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人性化設計在包裝中的應用
孟云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社會意識形態的變化,消費者的價值觀、審美觀都在進行著變化。通過對感性的視覺審美觀念、方便合理的利用、不斷增強的環保意識三方面的分析,揭示了商家與設計者對于包裝的設計觀念的改變,更加理想的體現了現代包裝設計越來越趨向于人性化設計。 【關鍵詞】感性 理性 審美觀念 人性化 環保概念 一、人性化設計的包裝體現之一——視覺審美的感性觀念 感性在傳統哲學中則是人類依據自身感受產生的能力。感性很大程度上受到審美觀念變化的影響。審美觀念是指在一定時期、社會群體和地區環境中所形成的對美的基本認識和看法,以及由此指導下的審美意識、審美趣味、審美心理特征等。對美的基本認識和看法成為一種內在尺度左右著審美主體——人,進行著一系列審美活動。人們的審美趣味的提高、審美意識的轉變、審美心理的增強,對社會整體意識形態產生了作用。價值標準受到極大沖擊,價值觀念更加“兼容”,價值思維模式不再機械、僵直,價值取向更加多元化。不會再過多地拘泥于商品本身,更注重購買商品所帶來的綜合價值。與商品緊密相連的包裝的設計逐漸被重視,包裝設計的外延則進一步使包裝成為一種軟價值,看似無形但也在被“銷售”。 如何使人們一眼能認出這種商品,產生好感而購買它,是包裝設計的一個重要問題。依靠傳統包裝元素中單純的色彩與結構進行設計是遠遠不夠的。例如:牙膏和鞋油的包裝,都屬于軟質管狀包裝。在設計中,鞋油的包裝和膏體都改變不大。但牙膏卻不同,傳統牙膏是白色的膏體。隨后推出透明的藍色的膏體,本身功能不變,以其“產品外在”色彩取勝?,F在市場上又有透明軟質管狀包裝的牙膏,在同類商品中贏得了人們的青睞。這就是從包裝上將商品與設計形式相統一,視覺上的審美與功能相結合。在色彩方面,牙膏由于其用途,使包裝的設計受到了一定局限,這就較難讓設計者再單純從色彩上尋求更大的突破。結構方面,管狀包裝更方便使用,設計形式難以再創新。因此,長期以來我們使用的牙膏都是白色的膏體,淺色外包裝。但這種傳統的設計往往忽略了實用與審美的結合,甚至讓消費者認為,牙膏和鞋油的包裝設計沒什么大的區別。隨著透明的藍色或彩條的牙膏膏體的推出不僅讓使用者悅目、還滿足了心理要求,透明狀、外包裝的改進更是讓人“悅目”又“省心”。真正地做到了將“透明管狀”的包裝功能與“色彩”的審美功能相結合。 二、人性化設計的包裝體現之二——方便的使用、合理的利用 所謂方便就是指商品的包裝是否方便于使用、攜帶、存放等。洗衣機、電冰箱、電視機等家用電器產品,總要把包裝拆除之后才能使用。而牙膏、化妝品之類的日用品的內包裝容器則必須與商品一起使用,直到用完為止。這兩種包裝雖然性能不同,但都要求它們的結構形式便于開啟、搬運存放和使用。在貨架上,我們不難發現即使一根牙簽、一張餐巾,許多廠家也都用超高密度低壓聚乙烯薄膜包裝,而且開口也要有方便實用的功能。這樣做的目的是提升包裝的便利性和品位,滿足消費者對健康、衛生的普遍要求。 設計的四維性中最重要的就是“人性”。有些商品在發售的最初,就在包裝上印制英文字母,這不僅沒有提高銷量,反而讓消費者產生距離感,畢竟對商品還不了解,畢竟不是人人都讀的懂這些英文。商品是出售給消費者的,從實際出發找準定位,迎合消費者的心理才能實現與“人”有關的銷售。概括地說,消費者都希望包裝結構能提供以下方便性: 1.使用方便(不需要專用工具,并能考慮廚房和居室可容納的尺寸、形狀和重量)。 2.儲運方便(應考慮集裝箱的尺寸和倉庫的面積)。 3.銷售方便(要便于商店擺放和貨架存放,包裝容器能周轉使用)。 另外,對于密封結構的包裝,不論是紙質、金屬、玻璃、塑料等容器,都可作為易開式包裝。設計時,要求其在封口嚴密的前提下開啟方便。易開式包裝有易開罐、易拉罐、易開盒等不同種類,牛奶、飲料等商品基本上都采用這種包裝,它包括拉環式、拉片式、卷開式、撕開式、扭斷式等形式。易開式紙盒和易開式塑料盒都在盒的上部設計一個斷續的開啟口或一條像拉鏈似的開啟口,消費者用手指一按或一撕即可打開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