本的問題。

一、環境會計信息內涵

我國環境會計的發展較之西方國家起步較晚,80年代末引進環境會計理論,2001年3月,成立了“綠色會計委員會”,2001年6月,經財政部批準,中國會計學會成立了第七個專業委員會——環境會計專業委員會,標志著我國環境會計研究進入新階段。作為環境會計核心內容之一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主要是指企業向政府及社會提供關于自身環境保護、公害防治和消除及與環境有關的財務信息,用于滿足社會公眾和有關機構的了解及決策需要。隨著我國20世紀90年代可持續發展觀點的提出,環境會計信息作為衡量和評價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對自然環境影響的重要依據和信息來源,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環境會計信息將成為企業持續經營、投資決策以及業績評估的重要指標,環境會計信息披露也必將成為我國企業會計工作中不可忽視的重要一環。

二、道路運輸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必要性探析

(1)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是道路運輸企業環境現狀提出的必然要求。道路運輸企業的經濟活動必然伴隨大量的環境活動,這些活動既對自然環境產生影響,存在這些環境活動,企業會計就不能熟視無睹。首先,道路運輸基礎設施建設如公路建設、車站建設等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并在建設中丟棄廢土、廢渣,從而導致對地表土地和植被的破壞;其次,運輸活動中,汽車尾氣排放、鉛污染以及運輸人員生活垃圾的丟棄等,都會造成環境污染,據相關資料顯示,汽車排放的鉛對大氣污染分擔率達89%~90%;再次,運輸活動中還存在著嚴重的噪聲污染,有些住在車站周圍的人甚至因此患病,極大地危害人類的健康。(2)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是道路運輸企業的責任向社會擴展的必然結果。社會、經濟、自然環境的協調發展,要求道路運輸企業在建立經濟目標的同時,必須承擔社會責任,考慮污染的治理、環境的保護、資源的利用等多個目標,對企業有關的環境資源、生態環境的消耗等進行反映和控制,記錄并計算企業的環境成本和環境效益,通過環境會計揭示企業應該履行的社會責任信息,從社會角度而不是企業的角度全面考核企業經營對社會的貢獻。(3)實施環境會計是道路運輸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手段。當前,可持續發展思想已成為世界各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指針與理論研究的熱點。作為為經濟管理服務的會計,責無旁貸地要考慮各會計主體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對環境帶來的影響,并計量、反映和控制社會環境資源,為改善社會環境與合理利用資源,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服務。近幾年,道路運輸企業推行現代企業制度已取得初步成效,企業自我約束機制形成,有利于環境保護,環境會計能夠為企業經營決策服務,減少環境風險;同時,可持續發展意味著環境會計不僅要在道路運輸企業管理中發揮作用,而且其發展趨勢是將社會成本綜合運用到企業決策過程,以及制定實施環境政策,促使資源配置最優化。因此,可持續發展戰略下的環境管理成為現代道路運輸企業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 三、道路運輸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模式的設想

道路運輸業企業環境會計信息的內容,主要如下:環境資產。即指特定的個體從已經發生的事項取得或加以控制,能以貨幣計量,可能帶來未來效益的環境資源;環境負債。是指企業發生的符合負債的確認標準,并與環境成本相關的義務;環境成本。是指為了對環境資源負責,為企業管理活動對環境造成的影響而采取措施的成本,以及因企業執行環境目標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主要有資源消耗成本、環境支出成本、環境破壞成本、環境管理成本;環境收益。是指反映會計主體保護環境資源所獲得的收益,包括獲得的環保業績卓著獎勵、環境污染罰款收入、環境損害補償收入、環保措施機會收益;環境績效。主要包括環境法規執行情況、環境質量情況以及環境治理和污染物利用情況等;其他披露內容。主要包括與環境會計要素相關的特定會計政策、對環境損害的說明、要求企業對這些損害做出補救的法律和規章的說明、對據以計提準備金的現有法律和術可能發生變化的說明。道路運輸企業環境信息的披露一方面可以借鑒財務報告的思路,利用財務報表、報表附注以及財務情況說明書來揭示因環境問題引起的財務影響;另一方面可以編制專門的環境報告來提供道路運輸企業的環境績效狀況。具體如下:

1.財務報告的編制。會計報表。即,在會計報表內增加合適的項目,對與環境有關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指標進行單獨的披露。例如,在資產負債表中設置若干單獨的項目,以反映企業擁有的環境資產、承擔的環境負債等。在利潤表中增設專門的項目,以反映全部或部分的環境支出,控制環境污染和保護生態環境所獲得的收益。報表附注。報表附注分為括號注釋和底注兩種形式。用括號注釋揭示以下信息:環境會計的特定程序和方法;說明環境項目的特征;按替代性計價方法得出的金額,如在按歷史成本入賬的環境資產后面列示其現行市價;需要參見其他報表或本報表其他部分的說明。報表底注可揭示:重要會計政策,如環境資產的計價與攤銷政策,環境利潤的確認政策;環境會計變更事項,包括環境會計方法的變更、報告主體的改變、會計估計的改變等。財務情況說明書。企業應該在財務情況說明書中列明有關環境會計信息的內容,包括:企業對環境的損害情況及其治理措施,如該會計期間耗用自然資源數量,消耗自然資源給環境帶來的損失,由于環境污染而支付的罰款;企業控制污染的措施及其效果,如企業用于環境保護方面的投資,治理環境污染或采取環保改進措施而獲取的直接收益;企業對有害的環境影響結果進行保險,以及政府對此的補助金運用情況;企業治理環境的長遠目標及行動等等。

2.環境報告的編制。編制單獨的環境報告便于信息使用者對企業的環境行為和環境工作有全面的認識。環境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企業經理人、董事會就環境事項的年度總結。企業活動對資源和環境的影響,包括污染物的排放和利用情況、企業主要的污染物及其處理措施、環境治理情況及業績、資源消耗及利用情況、重大環境事故說明等。環境法規執行情況,包括執行的成績和未能執行的原因。企業環境審計報告。企業下一會計年度關于資源與環境的詳細計劃、方案以及企業的長期環境戰略。

總之,傳統會計和信息披露工作對會計人員知識結構的要求是:在基本掌握經濟管理知識的基礎上,熟練掌握會計和財務技能,并精通生產經營知識。但在環保意識越來越強烈的今天,道路運輸企業要想實現環境和經濟協調持續發展的奮斗目標,就很有必要將環境會計理論運用到企業會計理論體系中。而要推行環境會計,傳統會計的知識結構已不能滿足需要,因此會計人員必須轉變觀念、更新知識,學習和掌握環境科學和環境經濟學知識,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業務與環境之間的關系,構建起新型的知識結構,在實施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環境下,在環境開發、利用和平衡及提高環境質量等方面發揮自身的重要作用。

[1]翟靖霖.規范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對策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0(12):98

[2]王虹,樂菲菲.淺談交通運輸企業運用環境會計問題[J].交通科技與經濟.2004(4):79~80

[3]陳薇.論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內容[J].現代商貿工業.2010(23):271~272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