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生態與施工管理
佚名
論文摘要:生態與施工管理要考慮全面,尤其是低碳、節能減排,使建筑施工現代化、生態化,才能贏得建設事業健康持續和諧發展.
論文關鍵詞:生態與施工管理,現狀及原因
0.前言
隨著近年來城鎮建設的快速發展,建筑業對社會各個領域的影響不斷深入,一些深層次的問題也應運而生,施工管理工作面臨巨大挑戰:質量隱患、環境污染、土地、建材過度消耗等造成安全事故頻發、能源資源緊缺、環境惡化,不僅給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帶來難以預估的損失或災難,而且還影響經濟建設持續、快速、健康的發展。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以下幾個因素造成的:
1、施工管理工作現狀及原因
1.1、少數建筑業領導安全意識、生態意識淡薄。對安全施工的政策和法規認識不清,沒有正確處理好進度與質量、效益與生態的關系,當它們矛盾和沖突時,往往是后者先讓步,他們根本沒有意識到施工安全與生態建設的重要性。
1.2、制度不健全。由于缺乏有效的監管體系,執法力度薄弱,一些建筑企業不按程序施工,違章建設,給工程埋下了安全隱患,嚴重擾亂了正常的建筑秩序。
1.3、施工隊伍綜合素質不夠高。近些年隨著建筑市場的繁榮,建筑施工隊伍日益壯大,大批農民工涌入建筑施工隊伍,對建筑知識缺乏系統培訓,對施工操作規程掌握得較膚淺,自我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較差,對生態和環境保護問題更是知之甚少。
1.4、施工環境惡劣,一些施工企業觀念陳舊,片面追求經濟效益,沿用粗放型發展模式,對機械設備維修或更新上舍不得投入,使用高耗能、高排放的建材產品,機械設備老化,工人勞動強度大,噪音、粉塵的污染嚴重影響人的身心健康。
2、抓好施工管理工作的建議
2.1、樹立和強化企業社會責任、生態責任和質量安全責任
堅持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的工作理念,樹立生態責任意識,強化工程質量意識和安全施工意識,擺正質量進度,生態與經濟效益的關系;質量是工程施工安全的有效保證,施工安全是各施工企業的生命線,生態建設是催生城市文明、構筑城市和諧發展的重要支撐,是現代代施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要把生態建設融入施工管理每個環節,既要保證施工的質量和施工隊伍的勞動安全,又要大力倡導與推行生態建筑,最大限度地實現經濟發展與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推進建筑業健康持續快速發展。
2.2、加強組織管理,嚴格制度建設,提升施工隊伍整體管理水平
首先要建立健全施工組織機構,實行單位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主管領導、相關科室負責人為具體責任人的領導、部門、崗位負責制,建立完善工程質量跟蹤負責、節能公示、竣工驗收備案和責任追究等施工管理制度,并同施工企業簽訂工程質量目標責任書、施工安全目標責任書、節能減排目標責任書。對工程質量監理人員實行質量監督跟蹤責任制,施工企業也要結合具體情況建立自己的工程質量安全、節能減排保證方案,把工程質量、安全和節能減排責任真正落實到每個部門、每個人員,落實到工程建設過程中的每一個崗位和環節,切實做到施工與質量、安全、節能減排同步實施、同步檢查、同步落實。
其次要加大對施工管理人員、施工人員的培訓學習和科技創新力度。施工管理人員、施工人員是工程項目建設的決策者、管理者和操作者,他們決策、組織能力、技術水平、文化水平、作業能力和職業道德的優劣直接影響整體工作。組織質量監理、安全管理、施工企業工作人員進行分期分批的業務技術及相關法律法規的培訓,提高施工隊伍綜合素質,人的素質提高了,施工管理就能做好。
2.3、引導建筑企業轉變生產模式,走生態建設發展之路,推進建筑施工現代化墻體材料生態化。
2.3.1、推廣應用環保型節能墻材
而要走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建設之路,我們首先要推廣應用節能環保型墻材。水泥散裝化,節省了包裝、裝卸等環節的一切資源消耗。根據測算,每噸袋裝水泥包裝費約占生產成本的20%,占銷售收入的16%,勞動成本大大降低,減員增效作用顯著,大量的勞動力從落后的施工方式中解放出來,勞動強度大大減輕,同時,散裝水泥生產和運輸采用先進技術,減少了拆袋所產生的粉塵污染,凈化了城市空氣,有效解決了運輸中水泥撒落等臟、亂、差公害;預拌混凝土最突出的優點是節約水泥、保證質量、提高效率、施工泵送高度高,大大降低噪音污染和粉塵排放,改善周邊的施工環境,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北京市環境科學研究院測定:每噸包裝水泥粉塵排放(可吸入顆粒物)為4.48公斤,而每噸散裝水泥只有0.28公斤,低于包裝水泥16倍,每推廣使用1萬噸散裝水泥可節約優質木材330立方米,煤炭78噸,電力7.2萬度,燒堿22噸,面紗4噸,還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70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18噸,減少對城市粉塵污染45噸,可節約綜合經濟效益64.25萬元。
2.3.2、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提高城鎮集約、節約發展水平。從生產企業、建筑行業和社會三個層面統籌推進,在保證產品、工程質量安全的前提下,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引導企業循環式生產、組織,形成廢物利用產業鏈,創建一批循環經濟型園區和城鎮,使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的資源利用率大幅提高。推廣燒結頁巖空心磚,拓展太陽能空氣集熱、太陽能水集熱、水循環等節能材料的使用領域。現在已被廣泛利用的燒結頁巖空心磚密度小、強度高、穩定性及抗裂性能好,原材料供應方便,而最突出的優點是通過科技創新手段,利用采選礦廢渣、粉煤灰建筑垃圾、污水處理污泥淤泥等材料,節約了土地,實現廢物再利用。
2.4、加大施工監管和執法執罰力度,營造生態發展空間。不定期開展專項檢查,進行聯合執法,嚴格落實對建材生產企、施工企業的產品質量和建設施工現場的監督檢查機制,把建筑節能工作納入設計、招標、施工圖紙審查、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和竣工驗收備案等環節中,同時啟動部門聯動機制,對不達標、不按施工規范和有質量隱患的未把節能材料納入規劃設計的施工企業,實行規劃部門不予發放建筑規劃許可證、建設部門不予發放施工許可證、質監部門對其竣工工程建設項目不予驗收的閉合施工監管體系,對高耗能、低產出、污染重的生產、施工企業進行產業調整,實行改造升級或關閉處理。同時,加大對節能材料市場流通環節和生產環節進行整治,對未確認的產品禁止在建設工程中使用,對大型公共建筑、辦公建筑、三級以上開發項目,進行能耗統計,能效公示,并對超標企業進行處罰。
3.結論
綜上所述,施工管理過程中只有充分考慮到低碳、節能減排,使得建筑施工現代化、生態化,從而贏得建設事業健康持續和諧發展。
馮建生桐柏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